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集藏信息> 正文

王友石:曾经叱咤燕赵齐鲁间的书画大家

时间:2024/4/1 21:57:44  来源:中国当代艺术网

   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曾记载:登州府下“又罗山,在县东二十五里,唐置罗峰镇,盖以山名”,民国时期,从招远走出的蜚声燕赵、齐鲁间的大画家王友石(号罗峰山人)自幼酷爱绘画,曾得到著名画家陈师曾亲炙,与李煜瀛、蒋梦麟、经亨颐、贺良樸、刘大同、齐白石等交好,脚步遍及济南、天津、北平美术教育及机构从事美术事业。他崇尚写生,技法高妙,作品设色浓郁,风格浑厚雄健、大气恢弘,王友石一生教授弟子无数,解放后成为北京画院院委和画师,在中国画界与齐白石有“二石”之称,成为中国百年来蜚声海内外的重要花鸟画家之一。

   王友石(1892—165)名道远,字履斋,又号罗峰山人,山东招远大秦家乡原家村人。原家村处于罗山之阳,正是因为王友石家在罗山脚下,因此取了罗峰山人这个名号。

   1899年,7岁的王友石尝试学习绘画,那时在穷乡僻壤学画没有名师指教,他只好找一些插图和画册临基自学,在临摹中逐渐掌握了绘画的基本技法,王友石在孩提时代的学习过程中,周围亲戚的鼓励成为他进一步探究绘画奥秘的动力,为他创造很好的作画的环境。在王艺石的学习过程中,山间路旁河边的花木,成了他稚拙画笔描绘的对象,或对动骨速写,或起笔漫涂,王友石借用古人的墨法,抒写天然的景物,数十年来未曾一日间断。随着龄的增长,农村的条件难以满足王友石的求知欲望,1914年,王友石又到省府济南读中学,王友石在济南经历了严格的基础训练,系统性地习工笔花鸟画,一日不画便觉得手痒,绘画的习惯己成癖,因此研究美术逐渐成为王友石一生的志愿,别人感觉整日在画案旁磨墨挥毫是种艰苦的修行,在王友石看来,能够提笔在宣纸上绘画却是难得的愉悦探索旅程,自小未曾有一丝一毫的改变。

   进过两年的刻苦学习,1916年,王友石与同学俞剑华和孙逸卿一同被保送北京高等师范学校(今北京师范大学)手工图画专修科学习。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手工图画专修科除培养中小学校和师范学校手工图画教员,以缓解社会设计人才匮乏外,另一个最主要的目的是改良民族生产的设计水平,从而达到抵制外国工业产品倾销的目标。当时北京高等师范学校的美术师资可谓人才济济,中国近代美术的开拓者郑锦担任讲师,李毅士、陈师曾分任西画、中国画教员,徐作哲等名师担任手工教师。其中国画教员陈师曾知识渊博,中国画造诣很深,他对美术理论研究可谓集大成者,他主张“中西融合”、“固本出新”、承上启下、继往开来;提倡师法自然,开启花鸟画、山水画亲近自然之先河,主张人物画当随时代,是中外画坛久负盛名的画家,为现代美术教育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淳厚朴实的王友石一入校,展现了他在绘画上的惊人天赋,他的中国绘画及西画技法提升很快,学习成绩很快在诸多同学中脱颖而出,深得教师们的关注和喜爱。王友石踏实、稳重的人品,更是让陈师曾对他刮目相看,在王友石的恳请下,幸运地成为陈师曾的入室弟子,王友石经常吃住在陈师曾家中,耳提面命于陈师曾,陈师曾也倾囊相授绘画技艺,针对王友石对书画理解和表现的实际情况,更多地在史论、墨法、笔法、意境及国学方面,以及中西融合促使绘画创新发展方面给予王友石以指导,王友石不仅绘画技艺大有长进,而且,在诗、书、印等方面均有了较高的艺术修养。

