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化阁帖》回归记

时间:2005-12-15文章作者:元元
2003年,上海博物馆入藏了一件国宝级的文物———“北宋祖刻淳化阁帖”最善本,共四册。这件国宝是上博以450万美元巨资从国外购回的。淳化阁帖的回归,是一个很富有传奇性的故事。1995年3月,当时的国家文物局外事处处长王立梅,要赴美协商《中华文明五千年文化艺术展》的事宜。行前,启功先生找到她对她说:“你这次去美国,能不能去找个叫安思远的美籍华人,据说他手中藏有北宋《淳化阁帖》3卷,请他拿到北京展览,我不见到宋刻真本,死不瞑目。”启功先生说的如此“悲壮”,这里当然要不吝笔墨介绍一下《淳化阁帖》了:《淳化阁帖》一直是收藏家梦寐以求的珍品。它全名《淳化秘阁法帖》,是中国法书丛帖之祖。所谓法帖,就是古代名书家的墨迹经双钩描摹后,刻在石版或木版上,再拓印装订成帖册。元代大书家赵孟頫\曾这样评价《淳化阁帖》:“书法之不丧,此帖之泽也。”北宋淳化三年(公元992年),宋太宗令翰林院侍书王著,从宫廷内府秘阁所藏的历代名家法书中挑选出精品编成《淳化阁帖》。这部我国最早书帖集成共10卷,从宋以前的历代帝王到名臣贤圣再到书法名家,100多人,400多篇。尤其第4卷,基本将宋以前书家名作一网打尽。中国书法在宋以前,行楷草隶、钟柳二王,主要字体和书家都已出现,行书和草书更达到后人难以超越的高峰。偏偏这些书家名作存世极少,就如耳熟能详的柳公权、欧阳询、褚遂良、虞世南等,现也仅见欧阳询的一件真迹,其余都只有摹本或者碑刻,总共只有寥寥的10余件。而《淳化阁帖》收录多达30件。最初的《淳化阁帖》刻于枣木版上,宋太宗拓成后赏赐亲王近臣,但不久就停止赏赐,所以《淳化阁帖》在当时就十分珍贵。后原版在宋仁宗时因为宫廷火灾而焚毁殆尽,传世的原版祖刻拓本就更少了。《淳化阁帖》原刻本经历千余年的劫难,流传至今已是凤毛麟角。一直是收藏家梦寐以求的珍品。启功提到的这个叫安思远的人并非美籍华人,他出身英国的名门望族,名叫R.H.Ellsworth,因从小就钟情于东方艺术,起了个中国名字安思远。他住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斜对面的公寓里。王立梅几经周折,才找到了他。这个安思远也并非等闲之辈,他是美国及整个西方艺术界公认的最具眼光和品位的古董商兼收藏家。1986年,一位留学美国的中国人吴尔鹿因到安思远家帮助他整理文物,使安思远开始认识到中国的碑帖拓本的珍贵和价值。吴尔鹿是我国著名版画家吴劳的儿子,留学美国攻读艺术史。他成为安家的收藏顾问后,最终建议安思远从纽约克利斯蒂拍卖行上竞拍到了价值连城的《淳化阁帖》。这分别是1994年6月和1995年9月的事情。安思远两次竞拍成功得到的分别是《淳化阁帖》第4卷和第6、7、8卷。启功先生后来见到这4卷真宋本《淳化阁帖》时,称赞其为“彩陶般的魏晋至唐法书的原始留影”王立梅见到安思远,即道明来意,问询他收藏的3卷《淳化阁帖》。安思远告诉她:“我收藏的《阁帖》不是3卷,而是4卷。”当4卷《淳化阁帖》放在王立梅面前时,令她激动万分。安思远高兴地说:“我看你这样看重这件法帖,我很高兴,我愿意将它带到中国去展览,让启功先生看,让真正欣赏它们的人看。”让王立梅意想不到的是,安先生又提出:“我也可以将《淳化阁帖》让给你们,但不是无偿,我们可以交换,我可以不要等价。”“你对交换的文物有目标吗?”王立梅问。“可以交换故宫收藏的清代朝珠。”安思远说。回到北京,王立梅立即向国家文物局领导汇报了有关情况。文物局的领导很重视,马上和故宫博物院联系,请故宫选择可以交换的朝珠。另一方面又积极筹备《淳化阁帖》6、7、8卷及第4卷来北京展览的事情。1996年9月,安思远如约携北宋拓《淳化阁帖》6、7、8卷及第4卷到北京,在故宫博物院进行展览。