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加勒斯特的老街确实有点小巴黎的味道。那路边的酒吧以及两侧的老房子,都有点像巴黎的小街。显然,这条老街的存在是这座城市的历史见证,也是这座城市的今日亮点。所有的观光客来到布加勒斯特,可能都会不约而同的来到老街,因为当地人都以此为骄傲,都会热情地介绍和指引,而观光客也像看一看老街的究竟。这就相当于外国地人到了北京要去前门一样,要看看老的风情、老的存在以及新的现状。
老街的特性可能在全世界的古老城市中都有它们的共同点,而布加勒斯特老街比较特别的是有一些新的内容,包括新的商场和新的书店。老街上的这家书店被号称为全世界最好的书店之一,确实是如此。但是,与其它首都城市中的老街不同的是,这条老街左右两侧的巷子里各有一家博物馆,虽然不大,小到连当地人可能都不知道,更谈不上去参观过,却非常有意思,应该说是老街的亮点。一家是媚俗博物馆,还有一家就是小巴黎博物馆。如果先后一起参观这两家博物馆可能比较有意思,一古一今,能够看到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变化。
查了很多资料,都没有看到关于布加勒斯特被称为“小巴黎”的缘起,能够见到的都是大概。也就是说在19世纪的时候,布加勒斯特深受古典风格和法国折衷主义的影响,其城市中建于1888年的标志性建筑——国家图书馆(Romanian Athenaeum),就是由法国设计师Albert Galleron设计,而这座精美绝伦的建筑曾经见证了诸多决定罗马尼亚和巴尔干命运的条约的签订。而呈现布加勒斯特商业精华的胜利大街,作为可以追溯到17世纪布加勒斯特城的第一条街道,后来经过一批又一批深受罗马尼亚王公贵族宠爱的法国设计师的设计,以求尽可能模仿巴黎的风情。还有就是和巴黎一样,布加勒斯特也有建造于1887年以纪念罗马尼亚独立而仿巴黎的凯旋门,这里如今也是布加勒斯特的地标之一。布加勒斯特被称为“小巴黎”,还得益于卡罗尔国王曾经引进一批法国建筑师来赋予这座城市富丽堂皇的感觉。其中有在胜利大街上的具有代表性的法国折中主义风格的康塔库齐诺宫,如今是乔治·埃内斯库音乐博物馆;而埃内斯库最后逝世于巴黎,也安葬在巴黎。至于卡罗尔国王以放弃王位继承权为代价,毅然和情人埃琳娜一起私奔巴黎,更加强化了这个国家与巴黎关系。当然,种种事项都维护了布加勒斯特成为“小巴黎”的说法。实际上,除了这些之外,所谓的“小巴黎”是赞美布加勒斯特像巴黎一样的繁华,也是说布加勒斯特人像巴黎人一样追求生活的品质,有着巴黎人的腔调。
小巴黎博物馆在老街的一个丁字路口的小巷子里。这里不太起眼,很容易走过。所以,博物馆在老街的主街上的中间,也就是通往博物馆的那小巷子的路口放了一块牌之子。这个立在马路中间的站牌可能是全世界城市中难以见到的景象。一家博物馆实际上和周边的每一家商店一样,它能够把自己的商业招牌放在这个马路中间而没有人去管,真不知道布加勒斯特有没有城管。这也可能说明了小巴黎博物馆的特殊性。实际上博物馆是在巷子里靠近老街的一头。这条巷子不是很宽,但里面都是大大小小的店。
小巴黎博物馆位于二楼,而一楼正是老街上的一个比较大的商店。利用商店的二楼来办博物馆可能也是为了节约成本,因为它不可能办在老街的一层建筑内,那成本太高。所有的博物馆都不赚钱,能够持平就很不错。因此,降低成本是保证运营的基本。博物馆的门脸不大,可是,门口的广告和装饰却很显眼,正如同在老街上就能看到它的招牌一样。从一进门就可以看到博物馆主导者的努力和精心,那种“小巴黎”的感觉,那种怀旧的味道,正是通过各种装饰而给人以先入为主的感觉。楼道的一侧挂了一溜老照片,这些照片都连接着过去,连接着人们所认识到的小巴黎。这些老的肖像照片可能都是一些名人或者是明星,尽管一般的观众并不知道他们是谁,但却能知道他们代表了那个时代,反映了那个时代人的形神风采和精神面貌。毫无疑问,用这些历史人物以及老照片的形态来烘托“小巴黎”的历史和过去,是非常贴切的。上到二楼转三楼的平台上,迎面就是一个博物馆的广告。显然,如果不是这个广告,谁也不会想到这里是博物馆的门,因为这就是一个普通的两开门的公寓的大门。门上有一个不大的博物馆的标牌,也比较简陋。
