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滚动新闻> 正文

台北故宫博物院南部院区“人气国宝展”换新

时间:2024/6/2 15:45:37  来源:美术报

   近日,台北故宫博物院南部院区“人气国宝展”换新,新展聚焦“宫阙建筑”,展出约10件以“宫殿建筑”为题材的书画与器物,包括元李容瑾《汉苑图》、清张镐《画连昌宫图》、清乾隆《珐琅彩红地山水楼阁盘》等。观众可以观察到画师描绘建筑细节与营造空间感的不同技巧,品赏原本三维空间的建筑,透过画技转变成二维平面的绘画,再经过工艺匠人的诠释,重新翻转为立体器物装饰的趣味。

   人们生活在建筑之中,而所有的建筑都要靠人力、物资与技术才能完成,除了基本的实用功能,还往往透过各种巧心与工夫,赋予建筑更多的象征性,以此传递讯息,例如过去的皇家宫殿可谓是国力的指标。以此而论,“宫殿”象征的是当代最极致的建筑之美与理想空间,时常成为绘画主题或工艺品的装饰母题,其间反映出民间对于皇家宫苑的遐想、后代对于历史著名宫殿的向往,与人间对于天上玉宇琼楼的想像等。

   此次展览中的《汉苑图》,描绘雄峙在山水间的宏伟宫苑,作者是14世纪的元代画家李容瑾。画中以“界画”描绘楼阁台榭,建筑物上规整细密的线条,传达出宫殿精密繁复的印象。甚具气势的“李郭风格”山石,使用的则是湿润转折的笔划,传达云烟变幻中的山景。李容瑾将人工构成的建筑与自然造就的山水嵌合在一起,打破不同类型笔墨的壁垒,实为难得佳作。

   清代宫廷因为传教士画家带来西洋“线性透视”的新画法,对于处理大量建筑的场景,比起传统更能精确掌握空间距离导致物像的比例变化。《画连昌宫图》这幅画是乾隆朝前期宫廷画家张镐的作品,他依据画上所录《连昌宫词》,描绘唐玄宗与杨贵妃观赏宫苑夜景的情况。画中栉比的殿阁,悬着各式宫灯,虽托名唐代,但皆为清代的样式,结构交代合理仔细,令观者产生这些建筑确实存在的真实感。

   据悉,展期将持续至8月4日。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