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3/31 20:22:16
日前,麦浪作品《涂鸦三国水墨漫画人物》获得了2023亚洲新锐艺术与设计交流展暨创意东盟设计大赛成果展一等奖,在伦敦又再度“开花”,捧回了第四届伦敦中华艺术交流展的铜奖。
麦浪,本名钱胜益,1978年出生于乐清白石。麦浪是个“好玩”的人,他爱唱歌,约三五好友一把吉他沿街高唱;他爱摄影,背着相机记录乡村小桥流水人家;他爱写诗,缕缕情思融入字里行间。作为画家,麦浪在20多年的时间里,以油画、钢笔画、水墨画为媒,通过长时间的专题创作,在画卷上抒发对温州江河山川的热爱,也借此谱写乡韵,寄托浓浓的乡愁。
麦浪肖像
水墨丹青绘三国
当三国人物与水墨画相融,辅以诙谐幽默的语句,以一种逗趣的形象跃然纸上,会碰撞出怎么样的火花呢?在2023亚洲新锐艺术与设计交流展上捧回的一等奖,这是麦浪给出的答案。
提到麦浪创作的《涂鸦三国水墨漫画人物》专题作品,可谓无心插柳柳成荫。一次偶然的油画创作间隙里,麦浪随手拿起毛笔,涂鸦了一个漫画与京剧艺术结合的曹操肖像,取悦自心。麦浪的无意识之作,似乎帮他打开了另外一扇绘画之门,古典文学故事、传统白描技法、民族戏曲脸谱,现代卡通漫画造型和当下网络流行语言的一种组合式插图绘画。
涂鸦三国 曹操
随手翻阅《涂鸦三国水墨漫画人物》,红脸的关公拿着两把刷子,获得“五一劳动奖”的诸葛亮,佩戴六条杠袖标的曹操,马超牵着一个儿童摇椅,魏延脚下踢着足球,典韦手里拿着的武器是两个板凳,光着上身的许诸大秀肌肉,夏侯渊脚踩单车飞驰而来,爱美的文丑拿着手机自拍……这种颠覆传统的创作风格,一改往日三国人物的印象,让人忍俊不禁又拍案叫好。
如果说第一幅作品是随手画,那么后面的三国系列,注入了麦浪大量的心血。在创作过程中,麦浪以小说《三国演义》为主,史传《三国志》为辅,细研各个人物的性格特征与生平,取其最具代表性的一面,融合成一个全新的三国水墨人物。
“关公门前舞大刀,你得有两把刷子。当画中的关公拿着刷子的时候,这种属于现代的道具加入,一语双关,增加了观赏上的娱乐性,结合了当下生活的在场性和话题性,也有点时下流行的穿越感。”麦浪说,该系列涂鸦三国最为重要的一个看点——有点荒诞,有点叙事,有点逗趣,亦有点古典。在轻松的氛围下,重构百姓熟知的三国人物。
这些独具特色的三国人物作品,也给文创注入新的源泉。麦浪联名手艺人文创公司,推出手机壳、充电宝、焖茶杯、魔方、书签、茶杯垫、茶荷、笔记本、明信片、飞盘、滑板、瓷板画等几十款三国文创产品,向国内外进行销售,颇受国内外“三国”爱好者欢迎。
钢笔画里故乡情
画家吴冠中说:“并非黄河之水,却是一条小河天上来,这条家乡的小河,祖辈的小河,流进游子的心脏,永不枯竭。”用这句话来解读麦浪的钢笔画作品,那是斑斓世界的“故园情”,得以让消失的古建筑在钢笔下再次辉煌,还“世界本来的美”。
生于江南水乡的麦浪,从小钟情于用手中画笔描绘魂牵梦绕的故乡。幼年时,麦浪便酷爱临摹连环画,正是在这种解放天性式的自学中走上了钢笔画之路。成年后,麦浪通过手中的钢笔,描绘了一个个儿时记忆中的生动场景,寄情于“故园”,呈现于大众视野中。
从2009年开始,麦浪边走边画,将创作主题定格在《故园》上,《温州古建筑系列》《温州最美七十村》《泰顺风物》《瓯居海中》《温瑞塘河系列》《三垟湿地》《江心屿》等一大批温州知名的景点,以钢笔画的形式跃然纸上。从一笔一面砖,一笔一片瓦,一组一建筑,到一纸一故园情的境界,创设了一个新的“山海温州”艺术符号。
“温州的雁山瓯水都是有灵性的。家乡的小桥流水、水榭楼台蕴养了我的艺术灵感,绘画爱好也在老家木屋的木板墙里萌芽。”麦浪对儿时老宅前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留有深刻的印象。在《乐清最美古民居》中,4米长卷《中雁山水图卷》和5米长卷《雁荡行旅图》更为引人注目。
钢笔画中雁山水图卷局部
麦浪在家乡的采风中,被上坭村黄尚坤民居精美的石刻门深深吸引,这是《乐清最美古民居》系列中的第一居。作品《最精美的石刻门台》,通过钢笔运用重复、迂回甚至叠加的线条,序而不乱,作品对“线”“点”“面”的高概括的艺术处理,显现出其良好的造型能力和表现手法,表现石刻门的一种浑厚、凝重,沧桑和历史感,一种明显于蚀刻版形式的笔触,在简约外轮廓之内,线描细密紧凑并且节制地刻画了石刻门的“过去”和“现状”。