门是关着的。推门进去之后,没有看到工作人员,也没有看到博物馆的前台。环顾周围,这可能就是过去的一比较大的住家改造成的博物馆。进门首先应该是客厅,现在则成为博物馆的大堂。在客厅里能看到布置的满满当当的各个房间,确确实实有一些“小巴黎”的元素和味道。不经意间出来一位男士,他好像和普通观众一样。他指点门旁边一个小台子上有个小盒子,小盒子上面有一个纸牌,上面用罗马尼亚语和英语写着门票5至10Lei。好像是随意的,像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一样,只要给钱,多少不管。那人说买不买都可以;好像不给钱不好意思;打开这个小盒子放上钱,就算买了门票。但是,没有票。这一切只是说明已经完成了进门的所有手续。显然,从人到事,这里的管理成本很低。
博物馆内没有任何的文字介绍,也不知道参观的动线从哪里开始。如此正好像我们进家一样,好像随便先进入哪个房间都可以,而先后进入哪个房间并不是很重要。可是,人们在博物馆中还是习惯按照顺序而行。博物馆的布局大致是:厅的右侧是两个房间。两个房间的门的中间有一面镜子比较突出,也很别致。中间是一个房间;左侧是一个房间和一个通道,从这个房间可以走到里面的另一个房间;从通道里也可以走进里面的那一个房间;通到的尽头左侧是一个洗手间。不过洗手间不是用的,而是看的,是一个“展厅”,也是参观的内容,是用以说明“小巴黎”当年的讲究。
进到右侧的第一个房间。这个房间实际上像舞台剧一样布置了一个当年具有法国风情的宫殿式的场景。气势宏大的楼梯渲染了富丽堂皇的气氛,让人们感受到了所谓的“小巴黎”正是布加勒斯当年的繁荣景象,让人们想到的是纸醉金迷,灯红酒绿,靡靡之音,想到的是那种巴黎的腔调。而周围是典型的欧式装饰以及欧式家具,而在这样一种“展品”的陈列中,人们可以看到“小巴黎”所反映的那个时代中的布加勒斯特的繁荣,把人们对于物质生活的追求和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都表现在这氛围之中。显然,这里所有的器用和装饰都不是普通人家所拥有的,它反映了一定富裕阶层的生活状态以及他们的审美追求,这可能就是“小巴黎”当年的状态。
这里的每一个展厅似乎都有一个或几个方面的重点。有的有很多的灯,吊灯,台灯,落地灯等等,各式各样,但都是电灯。说明这是一个电灯时代的布加勒斯特的状况,因为这个时代的物质的发达,社会的进步,已经为人类生活创造了一种新的可能。所以,在博物馆所呈现的这样一个多元的家庭成分的构成中,有很多精致的家具,也有很多讲究的服饰,还有很多很多的种种,包括室内的装饰吊顶、天花,一切都是以法国的品位为基准的,包括窗帘的质地和款式以及悬挂的方法等等。正是在这样一种显现出辉煌和奢侈的生活中,与之关联的所有的一切都是那个时代中人们所憧憬的内容。在案头、茶几上台灯的映照下,一些装饰、照片、小雕塑、花卉、花瓶、茶壶等等,都表现了生活中的不同一般。显然,在博物馆中所见的不是一个家庭所能拥有的。如此丰富装饰在一个家庭中的集中呈现也是非常不容易的,但也反映出了不同于家庭的博物馆方式,这就是罗列了很多的类别,还有很多类别中众多的数量,反映出了博物馆收藏的丰富和不遗余力。而在第一个展厅中,墙面上那弧旋而上的楼梯,其巴黎风味正是以它的柱和栏杆等形成了它特有的一种风情,而上面同样挂了一些具有历史感的肖像照片。
