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滚动新闻> 正文

“锁”定你的目光,洛阳古墓博物馆上新展!

时间:2024/1/12 20:17:55  来源:河南日报

   近日,洛阳古墓博物馆特别推出“锁之韵——三明市博物馆锁具展”,邀请市民、游客一起感受中华古锁的发展历史。

   锁是中华文明的结晶,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据考证,早在远古时期,人们就把贵重物品用兽皮包起来,外面用绳索捆绑并打上特殊的绳结,以示对物品的所有权。这种绳结需要搭配一种叫作骨锉的工具才能解开,绳结和骨锉就是锁和钥匙的雏形。当房门出现后,控制房门开关的木栓就是简单的木制锁具。

   金属锁的萌发从殷商时期的青铜铺首算起,从此传承演变了3000多年。汉代时,出现了簧片结构的真正意义上的金属锁。到了唐代,锁具已十分普及,明清更是古锁的鼎盛时期。20世纪30年代,成本较低的低焊钩锁、叶片锁、弹子锁陆续进入我国,中华古锁从此退出了历史舞台。

   本次展览共展出百余件古锁,以明清时期的金属锁为主。借助精湛的手工技艺,锁这一日常生活用具,被雕刻上精美图案、祝福文字,从而拥有了无数象征寓意,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花旗锁

   花旗锁,即有各式各样外形的锁,专用于锁柜、箱、抽屉等。这种锁摆脱了单一的方正外形,外形以动物、人物、文字、植物等为原形,兼具实用性与观赏性,是各个时代人文精神的写照。

   在展览现场,洛洛看到鱼形、琵琶形、猴形、狗形、蝴蝶形、提琴形、福字形等花旗锁。据讲解员介绍,鱼形锁是较为常见的花旗锁,唐代的《芝田录》中说“门锁必以鱼者,取其不瞑守夜之意”,指鱼可以日夜不休地看守门户。因为鱼谐音“余”,鱼形锁上还常镌刻“年年有余”“游刃有余”等字样,有期待生活富足、安宁的祈福寓意。

   2.密码锁

   展览中,最神秘的就是密码锁。如今的密码锁,一般以指纹、数字等为解锁的密钥,古代的密码锁如何“加密”?

   洛洛注意到,这些密码锁由一圈圈金属环组成,金属环上刻有文字,初看没有什么规律,仔细读来就会发现,环上的文字可以连成诗句或吉祥俗语,如“双捧寿喜”“黄金万两”等。据讲解员介绍,这种锁没有钥匙,只有转动金属环拼成定好的汉字才能打开。

   锁转环上的文字并不生僻,难道不会被轻易破解吗?讲解员解释,对现在的人来说,解开密码不是什么难事,但在并非人人都能上学读书的古代还是挺有难度的,因为当时识字的人实在太少了。因此,密码锁应该是古代大户人家才会用的防盗工具。

   3.首饰锁

   首饰锁,俗称“配饰锁”“长命锁”等,是人们戴在身上用来“趋吉避凶”的一种配饰,有如意、鸡心、元宝、花和动物等造型,锁体两面常镂刻有福、禄、寿、喜、长命百岁、如意吉祥、玉堂富贵、五子登科等吉祥文字和精致的花鸟图案。

   在展览现场,可看到明清时流行的“长命锁”,造型别致、制作精良。孩子出生后,父母专门为其打制一副银锁或项圈,意在“锁”住生命。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