   王友石在陈师曾的启发和鼓励下,以写生拓展绘画创作,不仅将写生当作关照生活的手段,更写生作品,视为一种对物象鲜活形象的捕捉,对日常场景的再现和抒情的方式,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形成了与前人不同的艺术风貌与品格。为了提携弟子,陈师曾给王友石画室题了“我师造化”四个字以作勉励,称赞其绘画富于写实精神和探索意味。不仅如此,陈师曾将王友石引荐给自己的好友齐白石,并鼓励王友石不断与齐白石切磋艺术,王友石与齐白石多次合作绘画,齐白石对王友石“师法造化”的创作方法给予了充分肯定,曾为其题词:“余见友石兄画荷得其真趣,友石自言游山东时尝为花写其照,余亦常为之,故能知之也。”

   北京高等师院毕业后的王友石回到济南,从事教育工作。当时济南中小学师资匮乏,尤其是美术师资更是捉襟见肘,王友石作为当时济南,乃至山东很少的科班出身美术教员,在济南很快有了名气。1922年,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校长于明信(字丹绂)笼络了王士楷(字俊千)担任教务部主任,丁象辰(字经农)任事务部主任,徐昌言(字虞臣)任学监部主任,聘任王祝晨、蔡曰光、陈熙光、王乃昌、杨得春、葛玄客、梁国栋、时毓龙、刘汝蒲、孙建中、李孔彰、徐寅和、李鸿庥、祁锡堉、胡维藩、秦少文、于璜、杨纬坤、翟东昇、韩承薰、田象孚、王椿芳、许锟、王兴仁、张玉藻、叢树榮、杨啟勝、程凤阳等担任教员,王友石与私立山东美术学校的创建者周爱周、著名画家吴天墀一起担省立一师的美术教员,省立一师的美术课教学,在王友石、周爱周和吴天墀三个日后声名显赫的大艺术家的操持下,确定了师范美术教育既注重对绘画基础的培养和熏陶,也注重对工艺美术和实用美术的训练的基调,这种师范师资教育理念,不仅精准贯彻了当时国家师范教育的理念,而且为当时的山东美术师资教育铺设了基调,可谓开新一代美术教育的新学风。

   王友石此时在济南名气越来越大,吸引了很多莘莘学子前来求教和学习,其中包括1922年8月考入省立一中的徐培基。当时徐培基刚考入省立一中,他优异的学业深得师长器重,读书之余喜欢笔墨丹青,在诸城老乡、省立一中国文教师的推介下,跟着名家王友石继续学画花卉。14岁的徐培基第一次见到王友石的作品,如同见识上打开心灵的窗户,徐培基方知诗、书、印需要齐头并进的道理,尤其是王友石力主通过写生“为花鸟写照”,把对象的物性、风神储于灵府,流注笔端,主张以书法入画,提倡中锋用笔,画风朴茂敦厚的特点,对徐培基的艺术影响深远。

   王艺石在济南广泛参与和美术相关的社会活动。1922年暑假,俞剑华在济南芙蓉街开了一家小型的“翰墨缘”美术商店,除卖纸、笔、绘画颜料外,还卖些美术书刊和小画片,联络一大批美术爱好者和学习美术的学生。1924年,因为北平美专发生学潮,俞剑华返济任私立山东美术学校国画教员,兼任山东师范学堂国画专修科教员等,俞剑华联络在济南美术界颇有影响力的王友石,联系王子正、胡仲源、朱立福、黄固源、吴天墀、秦振鋆、秦宣夫、李光郙、张眺、张愚谈、李廷梁、姜云亭、王子亨、王贯章、丁琦行、谷鹏棲、武恂如、卫雪樵、臧麟年、刘坤山、徐培基、叚德蛟、关松坪、郑弼良、王幹华、支友年、林宏田、沈鸿鹏、赫辅五、李铭鼎、秦余山、鲁宪章、朱省三、满震东、王景章、边春江、崔玉荣共39人,以此为成员班底,组建了济南民国后最早的画社之一---翰墨缘画社。翰墨缘画社在美术史的研究上形成民国时期济南画社的重要特色。

   1925年6月25日,翰墨缘画社出版编辑发行《翰墨缘》半月刊第1卷12期杂志上,刊登了王友石的《友石画谱》广告,称“此书为画家王友石最近作品,繁简具备,浅深皆宜,定价每册五角,特价六折”,王友石的《友石画谱》是山东画家最早出版的画谱之一,《翰墨缘》半月刊杂志的美术书刊广告,也是山东最早的美术书刊广告之一。

