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滚动新闻> 正文

“戏韵”流彩 别样“丹青”

时间:2024/3/4 21:17:27  来源:中国文化报

   近日,国家大剧院推出了“戏韵丹青”戏曲人物画系列展的第四回展,首次将参展作品形式从水墨转向油画领域,汇集了老、中、青三代艺术家的精品力作,以油画语言诠释戏曲意蕴。

   中华民族的先人留下无比丰富、光彩夺目的传统艺术瑰宝,千百年来在中国人精神生活中占据颇为重要的地位。戏曲就是中国特有且古老的传统艺术形式之一,它在普通民众的历史认知、道德建构与文化养成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中国戏曲深蕴传统文化的精髓,舞台之上,一桌二椅,唱念做打,节奏唱腔,全凭演员高度程式化的表演、营造具体的戏剧情境和鲜活的人物角色,这与整个中国的传统艺术如文学、绘画、书法、诗歌等一脉相通,代表着中国人独特的审美特质。在中国的绘画传统中,戏曲很早就成为了绘画表现的主题。20世纪前期,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更是出现了独特的“戏曲人物画”现象,如林风眠、关良等名家的水墨和油画作品。近年来,中国戏曲人物画创作保持活跃态势,相关的画家大多具有学院派背景,他们在中、西艺术媒介中显露出艺术探索的纯真追求,强调对于戏曲内涵的挖掘和形式美的独特表现。

   油画与戏曲的结合,不仅是油画中国化的探索之路,更是开辟了戏曲题材美术创作的新境界。参加这次展览的38位油画家带来共计92幅精品力作,以油画的形式表现戏曲的台前幕后,为观众展开了丰富的视觉世界。李天祥、詹建俊、靳尚谊的油画戏曲人物以深厚的油画造型功力融合中国艺术的写意语言,以戏曲人物作品开拓出崭新的审美意境,例如靳尚谊的作品《虹桥赠珠》强调书写性的审美要求,作品色彩对比强烈,细致描绘了人物头部装饰和花纹样式等,表现出舞台上凌波仙子婀娜多姿、英勇果敢的特点。闫平、俞小飞、张立农热爱戏曲,尤其擅长表现乡村戏班的台前幕后,为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例如俞小飞以赣剧下乡为题材,创作了名为《戏剧人生》的系列油画作品,用淳朴细腻的笔调平铺直叙地描绘了乡村剧团演员在表演间隙于台下幕后的真实状态;于少非、赵静、张晓杰等画家任职于戏曲学院,“近水楼台”的他们不乏创作素材,将戏曲演员幕后的备演状态多角度地呈现给观众,例如于少非的作品《戏曲学院的学生》,描绘了一位身着戏服但未上头面妆的少女,作品追求古典写实风格,画法严谨细致,注重刻画人物的细微神情,以古典写实油画的技法来表现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美,由此传达人物风韵和色彩斑斓的戏曲服饰的精髓;杨沛、张晓鹏、边九秋用自己的心灵体验戏曲艺术,攫取舞台表演的瞬间,塑造了有性格、有神采、有风范的戏曲人物,例如杨沛的京剧、昆曲系列作品,因其本人是昆曲演员出身,他的作品舞台感、艺术感十足,人物形体、比例准确,尤其是对眼神的刻画,感染力强,画中人物仿佛呼之欲出;王其钧则用时2年创作出汇集19位旦角的巨幅油画《盛世长歌》,这些旦角出自19出京剧剧目,创作过程中创作者多次核实,以便对人物的表情动态、服装材质、冠带饰件、珠玑珍宝等进行细致刻画,传达出艺术家对戏曲艺术的敬畏和对真善美的讴歌。

   与水墨戏曲人物画相比,戏曲油画开辟了中西艺术融合、古今创造融通的别样创新之境:油画家笔下的戏曲演员面如桃瓣、目若秋波、长袖善舞、身姿飘逸;戏曲表演场面精彩纷呈、美轮美奂、令人神往。油画家通过不断的实践,摸索戏曲表演与油画语言的共通之处,将戏曲的动态表演融合在静态绘画之上,将蕴藉于表演艺术中的叙事性、浪漫性和人文性凝聚于视觉艺术的油画之中,令两者相辅相成,展现出更多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风貌。

   梨园绘色映华彩,笔下生花戏韵长。我们乐见西方油画艺术在中国戏曲主题的浸润下涌现出更多丰富而深刻的中国化表达。

   (作者系国家大剧院艺术品部研究员、策展人)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