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履生:博物馆的特色很重要



时间:2020/6/29 9:32:18 文章来源:陈履生美术馆 

本文为《只是为了理想——答<大河美术报>记者问》 的第三部分

  大河美术报:创建竹器和汉文化博物馆的初衷?请简要介绍下竹器和汉文化博物馆有哪些展品和功能分区?

  陈履生:在扬中建立竹器博物馆,名正言顺。因为这里盛产竹子,竹器是这里的地方特产,扬中的竹器远近闻名。只不过现代化文明消解了传统文化中的一些传统的业态,并终结了过去的一些劳作方式,使得有些器物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被淘汰。但不管怎么说,竹器和竹文化等等都是我们的乡愁和记忆。建立竹器博物馆是我多年的愿望,我也希望这样一组博物馆能以其独特的展陈方式来涵盖我的收藏的很多方面。从另一方面说这也刺激了我,因为博物馆的建立而需要在收藏方面做更大范围的努力。在竹器收藏的过程中,我注意到生产和生活的多个方面,并不在乎每一件作品的精致的程度。当然,我不排斥对一些竹器精品的收藏,但更重视品类的齐全以及它的多样化。即使某一个品类有很多种,其大小、形制等各有不同,所表现的地域以及文化,包括匠人手艺的特点,都有其自身的意义。因此,也有人建议名为“竹艺博物馆”。我不这么认为,我想应该离艺术远一点。虽然我是从事艺术工作,可是,我还是想基于生活的与平常的,把中国的竹器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文化层面上来看待,而不仅仅是一种艺术。艺术只是中国竹器文化的一部分内容。中国竹器的丰富内容,与生产生活相关的有很多方面,而不仅仅是艺术。当人们用艺术的方式来解决编织的问题,解决它的造型和功用以及其他方面,包括它的图案和装饰等等,都是基于实用的特点而展现出非凡的聪明才智,展现出中国工匠的伟大创造。

  竹器博物馆的展陈是比较特别的,因为它既有综合,又有分类的区域;既有挑高的空间,又有很长的长廊。既有大厅中的像大百科全书那样的一种从天到地的整体陈列,包括各个不同的品类和各个地域不同的风格等等,又有一些区域性的像分类全书那样的一种专门的陈列,有着一个个专题的单元,如生活区、生产区等。它们彼此的关联在一个竹的世界中,以大观小,或以小观大。博物馆中不同的陈列方式都展现了中国竹器的不同品类的特点,也展现了自周秦汉唐以来的文明发展,以及在竹文化和竹艺术发展过程中的每一个阶段与各个时段中的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关联的一些具体的内容。其中有的像当代艺术的装置,其悬挂中的错落与叠加,都有着特别的艺术的趣味。

  汉文化博物馆所藏像竹器博物馆那样也是我的所好。因为我长时期在汉画研究工作中费了很多的心血,在收藏方面也花了很多的功夫。尤其是我在中国汉画学会这样一个组织中的发展,直至如今成为中国汉画学会会长,在这样一个发展过程中,实际上是累积了我对汉代文化和艺术的情感,而到了今天就变成了一种责任。因为我要把伟大的汉代文明带到了一个没有汉代文物出土的一个区域,扬中是长江中的一个岛,建制只有一百多年的时间。相信如果这样一座博物馆放在陕西、河南,或者放在长沙、徐州等地,可能就不足为奇,因为那些地方有更精致的、更有代表性的一些文物的出土。但对于没有古代文物出土的扬中市来说,必须通过博物馆来建构起一个历史文化的概念,因此,在汉文化博物馆的展览设计方案中特别做了一个模拟的考古现场,就是让我们的公众和我们的孩子了解考古是怎么回事,文化层面是怎么回事,而不仅仅是一些民间挖墓的传说。通过博物馆来勾连公众对于古代文明的憧憬,对于2000年文明的一种向往。对很多人来说,在获得了基础的中国历史知识之后,对于古代未解的很多的内容还是希望通过博物馆的陈列来了解和认识这个伟大时代的魅力所在。由此,也能够了解到我们祖先的文化创造的精神,这样一种精神正是激励我们今天发挥创造性的一个重要的动因。以古观今不仅是镜鉴,也是激励,我们不能辜负我们的基因,不能辜负我们的前辈,我们要用今天的创造和工匠精神来传续中华5000年文明中的一些核心的内容,使得中国创造成为21世纪中国人留给后代、留给下一个世纪的重要的文化遗产。

漆器藏品上的图案

【陈履生博物馆群开放时间】

上午9:00-11:30(11点停止入场)   

下午2:00-5:00 (4:30停止入场)

节假日开放

地址:江苏省扬中市新坝镇新治村

电话:0511-88225018

邮箱:clsgm@qq.com

          clsgm51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