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艺术传真> 正文

薛永年谈程大利山水

时间:2024/6/14 21:33:21  来源:中国当代艺术网

风云际会时  112cm×47cm  纸本墨笔  2015年

   大利的山水,是近年我最喜欢的山水画。从研究美术史的角度讲,在近代的美术出版家里,有一位学者型的画家黄宾虹,有世界眼光,更有民族文化自信,成为借古开今的一代宗师。程大利继承了黄宾虹的文脉,把自己山水画的发展建立在对中国山水精神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建立在对二十世纪以来中国画浮沉曲折认真反思的基础上,可以说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向上攀登。中华文明是一直延续着的文明。这种文明的特点,决定了传承是非常重要的,不能够割裂,断裂了就丢掉了基因,就会走弯路,就会发展缓慢。大利没有这个问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有几种山水画。一种是名山胜景,一种是改天换地,一种是革命圣迹,一种是领袖诗词,还有一种是为祖国山河立传。新时期,又有了贾又福《太行丰碑》代表的民族精魂。但是,大利在这几种之外,别开生面。他着重恢复宋元以来丢掉的六朝人才有的山水意蕴,视野更开阔,历史更悠久,画“视通万里思接千载”的人与山水的关系,与天地精神相往来。他清楚地认识到,中国的山水画不仅和诗歌、书法有联系,更与中国的哲学思想相关联,“成当与易象同体”。他把这个几乎被遮蔽的传统挖掘出来了,把蒙在上面的灰尘扫去了。在此基础上,他使山水画的起点提高了,立足也就不同凡响。

   大利的艺术经过了几个阶段。一是新文人画阶段,那时他在主持《江苏画刊》,山水画比较潇洒,比较灵秀。第二阶段是画大西北汉唐雄风阶段,通过写生考察,画风由灵秀洒脱变为浑厚雄强。到了世纪之交特别是新世纪以来,他的新面貌日益成熟,主流的风貌,境界很大,精神性很强,与别人不同,跟自己以前也不一样。我还没想好名字,叫“天地大化山水”?还是“大象观化山水”?但的确是全新的风貌,看了以后,就会想到北宋程颢的诗句“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他的视野非常开阔,挣脱了有形和可视的局限,他的精神非常自由,但又符合大道——也就是规律。讲创新是对的,也是不可避免的,但不能把创新建立在割裂传统的基础上,必须要有传统基因,而且,要认真研究已经被遮蔽而失落的传统,从中悟解基因。这方面大利是个榜样。

   大利已经有几次超越。他的新文人画是对写实风格和模拟现实的超越,更多地表现心灵。他的大西北汉唐雄风,是对宋人“三可”(可望、可游、可居)山水的超越,是在今与古的链接中,画心灵的震撼与雄起。然后就是世纪之交尤其是新世纪以来的大化山水,这又是对汉唐雄风山水的超越,与天地精神相往来,境界更大了,心态更静了。除去写生作品之外,他创作的山水不是太具体的,但又不雷同。广义地说,他也是为祖国山河立传,更确切地说,是为有人与自然的和谐的民族精神立传。

   大利善于独立思考,他对一些名人名论,都有自己的思考。比如石涛说“笔墨当随时代”,大利看到了这种提法容易忽略的一个侧面。中华文明是个没有中断过的连续的文明,自觉传承基因是中国画艺术的必要特点。笔墨要随时代,但也要保留古人笔墨中超越他那个时代的精髓。“为祖国山河立传”,固然毫无疑问,但也可以画外国山水,一样地体现道。他的这些画域外景观的作品,是洋为中用的,画的是西方,但是中国画家眼中的西方,画西方景,有中国味,追求的是中西贯通的高境界。对于“为祖国山河立传”,他也有自己的解读,就是从精神上立传,而不是为某个名山胜水立传,这样,他站得就高了。

   大利非常注意画学养,他也重视诗文书画的结合,但绝非简单地学古人形迹。他有的题跋位置很独特,前人没有过,题在高山之巅,就像是一个最高的山峰,这也是对中国艺术的深刻理解。是诗句,是点题,也是画的最高的高峰。

   看大利的艺术,能感到黄宾虹的笔墨精神。他师黄宾虹之心,而不师黄宾虹之迹,这个特点比较明显。大利的画比黄宾虹的画在布局上有变化,黄宾虹有些平淡,太“平中求奇”了。大利是有平有奇。但是,他不着意于抓眼球,不追求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比较注重画对人心灵起到的作用,追求黄宾虹主张的内美,越静心看他的画,就越有收获,如果心浮气躁,就不要看,也看不懂。

   再说笔墨,古人的笔墨服从于一定的程式,不理解程式,不解构重组,就容易僵死。大利是古而通今的笔墨,是转化了的笔墨。不受老程式束缚,但古代的笔墨精神,古人笔墨之意全在。而且,他的用笔用墨,相互补充,相互渗透,笔中有墨,墨中有笔,笔墨与一些重色的结合也很好,越细琢磨越耐看。笪重光说山水画贵在“天怀意境之合,笔墨气韵之微”的互为表里。“天怀意境之合”,是师造化的升华;“笔墨气韵之微”,是得心源的结晶。从作品看,对这个问题,我想大利有深刻的理解。他不断地写生,不断地读书,不断地开阔眼界,不断地增厚学养,现在已经出类拔萃,将来肯定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备注:本文根据《笔谭——程大利水墨作品展》座谈会录音整理,已经本人修订。)

(文/薛永年,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