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履生:传拓之前的“读石”很重要



时间:2019/5/5 9:43:27 文章来源:陈履生美术馆 

首届中国汉画传拓大会在陈履生美术馆(常州)

首届中国汉画传拓大会在陈履生美术馆(常州)

首届中国汉画传拓大会在陈履生美术馆(常州)

 首届中国汉画传拓大会在陈履生美术馆(常州)

  一般而言,绝大多数的传拓都是拓工所为,尤其是在产业化的今天,传拓已经职业化。中国自古就有鄙视工匠的传统,所以,人们往往也忽视了传拓技艺对于拓本的影响。尽管文人也非常关注传拓,过去也经常上手,因此有了访碑、求石,足迹遍及各地,也留下了很多佳话。今天的情况就大为不同,各地都有保护,对于不可移动文物已经没有拓印的可能性。所以,今天的文人或爱好者在户外已经是难展身手,无疑,也荒废了手艺。虽然,从历史上看,文人也非常讲究拓本的质量,可是,就拓工而言,实际上是很少有人去关注他们以及他们的背后。所以,历代流传的拓本上只有文人的题跋,鲜有记载拓工的。

  拓本有不同时期的版本,人们往往重视初拓,或年代较为久远的拓本。对于拓本的品质,没有比较很难鉴别,而在拓本的比较中则是一目了然,其中的高下之分在于拓工的技艺。

  因为汉代画像石、画像砖的表面状况各有不同,有的比较清楚,有的漫漶不清;有的比较平整,有的凹凸不平;有的雕刻较深,有的雕刻较浅;有的幅面较大,有的幅面较小;有的在室内,有的在室外。因此,种种因素都会影响到传拓的质量。显然,差异性是无法避免的,而共同性则是需要共同面对的,这就是在传拓的时候对于画像内容的判断,将直接影响到拓本还原所拓画像砖、石的质量。因此,在拓印之前的功课就显得十分重要。如果没有准确的认识和判断,那么,就很难准确的还原画像的内容。所以,在传拓之前的“读石”就具有特别的意义。

  这个“读”正好像练习书法时的读帖一样。无疑,很多练字者也往往忽视读帖,往往是面对所临字帖,上手就写,因此,常常是看一笔写一笔,断断续续,胸无成竹。如果事先有读帖的过程,对于所临写的字的间架、用笔以及其它等等有了一般的了解,胸有成竹就如同庖丁解牛一样。“读帖”是一个认识和熟记的过程,以此来比较读石,有相似的内容,而“读石”可能更为复杂一些。读帖关系到好坏,而“读石”则关系到对错。

  这一问题的提出,是因为现实中的绝大多数拓工都忽视了“读石”这一过程,因为他们都比较关注技术上的一些问题,往往忽视与之关联的一些学术上的认知。在面对画像石的时候,可能都没有来得及看清楚一些细节,以及要注意的问题,立马铺上宣纸,开始了拓的工作。无疑,当宣纸蒙在石头上以后再去判断画像的内容,那就比较困难。正如同在拓《庖厨图》的时候只拓出了手中拿的烧烤的铁钎,而忽略了铁钎上的肉。而一般画像的水井上没有装饰,可是,在拓的过程中却发现了水井上有铺首装饰图案,此时已经晚了,因为之前缺少细节的关照,已经是漫漶不清。因此,在上宣纸之前的读石就感觉到非常的重要。

 

完成的时候,才发现丢失了铁钎上的肉

 

这一拓印过程中开始忽略了提水桶的下半部,完成品又不能反映提水桶与水井之间的关系,但原石上是很清楚的。

水井上出现铺首图案,让拓工会感到意外

  读石作为拓印的早期准备工作,既是一个整体的观察,又是一个非常具体的细节审视。读石对于了解细节非常重要,而对于有些肉眼已经看不清的,用手轻轻的摸也是一种辅助。而这些只能发生在宣纸蒙到石上之前。因为在上了宣纸之后,已经看不到石头,对于那些刻的比较浅的,或者是漫漶不清的,再要看到究竟已无可能。

  另外,读石也是理解和认识的过程。比如说有些画像的外轮廓是由线条组成的,但是,很多拓工都忽略了线条的存在以及它的重要性,因此,拓出来的图像虽然有物像的轮廓,也有相对的完整性,可是,并不是那线条组成的轮廓,而是线条内的形体。如此,这就造成了形体的走形,比如经常出现的小脚。所谓的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就是这个道理。由此来看这种认识的过程,对于传拓的成像是极其重要的。因为,不管用何种方法、何种风格来传拓画像,准确的表现画像的内容是第一性的,是首要。因此,不能增加,也不能删减,这不仅关系到拓本反映画像的准确性,同时还关系到画像石的地域风格和艺术表现的手法。无疑,任何一种手法的存在都有其自身的意义,如果仅仅是按照形体拓出大概,而忽略艺术语言的方方面面,那么,拓本所反映出的画像的艺术表现就会大打折扣。

  所以,“读石”很重要,“读石”不可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