   王友石振聋发聩的名声,与他频频举办画展、在报刊发表精品画作的经历息息相关。王友石参加翰墨缘画社开始,开展了他在社会上频繁的展览过程。1925年1月,王友石与俞剑华等人,以翰墨缘画社的名义,探索在济南第一中学图书馆、省图书馆等举办展览,特别是1925年5月27日至30日在省图书馆举办的翰墨缘画社第二次书画展览会,很多济南各校的美术教员、社会上书画家争先加入画展,较此前第一次的书画展览会的画要精而且多,展览会上有中国画的山水、花鸟、人物、翎毛画作品,西洋画的水彩、油画无不涉猎。在翰墨缘画社举办的展览上,崔玉荣女士的工笔花卉,吴天墀的猛兽,王子亭的花鸟,卫雪樵的花卉等均是非常精到的作品,但在当时社会上引起舆论关注最大的,则是王友石创作的六丈《群芳争艳》长卷,该作品通过对牡丹、芍药、梅花等花卉写生的组合,结合墨色的衬托与渲染,表达了夏季万物生长后,五颜六色花卉争相怒放、葳蕤向上的风貌,设色精妙、构图满而不塞,体现了传统绘画的厚重、博大,其笔墨的精妙,场景的壮观,和俞剑华、王子正、胡仲源、朱立福、黄固源、秦振鋆、秦宣夫、李光郙、张眺、李廷梁、姜云亭、王贯章、丁琦行、谷鹏棲、武恂如、臧麟年、刘坤山、叚德蛟、关松平、郑弼良、王幹华、支友年、沈鸿鹏、赫辅五、李铭鼎、秦余山、鲁宪章、朱省三、满震东、王景章、边春江等作品相得益彰。翰墨缘画社书画展的历史作用是不仅有王友石、俞剑华等传统画家,也有张愚谈的水彩,林宏田的油画等西画作品,中西方绘画联展已不再是济南画家、文人或艺术家的雅兴,而且是画家们为了共同的爱好和艺术追求,在团体中寻找艺术共鸣,画社体系建设朝着明确的组织化方向发展,书画艺术家开始具有自觉的结社意识,提倡风雅、保存国粹,提倡向西方学习,对当时社会及美术发展现状有明确的针对性,因此具有更广泛的社会意义。

   为了更好地与画友沟通交流、切磋技艺,王友石在1933年,与郁巨川、劳福泉在大明湖畔发起成立明湖画会,他们常常在一起雅聚,有的时候借用岳祥书的芙蓉街2号“祥书美术馆”,更多地借用大明湖南侧的山东图书馆前亭,很多济南本地或者客居济南的画家在这里品赏书画,他们有的为了避开世间的喧嚣,“百花洲里避尘嚣,惯向花枝挂酒瓢”,更多的则是呼朋唤友,与同道之人谈诗论画。在此期间,王友石广结社会画家,在燕赵和齐鲁大地的各路新闻媒体发表了大量作品,比如1930年5月,王友石在北平的《新晨报副刊:日曜画报》发表《山水》、《花鸟》等国画作品,很多作品体现了“提倡中国文化,融合东西洋艺术”的宗旨,展示了苍茫雄浑的山水意境和枝繁叶茂的花卉写生创作,与在1935年12月19日的第1337期《北洋画报》发表的《山水》,以及国内外其他名家巨擘多种艺术门类的绘画创作,成为我们研究中国近代各种文化艺术的史料。

