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1/20页 共591条
|
|
陈履生:如何认识让文物“活”起来
- 时间:2018/3/30 10:23:34 文章来源:陈履生美术馆
-
“活”是让文物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在“互联网+”的时代,如何让文物“活”起来的问题,现在很多文博单位对其认识有些偏差。所谓的让文物“活”起来,是说不应该让那么多的收藏品一直沉睡在博物馆的库房之中,而是能让它们更多的与公众见面,有更多的展出机会,或者用更多的方法让它们能够得到生动的展示。客观来说,中国的很多博物馆的场馆非常之大,但展出的文物有限,很多文物并没有在公众面前亮相的机会,而且手法单一,同质化倾向非常严重,缺少个性和特色。因此,“活”是让它们从沉睡中苏醒过来,让它们能够在公众面前有更多的得到展示的机会。
在互联网时代,使文物活起来的方法有很多,数字化只是其中的一种方式,数字化在博物馆中并不是唯一的“活”起来的方式。很多博物馆现在一想到要使文物“活”起来,就会想到很多数字化的手段和方法,我认为这不符合博物馆的基本规律。博物馆的“活”是让文物有更多、更好的展示,能够通过各种手段把文物中的历史故事、文化关系等等展示出来。比如,博物馆在展出一些非常重要的藏品时,除了有一些展览标签显现基本的文物信息之外,还缺少以公众为中心的更多的内容,比如这件藏品是如何发掘出来的、如何流传的、中间经过哪些过程、如何鉴定时代、以及与其相关的还有哪些文物等信息。实际上,很多博物馆并没有将展出文物得到一个完整的呈现。这也就是说与文物相关的这些内容与故事,并没有向公众完整的呈现出来。
“中国汉画大展”中邹城文物局藏的汉代文通祠堂题记第一次公开展出。文通祠堂题记画像石,刻于东汉顺帝汉安元年(公元142年),2013年出土于邹城市峄山镇北龙河村,一经发现就引起学术界的极大关注:该石题记部分突破了东汉早中期题记的限制,共600余字,是国内迄今发现题记文字最多的汉代画像石。
“活”是让文物有很好的呈现和表述
博物馆的所关联的历史故事是多方面的,需要有很好的呈现和表述,需要在文化共享的过程当中共享研究的成果以及阶段性的内容,这是非常重要的,公众也对这些背后的内容很感兴趣。目前,很多博物馆中的单一化的呈现,实际上让很多的文物失去了与之相互依靠的一些丰富内容,特别是经过科学发掘的文物,彼此的关联性非常重要。比如,汉代墓葬中的画像石,我们通常注重的是画像石上画的是什么,是伏羲、女娲,还是东王公、西王母,但是,往往忽视了其在墓葬中的具体位置,而这一具体的位置是极其重要的,因为它反映了具体的内容在当时的社会意义,以及人们信仰的一些具体内容。失去位置的画像不能说它没有价值,但在博物馆中,还要让公众能了解与之相关的墓室结构、画像位置或其他信息,包括墓葬的平面,墓葬的每一块画像,它们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些综合性的内容和关系是文化共享的一个重要内容。向公众完整地传递这种综合性的内容是博物馆的责任,也是衡量博物馆专业水准的一个重要方面。
文化共享,不是说把这个东西展现出来就可以了,而是要把它相关的内容包括研究的成果一并展示。我相信,不管是历史故事还是其它内容都关系到文化自信的问题。我们把这些内容完整地展现出来,才能够让公众了解到一个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丰富性。毫无疑问,如果我们只有秦始皇兵马俑的话,文化自信可能会很单薄。文化自信基于中华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如果在出国展览中只有兵马俑的话,其展现中华文明的厚度和深度是远远不够的。中华文化有很多丰富的内容需要我们在活起来的过程当中呈现出来。
因此,不管在什么时代,博物馆都应该用多样性和丰富性吸引公众,应该用博物馆的专业语言来陈述专业的内容,反映文物的基本特征。所以,博物馆的展出不仅仅是要展示某一件作品、某一类作品、某一个时代的作品,或者是有相互关联的诸多作品等,更重要的是要在文化信息的完整性上下功夫,要在为公众传递多方面信息上去努力,要关注细节。这就需要在博物馆在文明传播的过程当中,研究规律和方法,让公众在博物馆展示所传达的切身感悟中感受到中华文明的复杂性、丰富性,从而增强文化的自信。
仙人、老人鸠杖画像 邹城文物局藏
白虎铺首画像 邹城文物局藏
飞雁、仙鹤啄鸟画像 邹城文物局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