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履生:画中的“半边天”(2)



时间:2022/3/3 9:19:47 文章来源:陈履生美术馆 

本文为《巾帼:新中国绘画中的女性形象》(全文约54000字)的第四部分“新中国的半边天”之二。(总八)

古一舟《劳动换来光荣》,1950年

魏紫熙《爱国增产》,1950年

  在农业生产劳动这一主流题材的表现中,“半边天”的妇女不仅在具体的场面中有她们的身影,而且在画面上也占有半边天。古一舟1950年的年画《劳动换来光荣》,较早通过劳动而表现了新中国社会和审美价值观的变化,画面中的种种时代之新都让人感觉到这是天翻地覆的时代之变。而个中的“新”是因为新中国建国之初所开展的新年画创作运动,这种女性题材的年画在传统仕女画的基础上有了立足的基础,同时还有了发展的合法性。在农村的现实生活中,历史上男性大都是干重体力活,所谓的“男耕女织”就传达出了因性别而有的这一基本的社会分工。亚明的《海滨生涯》(中国画,1956年)表现出了男人出海打鱼之后,女人在家织鱼网的海滨生活,就是这样一种传统的社会分工所形成的,可是,在新中国的绘画表现中,这种历史的形成与新中国现实的结合,同样是一种因为女性的特殊性而表现出了参与劳动的特别意义。


亚明《海滨生涯》,1956年


吴玉梅《女社员》,20世纪60年代

  所以,像养殖以及在打谷场上的劳动则基本上都是女性,而表现林业、牧业、副业题材的绘画创作中的主体形象也多为女性。在表现丰收的打谷场上则以女性的欢歌笑语为主,其中能够反映农村特色的不仅多了送饭、送水的老大娘,孩子也游戏于其中,更加增添了生活的气氛。到了20世纪60年代前后,直接表现生产劳动中的女社员,则在整体上改变了50年代的视角,也显现了新中国的新发展。刘济荣的《接挑》(中国画,1959年),吴玉梅(女)的《女社员》(中国画,20世纪60年代)等,都直接表现了农业生产中的女社员,而且在体力劳动方面也展现了与过去的不同。

李桦《晌午》,1960年

李桦《晚风》,1962年

  版画家李桦在60年代有一系列的表现女社员的版画之作,《晌午》(1960年)、《南国之春》(1963年)、《晚风》(1962年),反映了这一时期美术创作主流倾向于农村的潮流。郑小娟(女)的《芦苇地里》(中国画,1995年)表现苗族妇女在地里耕种的画面,她们背着自己的孩子,休息的时候则给孩子喂奶。她们翻地、播种;她们拿着锄头,带着水罐。劳动之美为她们带来了时代中的新的认同,也见证了她们生活的本真。

魏紫熙《菜田里》,1960年

单应桂《当代英雄》,1960年

  在具有普遍性的建设工地上,《当代英雄》(单应桂,中国画,1960年)中抡大锤、执钢钎进行开山作业的妇女,所付出的完全像男人那样的体力。《开凿映山湖》(魏紫熙,中国画1958年)所表现的是当时众多的水利工程,其中的劳动妇女同样表现了走出家庭的时代风貌。在劳动生产之外,连接传统农耕文明的副业,则是更多的女性所长。50年代古元创作的版画《菜园丰收》,还有后来白芒的版画《菜地丰收》(1961年),在不为主流的副业生产题材的表现中,同样以“丰收”而传达出了副业生产和丰收的意义。

张碧梧《满山花果喜丰收》,1961年

郑慕康《读报声中选种忙》,1964年

  陈达、魏紫熙、宋文治的《人勤猪肥》(1958年),潘絜兹的《养猪大嫂绘新图》(1965年),是副业生产之中表现比较多的内容,这是人民公社大集体之外的每家每户的副业,和自留地一样。沈柔坚的《满地锦》(版画,1959年)中喂鸡的两位妇女,与地面上的鸡群所构成的满地锦色,反映了这一时期绘画创作在多方面表现的努力。其它还有张碧梧的《满山花果喜丰收》等。显然,如果仅仅是表现生产那还不够,农民还要关心国家大事,所以,郑慕康的《读报声中选种忙》(中国画,1964年),就是表现农民在劳动之间“读报”这一关心国家大事的方式,显现了新社会的农民所具有的时代特点。

张乐平《妈妈安心去生产》,20世纪50年代

黄胄《办好托儿所解放妇女劳动力》,1958年

  出现在第二届全国美展上的张乐平的年画《妈妈安心去生产》,表现的是年轻的妈妈将孩子送到托儿所,而托儿所中是以年纪稍长的妇女所管理。这是一个以现实中新出现的社会内容的女性题材的创作,不仅表现了“托儿所”这样的新事物在农村的出现,还表现了新中国妇女在各方面的作为,而且是不分老少,都在为新中国的建设服务。所以,黄胄于1958年创作了宣传画《办好托儿所解放妇女劳动力》,是一种具有指导性的时代方向,因此,这一时期在各地都出现了不同形式的托儿所,其意义就在于解放妇女劳动力,让妇女更多的参与到生产和建设之中。由此画面呈现出的欢乐的新气象,为新时代发展“娃娃戏”创造了基础,这就是把原本没有故事情节的多子多福的寓意,变成了可以叙述的但不只是多子多福寓意的复合性的内容组合。曾景初《合作社里托儿所》(版画,1954年),赵宗藻的《田间托儿站》(版画,1958年),林风眠的《育花》(20世纪50年代)都是反映这一时期农村中以不同方式存在的托儿所这一新生活和新气象。托儿所不仅出现在农村,在城市、在工厂都有不同的形式。而从出现到延续是一个历史过程,1984年,张广慧创作的版画《车间托儿所》,表现了在火炉旁的妈妈们喂奶、喂饭、换尿布、亲昵、游戏等各种姿态,这是一种母爱的表现,这也是艺术表现回归生活的时代新象。


赵宗藻《田间托儿站》,1958年

  与扫盲识字以及普及教育相关的《乡村小学》(林风眠,20世纪50年代),也成为农村新发展的内容之一。林风眠用他特有的方式,表现了乡村小学中最普通的场景,以及女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胡有章的套色木刻《桃李满山》(1964年),以特别的构思来表现乡村小学。画面中一背影的女教师倚在窑洞的门框上,看着门外正在游戏的带红领巾的学生,其背景是满目盛开的桃花。

林风眠《育花》,20世纪50年代

林风眠《乡村小学》,20世纪50年代


(未完待读,敬请关注)

The End

【陈履生博物馆群开放时间】

上午9:00-11:30(11:00停止入场)

下午2:00-5:00 (4:30停止入场)

免费参观

周一闭馆

地址:江苏省扬中市新坝镇新治路199号

电话:0511-88225018

邮箱:clsgm@qq.com        clsgm51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