显然,这样一种设计可能在一般的博物馆中难以实现。虽然所谓的“沉浸式”的展陈方式在今天的博物馆中比较多见,但是,在过去可能并不常见。因为它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撑。而这样的技术对于这样的小博物馆,要实现则是比较困难。经询问,该博物馆的主人是一位电影导演,这就解开了所有的谜底,也回答了为什么要办这样一座博物馆。显然,博物馆的一切,包括藏品的来源,展陈的方式等等,应该都是和导演和电影的道具相关联的,也应该是与导演的电影作品相关联。只有电影导演才有这样的资源;只有电影导演才有这样的收藏;只有电影导演才有这样的安排;只有电影导演才有这样的专门的设计。因此,可以看出由一位电影导演用他的智慧和他的收藏,以及用他的资源来建构这座小巴黎博物馆,就会显现出它的独特性。而这一独特性是在这建筑空间内营造出一种像电影镜头中所呈现的那种生活的感觉和调性。尤其是他把人们过去在电影中所看到的那些历史中的情景,以及人们看到的那些种种的不同,以及出现在不同电影中的那些灯具、家具等等的器用,都集中呈现在一座博物馆之中。
小巴黎博物馆实际上更像与电影关联的众多道具的集中呈现,但任何一部电影都不可能有那么多丰富的道具。而这些可能来自于当年布加勒斯特的各个方面,也有可能会来自于欧洲或巴黎的某座城堡或某个家庭。实际上它们可能不仅是道具,而是真正富人家的日用品。其中很多都是生活中的日常,但这些用品所串联起的或者叠加在一起所表达出来的那种盛世的生活场景,正如电影中所营造的那些宫殿中的感觉一样——富有、豪华、温馨、情调……。毫无疑问,这是任何一座宫殿中所没有的那么多的丰富内容,而如此丰富的内容成为博物馆中的一种特别的感觉,这就是这一独特的博物馆。作为电影导演的藏家,能细心收藏如此多的与生活关联的用品和用具,应该说是非常的了不起;从这些收藏可以看出它持之以恒的努力。在各种各样的门类中,通过博物馆中的陈列也能看到作为电影导演对于一些细节的把握,这就是他的收藏中会关注到品种的多样性,其中的每一个品种都有着很多的数量;不同的品种与数量的叠加就成了他的一个收藏体系,而让它们陈列到一起就成了一种博物馆方式的存在。
可以说,这不仅是关于“小巴黎”的博物馆,也是一家与电影关联的博物馆。电影导演借用了博物馆的方式而使自己的藏品像电影的镜头一样不断地投射到展厅之内,而这些呈现在博物馆之中被人们所看到的所有内容,正是作为策展人的电影导演的策展思想——把它们分布在不同的房间之内,而不同的房间又有着彼此的关联。显然,博物馆是把当年布加勒斯特上层社会的生活方式罗列到一起,一个房间就像博物馆中的一个大展柜一样,而这些展柜又像有一定主题的展区,它们都会联系到过去的生活——“小巴黎”的辉煌,还会通过那些对外的窗户来表现出当年的生活以及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布加勒斯特的历史和今天。
小巴黎博物馆展出的是上层社会的生活日常,其品类之多不仅是涵盖了一个富裕家庭或一座宫殿中的所有,而且几乎是很多家庭和不同宫殿的叠加。在“小巴黎”这一概念下,既展示富丽而奢华的生活方式,又展示关联的工艺设计和制造——在这里见所未见。而这里展出的或许在伦敦的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巴黎的奥赛博物馆中能够看到,但是,在那些博物馆中没有家的感觉,没有生活日常的感觉,也没有如此的目不暇接和为物所累。而与其它博物馆还有不同的是,这里有着难计其数的展品,全部裸展在公众面前,而且是触手可及,随手就能拿取。如此的展览在一般的博物馆中都是严防死守,人防、机防,会有众多的探头,会有红外线报警,否则,被顺手牵羊则会成为常态。而该馆只有一位工作人员,且很不专业,问什么基本上都不知道。但问他如此暴露在外的大大小小的展品有没有丢失过,他却立马肯定的说“没有”“从来没有”。
这是一家有着特别感觉的博物馆,因为它的社会属性说明了当年布加勒斯特繁荣的景象以及布加勒斯特人对于巴黎、对于美好生活的一种特别的追求,还有布加勒斯特的城市发展与成就。因此,人们看到这条老街巷子里的博物馆,实际上已经超越了老街中的平常,因为它是盛世时代中的一个缩影,是今天值得回味的历史。
鸣谢:罗马尼亚文化艺术促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