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风格的消减是福是祸

时间:2002-12-1文章作者:cnartw.com


上图:林墉的作品;下图:“岭南中国画艺术研讨会”会场



杨之光教授在“岭南中国画艺术研讨会”开幕式上致词



陈正国教授在“岭南中国画艺术研讨会”开幕式上讲话



悬挂在从化国宾馆正厅的关山月的作品


  在20世纪的中国绘画史上,世纪初形成的“岭南派”是与“京派”、“海派”等相应的一个重要画派。在中国画史上,“派”是成就的一种标志,历史上的“吴门画派”、“扬州画派”、“虞山派”无不如此。“岭南派”和“海派”都表明了中国画在20世纪发展中的一些共同特征,即都是在沿海的区域文化中吸收了外来文化的营养,带来了中国画的时代新风。而“岭南派”则以“革命性”和“创新性”反映了社会的变迁和发展,从而确立了它在20世纪中国绘画史上的地位。

  广东是传统文化积淀的重要基地,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它在对外通商的交往中,也带来了外来文化和艺术。20世纪初的广东,就是在这种对外的经济往来中,成了新思潮传播的重要口岸,也成了革命力量的聚集地。无疑,文化上的碰撞是不可避免的,也必然会反映到艺术创作之中。这种矛盾碰撞的影响,使得这个地区的中国画形成了独具地方特点的风格,而这一风格可以得到优点和缺点两方面的指认,因此,对于“岭南派”历来就存在着不同的评价,这之中既有美术史与画家的不同认识,也有主流性与地域性的不同指向,还有历史的与现实的不同态度,但是,归根结底还是它与传统的审美习惯之间的问题。

  “岭南派”是传统中国画在20世纪发展的具体成果,它之所以成派,是因为它的地方特色,同时又以这种特色在画坛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一特色中的肖形以及其它一些基于科学认知和表现的方法,都与传统中国画中明清文人画的传统拉开了一定的距离。到了50年代,因为改造国画的现实要求,“岭南派”的第二代画家们则遇上了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它们的画法和风格正好吻合了现实主义的表现要求,因而得以大显身手。岭南的第三代画家在70年代的主题性创作中,正是基于“岭南派”的传统,也是大有作为。在这样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从“岭南派”自身的特点中找到它存在和延续的原因。

  11月1日,由广东美院中国画系举办的“岭南中国画艺术研讨会”在广东从化举行,与会的专家学者不仅从历史的角度审视“岭南派”的各种问题,还就“中国画艺术”在新世纪的发展问题进行了具体的研讨。这之中的背景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地域文化的消减势必会反映到中国画的现实发展之中,因此,引起争议也是情理之中,这之中不仅有方法的问题,而且还有立场的问题。12日,已经连续三届的“当代国画优秀作品展”的“广东作品展”,在全国政协礼堂举行,参加展出的10位画家大都属于“岭南派”的第三代传人。从展出的作品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岭南的地方风格,但是,昔日“岭南派”的风格在消减中显现出时代的趋同倾向。联系到此前展出的浙江、江苏画家的作品,地方风格的消减问题似乎应该成为研究中国画发展的一个点。

  显然,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文化上某些方面的趋同倾向难以避免,正好像今天行走在中国不同的地区,其建筑和城市建设正表现出趋同,而这种趋同反映到居住在这一地区的人的生活之中,那种鲜明的地方特色也逐渐消失,这种趋于类同的生活反映到艺术中,地方风格的消减则是在所难免。这种倾向借助于现代传播的力量,正加快着趋同的速度。事实上,趋同在今日只是一种倾向,现在许多住着和纽约、北京、东京相似生活空间的广东人,依然品味着他们独特的早茶,依然延续着他们许多独特的文化。另一方面,现代人还是对地方的风格、特点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人们热衷于旅游,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对独特的地方特点的欣赏。虚拟的、数字的世界尽管有诱人的地方,但是,这一切不能阻挡人们对真山真水的渴慕,也不能消减人们对地方风格的追求。

  因此,今天重提地方风格仍然有现实意义。如果在当代中国画的发展中,仍然并存着具有不同特点的各种地方流派,那么,我们的中国画才有可能保持和发展20世纪中国画发展的成果。如此看来,回到岭南的问题上,岭南风格的消减是值得关注的,当然,这不仅是针对岭南。


陈衍宁《长征日记》



鸥洋《雏燕初飞》



林风俗《公社假日》



王维宝《人民胜利了》



王玉珏《叶剑英》
  
-艺术研究-中国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