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履生:齐白石这样的木匠还能进美院吗



时间:2017/4/28 21:28:05 文章来源:中国网 



  美术生的”艺术高考“之称的“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美术专业省级统一考试”,有成千上万的美术生,通过这场考试(至少是保底),进入高等美术院校学习。

  但是,考什么?怎么考?如果有高冠华(不知馒头是当成橡皮的)、刘勃舒(15岁进入央美,成为徐悲鸿的学生)这样特殊的学生,搁到现在,还能进入美院学习吗?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陈履生,面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我看考什么?怎么考?

  考什么?怎么考?对于全国各省独立组织的一次术科高考,基本上是一个技术层面上的问题。作为国家教育考试组成部分的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美术专业省级统一考试,需要有一定的属于技术层面上的内容来支撑,但从发现人才的核心出发,除了这些技术层面的内容,有没有能够撼动这种体系制度的新的补充,则是新时代对专业考试的考验。

  发现人才最重要

  考什么?怎么考?都可能存在着方方面面的问题,显然,不能因为问题的存在而不考;不考是不可能的。而专业人才的构成不仅仅表现在术科,其多方面又难以用术科来总括,因此,面对这样的复杂问题,如何多方面地发现人才则是最重要的。那么,院校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如此等等,在制度上如何建立相应的规章而能不拘一格。

  要不拘一格

  美术院校教授的才能不能仅仅依靠考试来发现学生,非考之外的人才如何才能进入美术院校。显然,这在今天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而在民国时期好像不难,在新中国初期也不是很难。如果有难度,原中国画研究院的刘勃舒院长就不可能以小小的年纪考上众望所归的中央美院,徐悲鸿院长的钦定也没有受到教授们的质疑,也没有人举报。

  如何让社会接受不拘一格

  如果把刘勃舒的例子放到现在,哪位院长胆敢?一封举报信可能让院长都做不成。另一方面,现在的院长公信力如何跨越考试的门槛,社会的现状又如何让社会接受不拘一格。法治社会也好,民z社会也罢,公平、公开、公正,只是对一般而言;如何在特殊性之中表现出公平、公开、公正,这才是社会的进步,才是艺术发展的保证。

  高冠华是如何考上的

  中央美院教授高冠华当年从南通的乡下到杭州报考国立杭州艺专,进了考场先得到一个馒头,他正好没吃早点,一下子就吃没了。等到考试时,才发现旁边的考生是以馒头为橡皮来修改炭笔画的。就这样,高先生不仅考上了,而且还留校做了潘校长的助教。可以想象类似这样没有画过炭笔的考生,今天能够考上中国美院吗?

  认可,决定与默认

  高冠华的个案也可以做多样的解读。其中教授的认同应该是此个案的重要方面,试想,高先生的考试画没有经过修改,说明:一是造型能力超强,不需要修改;再是因为没工具修改,画面上造型存在很多问题。考什么,怎么考,在这里好像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教授们看到了什么,认可了什么,最终决定了什么,而校方默认了什么。

  不能望而止步

  再拿齐白石来说,那就话多了。今天不可能出现齐白石这样极端的个案。有齐白石的时代是精彩而多样的,因为他颠覆了文人画传统中的固有思维。林风眠和徐悲鸿都曾聘齐白石做教授,其中徐悲鸿的三请是美谈。如果今天请这种木匠出身的、制度体系外的、北漂的做教授,其难度属于望而止步。那么,今天的院长如何决定教授的甄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