   不仅如此,王友石在京津举办画展。比如,1935年5月19日至26日,在北京中山公园碧纱舫举行《罗峰山人王友石画展》,画展展览王友石创作的150余幅国画作品,展出的山水花鸟、人物题材丰富,展现王友石的创作才华。花鸟作品铁树、老虎、静物花卉、奇珍异物等写生作品,有时写意,有时工笔,或大笔横扫,或极细描绘,无不栩栩如生,呼之欲出,招之欲动,颇有金石之气的章草书法增添了章法美感。社会名流十分欣赏王友石的绘画艺术,中山公园的画展介绍人不仅有李煜瀛、蒋梦麟、李书华、经亨颐等大家,也有吴佩孚等社会政治名流,还有贺良樸、徐诵明、李蒸、刘芝叟、齐白石、李麟玉、罗文仲、陈博生、管翼贤、林忠易、陈石泉、秦德纯、富占魁、侯成、张翰如、彭济群、谭庆林、孙晋卿、季乃时等143人,可谓盛况空前。王友石多次在京津等地举办个人画展,他注重对美术理论的研究与探讨,出了出版《友石画谱》外,他先后编绘过《花鸟画鉴》《槐堂画语录》《我师造化室画存》等画论、画集,其作品《铁树》《牡丹》《悬崖菊》等风靡一时,一时间齐鲁燕赵间门弟子不下数千。

   抗日战争期间,王友石不得不在北师大女附中、北平山东中学从事教育工作以维持生机。他教书期间,不忘以画笔为武器宜传抗日救国的道理,支持保护进步学生。他曾画过一株向日葵,题句目:“恨尔一心偏向日,不知日落将谁倾”,用双关、谐音等暗喻手法,表现了他对日伪汉奸的仇很,引导学生不能忘怀国家。

   日寇侵略下的中国国内局势动荡,物价飞涨,为了解决现实生活问题,各地一些书画家们纷纷来到青岛,忙着找同乡寻门路,或举办展览联展推销作品,同时,也进行一些艺术切磋交流活动。1940年8月16日,继潍县艺术界徐培基、郭味蕖、于希宁等在青岛举办书画展览后,王友石在青岛展出作品110余件,王友石清晰地传达出他对写生重要性的认识与倡导,他认为临摹之风不可取,他推崇吴昌硕的笔意,其画风朴茂敦厚,花鸟画常常是鸿幅巨构,气势非凡,把花鸟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融会绘画意象,透视出他的人格与魂魄的写照。

   为了维持生计,王友石在北平山东中学任教。当时北平的私立中学很多是地域性的,如山东人办的山东中学,在经费上得到一些同乡会的资助,在教师和学生中,是其本省籍的当然要受到一些优待,一口山东土话画家王友石在北平和平门里顺城街的山东中学,他一边教学,维持学校生存发展,一边绘画。当时王友石画的最多题材是铁树,他喜画铁树,常以物寄情,表达其刚直性格,题诗“有面如铁本无私,有心如铁不可移。果能此心与面同,铁树自有花开时。”他画的铁树,笔墨苍劲,格调清新,在画界因此有了 “王铁树”的雅号。

   在中国最黑暗的时刻,王友石也不忘提携后人,与同好相互交流。1944年,年仅33岁的陈大羽在青岛、北平举办个人画展,崭露头角。暑假,王友石为提携陈大羽,带他携画作求教于齐白石,白石老人见到陈大羽的画作很为高兴,并说自己也喜欢吴昌硕书画,齐白石为陈大羽的画作题句:“赵吴以后,独见陈君”,齐白石为之取名翱,字大羽,陈大羽遂以字行,也见证了王友石与陈大羽的忘年之交与画友之情。

   王友石在从事艺术的同时,坚定了自己的政治志向,义无反顾地投身革命工作,参与“人民教育联盟”的组建工作。1947年8月,在北京师大女附中担任教员的王友石,他在北京的房舍成为北平地下党的秘密联络点。当时北平地下党学委会担任中小学教委书记的薛成业,与王友石有着地下工作关系,侯镜如任北平警备司令期间,韩自励曾任北平市宛平县政府秘书,而92军的军需副官李介人则是韩自励的学生,又是侯镜如的外甥,与韩自励来往较多。因而,经韩自励的介绍下,薛成业、李介人在王友石家里见面会谈。1948年,在北师大担任教务主任的王友石在政治上成长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他与薛成业、韩自立、李介人等参与策动原北平守军司令侯镜如的起义工作,共同为和平解放北京策动九十二军起义作出了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王友石致力于中国画的创作和研究,他旗帜鲜明地主张“作画要有时代性、人民性、思想性、艺术性。”他创作了许多毛泽东主席的诗意画,《咏梅》为其代表作,他画梅花一扫前人古傲寒瘦清逸之气,以“泼墨一斗喷烟霞”之气势,放开苍劲凝重之笔直扫,梅似玉柱擎天,傲然屹立于漫天风雪之中,象征着中华民族的气概。邓拓曾以“左海”的笔名在《美术》杂志上撰文,对其艺术思想给予高度评价。

