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书画考级的另外一种声音现在的“考级”,分书画、色彩、硬笔书法、国画(写意与工笔花鸟)、国画(山水)、国画(写意与工笔人物)、儿童画、素描这8个部分,每一部分分为10级。拿书法的9级要求来说,“命题”有四:一、能理解所书三种字体的一般规律;二、对不变化的线条具有较高的悟性,且表现手段多样、灵活、有较浓烈的感情色彩;三、结构安排合理、充满生机和活力;四、作品布局从内文、落款到盖印和谐、完整具有较强的感染力。而在9级之上10级的标准,仅是在9级的基础上,增加“适当要求四件作品的风格能大致统一和协调”。显然,这个9级和10级并没有太多的区别。而这个9级的“命题”如何反映书法的艺术规律,以及如何表现书法的本质特点,相信不管是书法业内人士还是普通的艺术工作者都能看出其中的问题。而这些都不是问题的核心,关键是,每考一级至少要付考务费和报名费70元,如果是坚持考下去的话,达到10级最少也要700元。那么,谁来收这个钱?谁给收钱的人以这样的权力?这些也是需要质疑的。 最近笔者在江苏扬中市文联,听到了这个县级市的文联领导李小网等一些基层文化工作者的意见,他们的意见显然与专家意见相左,可是,这样另外一种声音,却是值得认真考虑的。 扬中是一个只有30万人口的县级市,在参加2002年全国书画等级考核中,有370人报名并呈现出历年上升的趋势,而其中仅一所中学就有70多人报名。主管这件事的地方领导把书画考级和素质教育和艺术普及联系到一起,从一个方面反映了地方文化的需求。因为有了书画考级,推动了艺术普及,自然也会影响到素质教育。又因为有了书画和其它专业的考级,这个市现在有各种各样的辅导班,文化馆、妇女儿童活动中心、职业学校等单位都在办形形色色的班,形成了社会办、个人办的教学网络。所以,这个市从过去没有一架钢琴到现在有了上百架的钢琴,艺术确实得到了普及。 在文化渗透到生活之中的今天,在文化推向市场的实际运作中,素质教育出现了多层次的局面。对于中小城市来说,“书画考级”成为艺术普及的一个契机,至于其中的问题就显得不是很重要,好像也无所谓。因此,关于“书画考级”的问题,就不能简单地在一个艺术层面上来认识,可能更需要从一个宏观的大局来看待“书画考级”的问题。因为我们现在没有一个更合乎艺术规律的推动素质教育和艺术普及的方法,所以像“书画考级”这样的退而求其次的方法作为权宜之计,才能够大行其道。 中国的书画艺术在20世纪中后期之后的每一个历史时期内,都有一些促进艺术普及的特殊的方法,这些方法不仅反映了当代社会的特点,而且也在一个方面反映了中国书画的特点。从50年代和70年代为政治服务的壁画运动和农民画运动,到世纪末反映休闲特点的老年书画活动,以及近年来反映经济社会特征的“书画考级”,艺术在一个较低层面上的普及都反映出了社会发展中的一些问题。这种群众性、运动性的特点,尽管有一些有益于社会的地方,但也在一定程度上伤害了中国书画艺术的形象,使中国书画从一个精英文化层面急剧下降。显然,这种以参与为普及的理念,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素质教育的问题。如果从人数上来说,我们从事艺术工作的人口众多,可是并不能反映出我们的素质教育质量有多高。因此,从艺术普及和素质教育的多方面考虑,我们应该有超于“考级”的更好的方法和机制。 |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643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