实事述评

10/15页 共407

维护国家文化形象

时间:2004-6-1文章作者:

陈履生


  在中国,不管是商家还是居家如果在自己的门前挂上红灯笼,可以说是一件最为平常的事情。但是,今年春节前后,意大利有的华商在自己的店铺前挂上红灯笼,却引来了一些意大利人的抗议,并要求政府部门干涉。最终,罗马市政府翻出了一部20世纪20年代制定的法律,根据这部法律中禁止外国文字标识大于意大利文字标识的规定,政府派出警察查禁了华商的红灯笼装饰。这一事件的背后,是“在罗马城里,不能有唐人街”的更为重要的禁令。意大利全国约有六万中国移民,其中近一万人住在罗马,罗马的“埃司奎里诺区街坊协会”理事长卡波齐欧表示,本区是古罗马城的中心——罗马就是罗马,可不是中国行省的省会。因此,罗马市政府已设下种种规定,限制中国人集中到埃司奎里诺区,并禁止中国人赖以维生的大盘商生意,要求任何凡是已经营某种生意十五年或更久的旧有商店,新买下来的人在两年内不得变更生意性质。因此,那些面包店、咖啡馆必须如故。

  如果单纯从民族感情上来看,华人在意大利所遭受的种种限制,大到唐人街的建设,小到红灯笼的装饰,都影响到华人在意大利的生活和事业的发展,令人同情。但是,站在意大利人的立场和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角度来看,这种种限制不仅维护了国家文化形象,而且也维护了更多的中国人和外国人的利益,属于情理之中。显然,对于众多的中国旅游者来说,到罗马想看到的不是唐人街和红灯笼装饰,而是地道的意大利风情和文化。这正好像意大利人到北京来观光,也不希望看到满目的“欧陆风情”一样。

  就在意大利的中国人挂一个小小的红灯笼遭禁的年代,北京的平地上却出现了大规模的罗马花园、威尼斯花园,而罗马柱也正风靡长城内外、大江南北。与罗马维护国家文化形象的举措形成对照的是,那些遍布在北京东南西北的“欧陆风情”,不仅改变了北京的历史文化面貌,而且这一近20年来城市建设中出现的“欧陆风情”潮流,也在逐步改变和影响了国家的文化形象。在维护国家文化形象方面,我们不仅是没有像意大利那样有立法方面的保证,更为严重的是没有在认知上的自觉。在有些地方,不要说是店铺招牌,就是整个街区,都已经成为某个国家的缩影,而且有些当局者还自得其乐的将其视为开放的象征,招商的成就,从而以此作为GDP的视觉表述。

  国家的文化形象是历史发展累积的成果,是多少代人文化创造的结晶,是值得珍重的财富和资源。国家的文化形象有着多方面的表现,最直观的就是城市景观,而建构这一景观的则是建筑和装饰。意大利保护历史建筑与历史文化在世界上是著名的,所以,凡是到过意大利的人无不为它的古老而感叹。罗马的古老以及所保存的历史文化的系统性,正是维系意大利国家文化形象的基础,也是能够吸引众多旅游者观光的一种重要方面。中国像北京这样的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设,伴随着一次又一次的政治性和建设性的拆建,现在能够反映它的古老和文化传统的街道和建筑,也只是一个个观光的“景点”。城市文化形象的系统性受到了严重的破坏,而“欧陆风情”的掺入就像人们熟知的“掺沙子”的方式一样,不仅改变了内在的结构,而且以一个新的形象正取代了人们历史的记忆。北京的城市形象和它所代表的国家形象,在“欧陆风情”的扫荡下,现在已经是越来越模糊,越来越没有个性。

  在文化的独特性和多样性方面一直存在着矛盾。多样性不能掩盖独特性,否则,就会失去独特性的魅力;而独特性拒绝多样性,那么,也会失去多样性的精彩。国家的文化形象既要多样性的精彩,更要独特性的魅力,这在经济一体化的世界潮流中最为重要。国家的文化形象需要建设,也需要维护。维护是多方面的系统工程,不仅是旧有的维持和保护,更需要新的建设与旧有的协调。因此,要学习罗马的方式,重视维护国家文化形象。

新闻链接:

