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滚动新闻> 正文

追忆诗意的印象主义画家——刘克敏

时间:2024/5/16 20:55:12  来源:中国文化传媒网

油画《故宫后院》1962年

   现今中国画坛界的繁荣是这几十年来艺术界的一大成就。中国的绘画界在短短百年时间里,完成了西方两千年的艺术迭代。在这其中,老一辈的画家用其真诚之心,扎实的画技,纯粹的艺术审美,创造了一个纯净少欲的时代。怀念纯真的年代,纯真的艺术,纯真的老一辈艺术家们。

   刘克敏先生是中国第三代画家群像中独特的一员,也是上海油画创作代表性画家,他用印象主义的绘画语言创造了诗一般的绘画作品,成为中国画坛里富有诗意的老艺术家。

   60年代中期,央美开始实行导师工作室制。油画系有三个工作室,分别是:

   吴作人先生的第一工作室,注重民族和本土风挌的探讨;

   罗工柳先生的第二工作室,侧重苏、俄的写实性传统;

   董希文先生的第三工作室,强调画面的表现性和个性化彰显。

   刘克敏选择了第二画室,主导教师有留苏归来的林岗先生、邓澍先生、李天祥先生,从马克西莫夫在中国开设的油画训练班毕业的钟涵、杜键、詹建俊、闻立鹏等先生。

   因为当时正倡导“革命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创作方法,所以这一工作室的师资力量很强。选报的学生也较多。

   刘克敏性平和,画风严谨,所以很自然选择了第二画室。和他同一画室的还有邢国珍、张立国、葛鹏仁等,入学时写生的小油画,已画得很有印象主义味道了!

   那一时期,中央美院各个系的造型和色彩路数,大体上是相同的:素描上是契斯恰柯夫那一套:讲究从整体上观察、剖析和刻画对象;色彩上注重彼此间的和谐、统一,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冷暖对比要讲究“在微妙中见变化——整体看去,是一派和谐、优雅的灰色调”。

   先生从来都不认同给他戴上苏派这顶帽子,尽管他的老师们是留学苏联的画家,但他们却并未将苏联的模式强加给学生,学生们的取向和追求都是自由的。显然先生深受印象主义的影响,且印象派对光和色的运用与研究深入他的一生。

   刘克敏先生曾这样写道:“光,是个很神奇的东西,它不仅使我们看到了眼前的一切,而且使我们感受到了丰富、空灵、层次、运动、气氛、魅力......生命似乎是有声的,像音乐。”他还写道:“阳光的表现是印象主义的一大贡献。并非在印象主义之前的画家不画阳光,但他们或者以室内光方法表现阳光,或者也似乎注意到了外光的某些特征,但毕竟还未从根本上抓住要害,因此阳光仍未辉映起来。印象主义有了关于光现象的全新理论武装,具有了一定全新的对光、色的洞察力,又从技术上找到了富有表现力的全新方法,于是,在他们的画面上,阳光终于颤动起来了。”

   先生本质上是一位激情画派的画家。他的激情源自对自然界,对乡村生活的喜爱,而印象主义对光和色的运用恰好与画家对乡野感受不谋而合。面对一个景致,他总能找到一个特殊的构图,这构图里“光”是必然的一个重要环节:阳光下、月光下、阴天、阳光顺光,逆光、侧光、早晨、中午、黄昏,这些光映衬着景致,在他的画面里产生了奇妙的色彩变化。而对于色的理解和运用,画家的感悟也是独特而犀利的,他写道:“鲜艳二字用以写文章,它可以替我们囊括一切,而在色彩审美中,它的内涵却相当有限。鲜艳的颜色可能是美的,鲜艳的颜色不见得都美,更多美的颜色并不‘鲜艳’。油画家从不简单地追求鲜艳,他们忌讳色彩夺框而出。他们追求的是色彩的响亮,响亮所展示的微妙感觉和精深学问,绝不是‘鲜艳二字’所能描述。对颜色和效果的关切,是画家终生的追求之一。”       

   在先生的作品里,因为有了对色彩和光的饱满诠释,画面因此而富有了诗意和故事——风景不再是简单的景致,正如先生最喜爱的柴可夫斯基的《如歌的行板》,在他的画笔下,已然是一幅幅的如歌诗篇。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整个社会文化和现在截然不同。那时,山东海边农民的屋顶是用海草做的,苏州河道旁的房子是黑色和灰色的墙,古老的街道保持着百年的原样,人们在河里洗衣服,乡村没有楼房和商业,一切都是质朴而单纯的,就是因着这份朴素的力量促使画家在十几年间一次次深入乡野。时隔半个世纪,当我们再次从画作中看到这些早已不复存在的景象时,才能领悟真正的怀旧无关乎物质,而是一份深切的情怀,那是一种精神的寄托。