启功和国内一批顶级的书法家、研究人员对这4卷《淳化阁帖》进行鉴定。他们对每个印章、题跋都一一仔细地进行了辨认,专家们一致认为这4卷是宋刻宋拓无疑。其实,安思远不仅仅是热爱中华文物,他的内心还有一种深深的中国情结。他不止一次地说过:“是中国艺术品给了我一切,我愿为中国做一些事。”早在1991年,他第一次来到中国的黄山,就被皖南地区淳厚的民风及古朴的建筑所吸引。他在香港成立了抢救安徽古民居的基金会,自己带头捐款。2001年,他又赞助修复了黄山四座明代民居。而如今这《淳化阁帖》日本人也很想从他手里购买,但他要了对方无法接受的1000万美元高价。他其实早下了决心,早晚要让这件艺术品回到他的祖国去。故宫博物院挑选3串朝珠,王立梅将朝珠的照片送给启功先生看后,启先生专门给当时国家文物局张文彬局长写了一封信,信中写道:“美国安思远先生所藏著名古帖拓本若干种,曾在故宫展出,观者甚多。经我国专门研究者鉴定,其中宋《淳化阁帖》第4、6、7、8卷共4册为海内孤本,在我国列为一级文物(所展其余碑帖总和可抵此帖1册),极值收藏。”启先生信中又写道:“窃念我故宫所存清代珠宝之属甚多,只有经济价值,而与历史文物不可并论。倘略出够资格之珍珠宝石物品,出手方不寒俭。”张文彬局长接到此信后,又要求故宫博物院再行挑选可供交换的朝珠,王立梅又专程去故宫博物院,和当时任副院长的杨新到故宫珠宝库房挑选。王立梅对我说:“本来以为故宫所藏朝珠一定很多,结果确实可供选择的还真不多,好一些的都是典章制度中有记载的,不宜拿出交换,其他的真不够档次。我只好问安先生可否改换其他文物。”安思远提出故宫收藏的翡翠或家具也可以,但都未能成功。在1996年安思远携《淳化阁帖》来故宫博物院展览时,上海博物馆也十分注意这批珍贵文物。副馆长汪庆正得知故宫博物院交换未成,就立即行动起来,请董建华的妹妹董建平等朋友几次帮助征购,都因要价600万美元未能谈成。汪庆正不知安思远已经下定决心,要《阁帖》回归中国,而处理此事非王立梅莫属。应美国亚洲学会的邀请,王立梅于2003年4月初赴纽约参加“中、日、韩文物出口政策研讨会”。汪庆正请她代表上海博物馆和安思远一谈,如果价钱合适,上海博物馆准备买下来。到美国后的4月3日晚,王立梅到了安思远家,明确向他提出准备收购《淳化阁帖》,希望他能给一个合适的价格。“我知道你是为国家买,给你的开价是450万美元。”安思远说。“中国用来买文物的钱是有限的,希望能再降低一些。”王立梅还想压价。安思远给他算了一笔账:要交税,要感谢用了8年时间为他追踪《阁帖》的两位收藏家,还要继续筹款修复安徽民居,真正到他手中的钱已经很少了。王立梅把交谈的情况通报给汪庆正。放下电话,汪庆正马上与在美国出访的馆长陈燮君通话商量,为了避免夜长梦多,就接受450万美元的价格吧。陈燮君、汪庆正之所以有这个魄力,是因为上海市委书记下了决心,特批了专项资金。4月12日,王立梅携带《淳化阁帖》回国。她说:“当我登上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的飞机时,我感觉到家了,心上的一块石头落地了。”56岁的她在接下来20个小时的飞行中没有合过眼,价值450万美元的《阁帖》就在她随身一个不起眼的包里。飞抵北京后,她立即把《阁帖》存放到中华世纪坛艺术馆内。4月14日,王立梅携带《淳化阁帖》到上海博物馆。汪庆正副馆长和上海博物馆的6、7位书画专家当晚进行了查验,汪副馆长用他收藏的20世纪20年代珂罗版印制的《淳化阁帖》与宋拓《淳化阁帖》一卷卷进行查对,逐一对照每卷的印章、题跋。看到第7卷时发现少了3页,当时汪庆正脸色都变了,大家都很紧张,马上查看第8卷,发现多了3页,正好是第7卷少的那3页,这下大家才放下心来。经过仔细查对,验明正身,确认这4卷的确是北宋祖本。这也可谓是《淳化阁帖》回归祖国故事中的一个小小的插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