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天津绣娘陈净

时间:2001-08-28文章作者:陈艳芬 周凡恺
得知首届中华(天津)民间艺术精品博览会上将有蒙娜丽莎的倩影,记者心里不禁暗暗一惊。更让人好奇的是,这个蒙娜丽莎还是一针一线绣出来的。油画与刺绣有着天壤之别,这个中国版的蒙娜丽莎是以怎样的面目展现在世人面前呢?带着这样的疑问,记者采访了其作者陈净。见了作品,方知天下还有这么一门叫做仿真绣的手艺。这种工艺是清末时的一位女子沈寿发明的,专以西画中的肖像画为底本,用精细雅洁的苏绣来表现,完美地诠释了中西合璧之说。特别是绣工,已经精细到了极致,最细的是将一根丝线平分成四十八股,肉眼几乎无法看见。陈净娓娓道来,记者只有连连惊叹的份了。至于陈净,老本行是京绣,算起来是家中的第四代传人。她的太姥姥当年专门为宫廷做刺绣。京绣,作为服装绣之冠,就是出自宫廷巧匠之手。陈净自己也是五岁习画,七岁用针,十二岁学绣,十四岁的时候,就可以绣出很像样的作品了。只是后来,她一直为生计忙碌,刺绣也只能成为忙里偷闲时的消遣。用她的话说,那时候想刺绣都想得心里痒痒的。后来倒是老天一不小心成全了她。1994年,陈净下岗了。闲在家中的她又拿起了一直深爱着的绣针,而这一绣就再也放不下了,成了津城小有名气的绣娘。真是应了那句古话,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陈净在农村生活了很多年,乡下的经历给了她许多艺术灵感,陈净很有创意地将农村的布艺与纯丝的刺绣艺术相结合,用各种锦、绸、缎、绫为底料,以京绣的针谱为基准,用于创作大型的仿古绣品。听陈净讲刺绣,才知道,别小看这一针一线,其中的学问却大着呢,光是各种各样的针法,就听得人云山雾罩。如今,陈净正在编写洋洋十几万言的《绣典》,以便把这种艺术传下去。至于蒙娜丽莎,据陈净说,根据她对画的理解以及刺绣本身的特点,她略微作了些改动。那么陈净版的蒙娜丽莎的微笑是否依然神秘呢?到时只能由公众来评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