   1956 年,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上,著名画家叶恭绰和陈半丁共同提出“拟请专设研究中国画机构”的提案,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重视。同年 6 月 1 日,周恩来总理主持国务院会议,通过了文化部“北京与上海各成立一所中国画院”的报告和实施方案。次年,“北京中国画院”在东城区成立。周恩来总理作了长篇讲话,规定了画院是创作、研究、培养人才、发展我国美术事业、加强对外文化交流的学术机构,画院拥有齐白石、叶恭绰、陈半丁、于非闇、徐燕孙、王雪涛等几十位著名画家,齐白石任名誉院长,王友石在陈半丁的提议下参与北京画院的筹建,后出任党组成员、院委。

   在北京画院工作的日子,王友石的艺术也与时代同频共振,发生了一系列的转变,他在自传中写道,在旧社会生活时自己负担包括7个子女的一大家人的开支,全靠他一人用从事学校教学的工资,和开画展卖画解来决经济问题,40余年的光阴,自己大半消耗在绘画中,为了解决生活的困窘,曾经一年作画600余张,因此对画作缺乏深刻的研究,以致艺术程度停留在一定的限度上,往往只追求单纯艺术,没有将绘画赋予新的政治教育意义,未能投身到群众火热的斗争中去,对于新时代人物的性格认识还不够,只是用在平时搜集、积累的素材在创造性表现上费了些精神,更多的是追求用笔、用墨、用水、用色等技法的锤炼,绘画所追求的往往是“物之美”。凭借自己多年的经验,若不在艺术上加以提升、改造是做不出来面向工农兵、为社会主义政策服务的新作品来。为此,王友石致力于改造自己的绘画,改变传统的审美观念,摒弃旧社会的旧习惯约束,力戒公式主义,冲破自然主义的桎梏,充分发挥国画对新形势和社会现实的批判功能,主张作画要有时代性、人民性、思想性、艺术性,继承传统要分清精华与糟粕,艺术要为社会主义服务,要为工农兵服务,要对人民起教育作用。他说:“绘画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推陈出新所谓推陈出新,就是要把封建资本主义之陈推掉,出社会主义之新,一定要革新,不要旧的一套,内容一定要改,只改内容不改形式,名之日旧瓶装新酒,虽然也可暂行一时,终非长久之道。”

   王友石一生从事美术教育工作,在任北京画院教授兼办公室主任期间,培养了许多人才,著名画家孙其峰、杨秀珍、潘絮兹等都是他的学生。不仅如此,他还关心文化事业,他曾经在1961年1月,与陈半丁商量中国画院应当和故宫联系,复制古人的名画,给国家造些艺术品,平时陈列复制品,这样艺术家可借以提高技法,国家可以多些复制品,画家可以得些补助费,可谓一石数鸟,实现多方共赢。王友石虽然久居京华,但他非常热爱自己的故乡,1963 年招远县举办诗画展览,应县委之约,王友石不顾年迈多病,为家乡挥笔画了《春风杨柳》《牡丹》等佳作,寄托了他对故乡的关切和扶持。

   1965年5月,67岁的王友石因病在北京去世,山东、河北、天津、北京艺术界无不惋惜。北京画院为他举办追悼会,邓拓、吴晗等参加过追悼会,依依惜别这位成长于山东,在解放革命期间立过功劳,在中国美术教育和北京画院做出突出贡献一代大家。

(作者系国网烟台供电公司张伟)

   参考资料:

   孙奎臻 刘丕谦《画家王道远略传》烟台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烟台文史资料》第18辑1993年10月版

   王友石自己书写的日记等资料(未出版)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