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1/20页 共591条
|
|
陈履生:用艺术的眼光看缅甸佛塔(下)
- 时间:2018/12/23 14:38:24 文章来源:陈履生美术馆
-
与大金塔的感觉决然不同的是,蒲甘遍地都是佛塔,一片野逸的景象,与富贵的仰光大金塔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这里虽然不像大金塔那样整洁而有序,却让人们看到了另外一种风格的存在,这就是为了自己的修炼,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建一座塔,这是历代的努力和不懈,这是宗教精神的承传与弘扬。所以,在完全没有规划的各个时期的建设过程中,留给今天的是难以数计。这里究竟有多少座塔,它们又是分布在哪里?是如何的分布?好像都是一个谜一样的存在。因此,当人们进入蒲甘之后,漫无目的的转悠,不知去向的欣赏,偶遇的种种感觉那是非常美妙的。当我一头撞进酒店斜对面的那座名为“阿南达”(Ananda Temple)的佛寺,其名称实际上是后来才知道的。而在这里看到的一些残存的壁画,更让我对缅甸寺庙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
蒲甘作为缅族建立的第一个统一王朝的首都,公元849年以来,就以塔影重重树立起了历史文化名城的形象。这里实际上是一座佛塔建筑博物馆,从公元11世纪到13世纪,蒲甘先后建造的佛塔多达万余座,虽然历史变迁和地震灾害已使它们昔日辉煌不再,但仍存有千余座佛塔保留下来。因为它的形式多样,而且在一种综合性的表现中,他们以彼此的差异性而表现出自身的特点。使得他们在高低、大小不同的体量中显现出了规模上的种种差异,而这不仅仅是这种规模上的差异,大有大的感觉,小有小的味道。显然,如果是像北京北海公园中的白塔那样孤单的存在,可能落在蒲甘就难以形成那种绵延的、断续的有着远近关系的氛围。
蒲甘佛塔的感觉是一种综合性的,是需要我们用脚步慢慢去丈量的,是需要我们伫立其前看其静,或环绕四周去把握和玩味其边边角角,哪怕所看到的是断壁残垣,哪怕所看到的是那些装饰的所剩无几。看它们高高挺拔在茫茫的空旷处,看它们各不相同的相互辉映在彼此间。看塔的塔身,不管是用什么样的方式构成自己的基础;不管是用什么样的办法堆砌成各自的功能,它们都以不同的方式而显现出了独特性。而这种独特性中的细微差异正是佛塔所呈现出来的独特的美学。虽然其中有的有壁画,即使绝大多数没有壁画的空空如也,也让让人们有着无比的想象,因为人们会构想它的当年。在如此众多的数量而全然不同之中,人们依然可以在它们彼此之间的相互错落在杂树和杂草之间的野逸的味道。而当朝霞升起或夜色降临,那种瞬间的色调变化所构成的诗意与远方,与其他地区不同的还是塔。蒲甘让人们看到了缅甸的一种独特的风景和文化的存在。
缅甸的佛塔有着君子的品格,昂首傲立,不管立于何地,不管风吹雨打,不管世间纷争。重要的是不为名利所动,如同隐士。如果把它们当作君子和隐士来看,那么,可能又会获得另外一面的内容和美感。当然,缅甸佛塔也承载着不同的内容,如曼德勒由729座塔所供的功德碑成为“世界最大书本”,是人们最津津乐道的。因为其超常的规模和独特的形式,还因为这里曾经组织2400名和尚耗费6个月的时间接力诵读完经文。尽管对我们来说那镌刻着密密麻麻的缅文及古老的Pali经文,如同天书,可是,它所阐发的信条与经文(第五次世界佛教大会所通过),是人们光顾此地所浏览的重要的内容。因此,当你探头看龛内安放的石碑,不管看懂看不懂,都会获得一种神秘的感觉。在通向主塔的道路两侧,规整排列的白色佛塔,以其严密的规划所表现出的秩序感,还显现出了它不同于其它的美感以及与宗教相关的内容。其间有一些有年头有品味的老树,为那些整齐划一的佛塔增添了生机和沧桑,尤其是与蓝天共同呼应了白色,有着对比中的和谐,有着特别的依存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