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履生:美术评论之应景状态(4/15)



时间:2021/8/23 8:51:52 文章来源:陈履生美术馆 


  应景,主要表现为此一时彼一时,缺少持续的关注。

  而应景往往像逢年过节,基本上都是说好话,一片祥瑞。

  通常来看,围绕着一些大型创作活动和展览,组织者为了应景,为了避免缺席而引起的另一方面的批评,往往会主动添加一些评论工作,或者成为那种比较尴尬的“标配”。

  美术批评目前还能成为“标配”,这已经是批评仅存的一点脸面;成为“健在”的一点照顾。

  这一点脸面谈不上体面,只能说聊有胜无,仅此而已。

  细想想,不配你,你又能如何?

  实际上今天没有评论的在场,展览照样开,活动照样办。

  可能没有那几个评论家的挑三拣四,可能更为顺畅,可能更是一批和谐。

  因此,社会上也能够看到一些组织的评论,虽然不太像样,却胜于阙如。

  应景已经成为一种常态,不应景都感觉到不正常。

  然而,该如何应景?应景也应该表现出基本的专业水平以及责任和态度。

  美术评论的应景不能只是看到所谓的在场,还应该表现出基本的专业水准。

  人们常说“应景之作”,而面对“应景之作”如何能够产生像样的评论——有什么样的鸡下什么样的蛋。

  在当今的评论工作中,对一些重要的展览或作品,还缺少持续的关注和评论,也难以深化美术评论,更难以营造研究和探讨的氛围。

  只有持续的关注和评论,才能在持续的关注中看到变化和发展,才能提升美术评论的整体水平。

  1954年,《美术》第8期发表了中央美院教授王逊参观“北京中国画研究会第二届展览会”的观后感《对目前国画创作的几点意见》。

  此后——

  针对王逊的观点,于1955年开展了讨论,从第1期开始先后发表了邱石冥、线天长、潘绍棠、徐燕荪、洪毅然、秦仲文、蔡若虹、张仃、黄均、西北艺专美术系理论教研组、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四年级全体同学的文章,一直延续到第九期还发表了《对国画创作接受遗产问题的意见来稿摘录》。

  可以说,那时候的美术评论有针锋相对,有截然不同,还有得理不饶人。

  对重大问题的聚焦,持续关注,不仅促进了学术的繁荣,而且也反映到这一时期国画创作的整体面貌之上。





  知道这是博物馆吗?各行各业都在应景,美术评论就难以置之度外。

文章来源:2021年8月20日《文艺报》


The End

临时闭馆通知

  根据疫情防控要求,7月31日(星期六)起,扬中市陈履生博物馆群临时关闭,恢复开放时间另行通知。给您带来不便,敬请谅解!

陈履生博物馆群
2021年7月31日



地址:江苏省扬中市新坝镇新治村

电话:0511-88225018

邮箱:clsgm@qq.com        clsgm51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