罗马不许华人打造唐人街 查禁华商的红灯笼装饰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3月09日 北京娱乐信报)

  意大利首都罗马市内居住着近一万华人移民,他们“扎堆”在位于市中心的维多里奥广场附近街区,光是商店就开了600来家。在不少人看来,这里就像洛杉矶的唐人街,是华人在罗马的“地盘”。但是,据意大利媒体报道,意大利人却特别不愿看到罗马城内出现一个由外来移民“独霸”的区域,他们说,罗马不要唐人街。

  
华人涌入罗马市中心


  其实就在10年之前,维多里奥广场附近还鲜见中国人面孔。那时,为数不多的华人到这一街区求租房屋时,意大利人还对他们半信半疑,不太愿意出租。可没过多久,这一街区的意大利房东就发现华人从不拖欠房租,实在是难得的好房客,转而特别欢迎华人租房了。

  然而,此后的几年里,最初的华人房客又带来了亲戚朋友们,这一地区的华人群体增长迅速。随着经济实力不断壮大,他们的胃口也越来越大——开始从意大利人手中买下一家又一家商铺,做起了自己的生意。

  时下,在这个位于罗马市中心的广场周围,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的华人随处可见,中国店铺鳞次栉比——店名都用大大的汉字写就,店员开口皆是南腔北调的汉语,贩卖的货品也是“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据悉,目前该区域共住有七八千名华人,华人商店多达600来家。华商们已经筹划着要把这一带建成中国商品的集散地,使其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唐人街。

  
罗马容不下唐人街


  维多里奥广场一带越来越浓烈的“中国味道”对那些未能挤入这一“商圈”的华人而言具有极强的吸引力。不少华人宁肯花上比别处贵几倍的价钱,也要在这一带盘下一家商店做买卖。

  但罗马市政府却不希望这一带及其所在的埃斯奎利诺区最终演变为罗马城里的唐人街。据意大利媒体报道,罗马市政当局的商业顾问玛丽娜·阿尔蒂托女士日前曾公开表示,“我们正努力避免在罗马城中发展出某一个种族的聚居地,某一个种族不可以占据整个街区。”她同时特别强调说,“在罗马城里,不能有唐人街。”

  其实,罗马市政府制定的一些规章制度早就在限制华商社区的发展了。前不久,市政府明令禁止再在埃斯奎利诺区开设主营批发业务的商店,而这正是华商做贸易的“主打”项目。同时,市政府还规定凡是经营了某一生意达15年以上的商铺在易主后2年内不得更改原经营项目。根据此规定,中国人要是从意大利人手里盘下了一家咖啡馆也不得不接着卖咖啡。这在无形中限制了华商的经营自由权。

  
华人使街区变得繁华


  记者在采访中听一些华商反映,当年,华人刚刚进军维多里奥广场周围时,这里市场萧条,毒贩横行,正是越来越多的华人的到来,以及他们的辛勤劳动,才改变了这一街区的面貌,促使这里发展成了生意兴隆的商业区。华商们认为,现在有的意大利人已经忘记了华人所做出的贡献,将华人当成了一种威胁,让不少华人想起来就觉得伤心。

  
红灯笼被勒令摘下


  但在一些意大利人看来,罗马市政府的做法却是理所当然的。埃斯奎利诺区街区联合会主席迪马·卡波西奥日前说,现在在维多里奥广场一带可以很容易地找到一家中国超市买中国的香肠,却找不到一家意大利肉店卖本国的生火腿,华商在那里的聚居给当地的意大利居民造成了生活上的种种不便。

  这些反对建立唐人街的意大利人对华人的很多做法早有微辞,甚至不希望维多里奥广场有更多的中国色彩。今年春节前后,有的华商在自己的店前挂上了红灯笼,就引来了一些意大利人的抗议,要求政府部门干涉。最终,罗马市政府挖空心思,翻出了一部20世纪20年代制定的老法律,根据其中禁止外国文字标识大于意大利文字标识的规定,派出警察查禁了华商的红灯笼装饰。

  但无论如何,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华人已经在维多里奥广场一带扎了根,那里虽然还没有“唐人街”的正式头衔,但事实上已成为华人聚居区。(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王玉清)
  
-艺术研究-中国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