   响亮的灰调子始终是刘克敏先生对色彩的追求。灰而响亮,灰而浓郁,灰而丰满,在微妙多变的灰色阶中融入明亮的通透感,从先生的油画人体作品里可以看到,这些饱满的灰得到了充分运用。

   在先生的油画绘画中,一直坚持使用强烈而浓厚的笔触。他不是看不见皮肤是透明的,桃子是毛茸茸的,只是他不愿意那样去解读,他更愿意让笔触肆意在画布上留下浓厚的印记,从而形成浓厚的画意。丰满的笔触和响亮的灰调子是他一直的追求,最终也成就了他的诗意的画风。

   演员们一旦站在聚光灯下,就会进入兴奋表达的状态,先生也有相似之处。只要他面对真实景物拿起画笔时,他就激情澎湃,对表现主体他是那样地兴奋的,灵思泉涌,当下的感受和思考即兴跃然画布上。先生总是能在平凡的景物前寻找不平凡的色彩关系。当九十年代初诞生数码相机后,他也赶时髦买了一台,想着用数码相机来抓拍更多的景致后回画室创作。事实上,当回看那些数码相片时他没了激情和表达的欲望,至此,他始终坚持面对真实的实物,用当下的感受直接进行创作,先生认为只有肉眼所见的光和色,才能传达出最鲜活和微妙的色彩。

   值得一提的是,刘克敏先生也是一位著名的卓有成就的环境艺术家。1979年,张汀、袁运生等画家创作的以云南泼水节为题材的大型环境壁画《生命的赞歌》于首都机场大厅落成,在美术界引起极大震动。面对我国刚刚起步的环境艺术,在上海同济大学建筑系任教的刘克敏坐不住了。

   经典的艺术都是相通的,刘克敏先生设计的壁画有百余幅。它们都是出自于先生的手绘稿,继而由工匠用手工打造而成,某种意义上,先生的壁画作品不经意间体现了artdeco的精神所在:戏剧性装饰效果,新型材料,手工制作。他将现代风格与精细的工艺和丰富的材料相结合,表现华美、魅力、奔放以及对社会和技术进步的信念。刘克敏先生在壁画设计中采用了不锈钢、杜邦石和镶嵌木材等新材料,达到戏剧性的装饰效果。它们代表了上世纪90年代后的时尚,营造象征繁荣和成熟的优雅美学。

   1990年,上海率先建造城市地铁,先生为90年代的上海地铁一号线和二号线六个站点设计了壁画。在这一系列的壁画设计中,先生大胆尝试了多种材料的运用,创造不同的质感语言,将现代化和工业化的产品赋予了时代的温度。九十年代初期的上海市民不再需要挤公交,人们愉快地享受着现代城市的便利,每天进出地铁站点都能看到刘先生设计的巨幅壁画,家喻户晓。如今这些壁画都在重新装修中不复存在,但它们却是永远印在上海人民往昔美丽生活的记忆中。

   终其一生,先生始终用一颗真诚的心去画他所见,还原绘画艺术最初的本真,用自己的眼和心赋予画面美的气韵,这种真诚朴实之作也只属于那个年代。那时的画家不必去思考如何出奇制胜,如何惊世骇俗,或如何用哲学的文字来解释作品的真意,他们只需要对绘画保持永远的初心,他们只需要对自己的初心负责,这也是绘画的本源之所在。

   这样的一种审美的体验,就像闭上眼睛欣赏一曲钢琴、一曲吉他、亦或一曲巴松管的演奏,悠然、恬适。

   你会慢慢进入画境,你会为画中的氛围和气场所感染,你会被它们所陶醉。

   是的,刘克敏为我们留下的这些作品,因为浸透了他炽热的情感,对生活、对自然、对人生、对艺术、对友谊的真诚和爱恋,于是,便成就了这样一份艺术遗产。

   它属于我们这个时代,为我们所珍视!

   刘克敏(笔名刘克)简介

   中国第三代油画家,著名画家,环境艺术家,教育家。

   1938-2022 出生于河北唐山市

   1965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毕业(第二工作室)

   1965年起任教于同济大学建筑系。教授,硕士导师。

   作品多次参展于上海市美术作品展,并参展全国宣传画作品展、第六届全国美术作品展、第七届全国美术作品展、第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全国首届壁画大展(2004年),取得壁画“春华·秋实”获铜奖。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