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艺术传真> 正文

深海所研究员陈传绪:通过潜水器柔性材料机械手提取文物

时间:2024/6/14 20:25:16  

  南海网6月13日消息(记者苏桂除)6月13日,国家文物局在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会后,针对海底考古在作业中如何保护文物安全的问题,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陈传绪在接受南海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深海考古调查首次应用了多种深海技术和装备,通过潜水器柔性材料机械手提取文物。

考古队合影。记者 苏桂除 摄

  他说,在深海考古文物提取方面,在作业时没有办法通过潜水员下去用手把文物提取上来,所以深海所通过潜水器机械手替代人手的方式去完成。

  “机械手要保证文物的安全,一是文物不能破损,二是瓷器表面的纹饰也不能够破损。”陈传绪说,为了完成这个目标,深海所将潜水器过去用的金属材料的机械手,替换成了一些柔性材料的机械手,这样既不会损害文物表面的纹饰,也能够具备足够的握力,将文物采集上来,并随着潜水器回到水面,然后由考古专家对文物进行整理。

  “水下作业按照一个潜次,一般是8小时。”陈传绪说,提取文物的数量,不是无限制的提取,而是按照考古专家的要求,有的时候会提取几十件,有的时候会提取十几件,“都是按要求来执行的。”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