中雁上坭村黄宅石刻门台
乐成文虹桥
2019年麦浪受意大利官方部门之邀,创作了《都灵古建筑系列》。作品《The scenery of Turin》以高视角展现都灵城市面貌,从近到远,错落排列的建筑一一展示眼前,通过对形体的组合、技法的运用呈现建筑的轮廓、结构,同时兼顾对建筑和环境的感受,“白云流水客东西”,白云苍狗,千年的时光沉淀下来的乡愁,在麦浪的笔下碰撞共鸣。“麦浪的作品细腻精致,在时间和空间上审视了我们所生活的城市状态。这种极为缓慢的钢笔画创作形式,将观者带入一个记忆的轨迹,从而架构了令人平静的艺术符号,走上了一条独属于自己的钢笔画探索之路。”2019年麦浪在都灵画展的策展人安德烈如是评价。
油画记录家乡美
乐清是麦浪的故乡,在他的诗歌中,多次提到家乡的白墙黑瓦,古村小巷、小桥流水,这些给他的童年留下了美好的记忆,也成了麦浪油画艺术创作的亮点之一。
南閤牌坊
2009年夏天,回到家乡的麦浪亲眼看着老家一座上百年历史的精美老门台,被冰冷的挖土机一勾头掀倒的时候,心里着实地震颤了,他所有的儿时记忆在当时有一种被瞬时震碎的感觉,于是,他提着画箱扛着相机,开始行走在浙南一带的古村古镇,寻找那些被人遗忘的或即将消失的古宅,用油画的方式将故乡搬上画布。
3年时间,麦浪创作了油画《故园》系列。与以往不同的是,这组作品更注重古民居的细节之美,如乐清的黄檀硐村,因处山顶,唯有采集山上片石砌屋;又如楠溪江古居群,因处溪边,就取卵石砌墙;丽水一地,多黄金泥,就和以稻草石灰筑墙,冬暖夏凉;洞头海岛,为防海风,就以方石砌墙,片石盖瓦。这些独特的民居建筑缘于各自地理,就地取材,任凭智慧,在原始的材料中创造了实用而美观的建筑,从而形成了各异的地区民居风格。
故园瓦当
又是3年,麦浪完成了油画《流失的江南》系列作品创作,以曲水的形态将小桥、流水、人家、倒映在水里的腰肢等江南元素,通过带有岁月与记忆曲线的意象展现了出来。这批画作以流动的意象片段截取组成了“一个流失的江南”从而唤醒对家园的在场回归。
基于诗意的《流失的江南》系列,所能产生的对家园回归的“微妙”的作用,2016年开始,麦浪再次深入抓住“榕树”作为温州市树,且千年还在屹立与生长的温州活文化代表,创作了《大树有榕》系列油画作品。在表现手法上由具象到意象。从地理上他创作了村头的榕树、桥头的榕树、埠头的榕树、路口的榕树等榕树作品。从颜色上他创作了绿色、红色、蓝色、灰色、黑色的榕树等。将一棵树赋予了人的情绪与情感。就这样,榕树系列通过表现主义手法及地理和颜色的精妙融合,并构建了生活、文化、时间与空间的多维立体联系,打开了瓯越大地以“榕树”为形象记忆符号所展现的活色生香的“家园”。
大树有榕
在麦浪的北京个展上,《荣宝斋》期刊主编徐鼎一先生说:“麦浪的油画作品《大树有榕》色彩情感表现力很强,并且有很高的诗性,采用了多种表现形式,从具象到意像再到抽象表现,这是他多年情感发展的自然流露。我在他的画里看出他对中西绘画研究很深,对中西方艺术语言的运用很娴熟。令我特别感动的是《流失的江南》系列油画作品,很诗意,摇荡的,要失去的,抓不住的感觉,具有了他自己的绘画语言,表现得非常好。”
流失的江南
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艺术学院主任、美术评论家曾陆红认为,麦浪的这三个系列作品,饱含了麦浪对童年家乡的怀念和对社会自然的关怀之情,具有极高的社会责任感。除此之外,他的油画作品还追求趣味性,笔触间体现出对不同艺术风格的探索。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20多年的绘画之路,麦浪在创作中始终探索一个课题,用手中的三支画笔记录故乡的诗与远方。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643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