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履生:刘文西作为扎根生活、服务人民的个案



时间:2019/7/8 21:20:07 文章来源:陈履生美术馆 

  惊悉刘文西先生于7月6日仙逝,

  谨以西安美术学院新中国美术研究所

  所长的名义,

  向先生表示深切的哀悼。

刘文西先生,2010年10月15日在北京

刘文西,《祖孙四代》,1962年

  在新中国美术史上,在新中国美术的高原上,70年的走过与攀登,风光无限,峰峦耸立。在这些峰峦之中,有一座位于黄土高原上的非常特别的峰巅,这就是刘文西先生。

  因为他在西安,在陕西,乃至于在全中国的影响力,使得这座黄土高原上的高峰显得非常的特别。这就是他突出的个性,这就是他突出的风格,这就是他突出的艺术本色。

  可以说,新中国美术史上的每一位大家都各有自己的成就所在,也都各有自己的代表作所形成的广泛的影响,这正是新中国美术史的特点。这些著名的美术家以自己的成名作或代表作,奠定了自己在新中国美术史上的地位。之所以如此,因为他们处在20世纪特殊的时代和境遇之中,而这在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上是绝无仅有的。或许,这些在后人看来可能仅是人生中的一般,或大致如此,可是,没有那个设身处地,没有那个亲身遭遇,是难以想象的。那个时代,画画之难,左右为难。


刘文西  毛主席和牧羊人

刘文西  毛主席在抗大

  刘文西先生和同代的著名美术家一样,有着让人们忘记的那些代表作,它们作为新中国美术的经典,“秦文美”“陕西美术创作组”,都有着他的心血和努力以及他的风格,而这正代表了一个时代美术创作的成就,引导了潮流发展的方向并形成了广泛的影响。刘文西先生以《毛主席和牧羊人》(1960年)、《祖孙四代》(1962年)以及在20世纪70年代的一系列创作,以其独特的题材和个人风格而彰显了他的成就特点,这就是几十年来他一如既往的扎根生活、服务人民的个性特色。

  显然,在历史的发展过程当中,很多艺术家基本上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这可能就是常人所说的“笔墨当随时代”,也是时代所要求的“笔墨当随时代”。刘文西先生和时代的关系就不仅是这种随着时代的变化,反之,他是在时代的变化中以坚守自己的品格和风格而彰显了他的个性特色,这对于艺术家来说,能做到如此也非常不容易。随时代变化易,于时代变化之中不变却很难。变与不变相对而言,如果在时代的变化之中能恪守自己的艺术精神和艺术品格,那也是一件非常难的事。因为在这个时代中,人们已经看惯了那种随风而动的各种变化,也看惯了墙头草的因风而左右。当然,我们也看到了各种潮起潮落,也看到了各种弄潮儿的各种表现,但是,人们往往忽略了一以贯之的艺术追求的特殊的意义,尤其是在当下。这就是刘文西先生几十年艺术生涯给予我们的一种启示——以不变应万变,也是一种变,或者说是在时代中的一种特殊的变。



刘文西 在毛主席身边 1959年

刘文西 枣园桃李 1963年

刘文西  山姑娘

  艺术家在自己的人生有限长度的旅途中,或许会受到各方面的影响和干扰,有的人会因此而放弃,会忘记初心,可是,有些人则不忘初心,一以贯之的去努力,去成全需要时间来淬炼的自己,在不断深化自己的艺术风格、艺术语言,同时,在作品中表现自己对社会、对艺术的看法以及对生活的态度和对人民的情感。

  刘文西先生几十年来就是这样用画来铺垫走过每一个时段,画迹和履痕重叠在新中国美术史上。其中的每一件作品,每一件为我们这个时代所贡献的创作,尤其是他扎根陕北,以延安为题材的众多作品,都是他扎根生活的具体表现——那种温情、乡情和来自黄土高原的特别的泥土味——淳朴、自然、厚实——能够闻得到的汗水味,能够听得见的信天游——能够一眼就看出的属于他的个人风格。显然,如果没有这种扎根生活与人民之间的长期和坚持,就不可能有其一系列的作品和长久发展的动力。而这些作品的地域风格和个人风格的叠加,包括他所创造的那些有着符号特征的生动的形象,成全了刘文西先生艺术的特别的魅力。

  在新中国美术史上,刘文西先生是非常特别的个案,而像刘文西先生这样的画家并不多见。尽管在时代的发展中,许多人对他会另有看法,因为志趣和追求不同,一切都可以理解。人们常说“和而不同”,实际上今天有时是处在“不和”也“不同”的时空关系中,可是,人们好像都是相安无事。一般而论,相安无事就是“和”。而这一切在21世纪的中国也不是很重要,能够相安无事,各奔东西,也是一种社会发展的方向。不管如何,刘文西先生的这种为人为艺的态度以及他曾经给与这个时代的创作,是值得我们尊敬的。毕竟这是艺术家自己的一种选择,而这种不同的选择所形成的多样化,也是一种社会存在,也是我们这个时代中需要将其作为个案去精心研究的。因为刘文西先生除了留下了众多的创作之外,他的速写中所透露出的生活气息和对人民的情感,也是我们所关心的当下问题中所必须面对的。因此,刘文西先生这一个案在今天就具有其特殊的意义。

刘文西 历尽艰辛为人民

刘文西 加速农业机械化的步伐 1975年

  西安美术学院作为刘文西先生毕生供职的单位,以及刘文西先生作为老院长的特殊身份,他为西安美术学院,为中国美术教育事业的贡献,写在西安美术学院的发展史中。历史的发展就是这样,一棒接一棒,当这一棒传到王家春手中的时候,现实是一个新的时代,西安美术学院也是一个新的时期。作为西安美术学院的党委书记,家春的哲理画的表达也正如刘文西先生的个人风格那样,始终如一的把哲理的认知和当下的社会问题结合起来,表现出了不同日常的那种视觉的感受,其中丰富的哲理和人生的启示,超越了绘画的意义,而这正是传统的文人画发展到21世纪的今天所呈现的一种方式。

  家春工作在西安多年,熟知刘文西先生。家春到了西安美院以后更加崇敬老院长,他看到了一位老艺术家对于西安美术学院以及对新中国美术的贡献,更从老院长身上看到了一些启示性的问题,感觉到了责无旁贷。因此,他花了一段时间和老院长对谈,希望从对谈中获得重塑西安美院灵魂的依归,更希望声声入耳能有利于后人的艺术发展,字里行间能有对于今天美术发展的启示。

  无疑,这个访谈不仅是基于家春个人的视角或兴趣,或者是基于对于刘文西先生的尊敬以及作为工作上的职务行为,而是他想基于这种访谈能让后学从中感悟到刘文西先生个案的特殊的意义,从而在教育的层面上能够对于后学有所启示,使之成为一封特殊的教材,这应该是其核心所在。因为这不仅仅是两位艺术家或者是新旧两位院领导之间的对谈,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样一种谈话的方式让我们从中感悟到承前启后,感悟到历史的厚度和对艺术的一往情深,以及刘文西先生扎根生活,服务人民所具有的这样一种时代的特色。

2019年6月26日于澳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