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31 16:35:58 来源:新浪收藏
开幕式现场
2023年12月23日下午,“亦真亦幻——王仁华中国画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由中国美术家协会艺术委员会、中国画学会、中国工笔画学会主办,安徽省美术家协会、安徽省书画院、安徽省美术馆、安徽省中国画学会、安徽省书法院承办,雅昌文化集团、安徽荣顺实业集团、中闰汉宇文化集团协办。“亦真亦幻——王仁华中国画作品展”研讨会也于同期圆满召开。
参加本次展览开幕式的领导和嘉宾有:全国政协委员、文化和旅游部原副部长张旭,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民盟中央副主席、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马锋辉,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杨晓阳,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何家英,中国工笔画学会会长陈孟昕,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王平,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理论委员会主任尚辉,安徽省文联副主席、安徽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安徽艺术学院副院长陈林,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张晓凌,中国美术家协会壁画艺委会主任、中央美院教授王颖生,中国国家画院院委、中国国家画院原副院长张江舟,中国画学会副会长纪连彬,中国工笔画学会艺术顾问兼会务委员会名誉主任萧玉田,现代工笔画院院长王天胜,中国工笔画学会副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秘书长夏荷生,中国工笔画学会副会长、北京服装学院美术学院教授安佳,中国女画家协会主席、中国画学会理事孔紫,中国艺术研究院国画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李传真,中央美院研究生院书记葛玉君,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华书画家》杂志主编王镛,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郑工,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博导、安徽师范大学校长李亚栋,北京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工业大学环境艺术学院院长邹峰,河北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河北省美术家协会主席祁海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副部长何建武,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发展中心培训部美术处主任邢斯恬,中国民族文博院副院长萧智明,安徽省书画院院长刘廷龙,安徽省美术馆馆长王岭,安徽省美术家协会驻会副主席、秘书长丁力,第六届安徽省美术家协会主席杨国新,安徽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画学会会长谢宗君,雅昌文化集团副董事长何曼玲,荣顺集团董事长周荣明。开幕式由安徽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安徽省中国画学会主席、国家一级美术师张松担任主持人。
在开幕式现场,由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汪育殊带来的经典徽剧《梨园芬芳》片段以及新编剧《徽班进京》片段,引领现场的嘉宾与观众一同感受了“亦真亦幻”的美学意境。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的瑰宝,戏曲以丰富而独特的演绎方式,持续散发着历久弥新的文化魅力,同时,它也是王仁华艺术创作的灵感源泉与重要主题。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何家英在致辞中说,王仁华作品给人的感觉是脱俗的,并且有很明显的辨识度。王仁华同样是个有诗心的人,有一种对事物天生的敏感,能够瞬间捕捉诗意的情绪。一个真正的画家,是要有这样一种天赋的,一个人的画有没有灵气,有没有思想性的东西,也取决于个人的天赋,也取决于人与自然之间这种通达的联系。王仁华的才华不仅仅是画,而是一个个独立的故事,鲜活的生命。“亦真亦幻”是王仁华本次画展的主题,交织着现实和想象的动力,展开的是一种充满张力的艺术姿态。
安徽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安徽省文联副主席、安徽艺术学院副院长陈林表示,王仁华的创作精神令人钦佩。她在创作中始终秉持着三方面的精神:一是对绘画本身的坚守,无论面对多大的困难都决不放弃艺术,将绘画视作挚爱;二是对题材的坚守,长年坚持描绘女性之美、戏曲之美;三是对继承和创新的建设,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融入了现代的审美,践行了中国画创作中的守正创新。因此,她的作品呈现了鲜明的个性,令人过目难忘。
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理论委员会主任尚辉作为本次展览的学术策展人在致辞中说,王仁华作品中突出的现实女性形象表面上是一种符号性的组合,但更深层地体现出了在不同的时代下,工笔画语言人物形象以及审美情趣上所发生的重大转化。他相信这就是王仁华作品的艺术魅力。王仁华的作品里面有一种特殊的形态——王仁华在运用京剧亮相的眼神和手势之间形成的一种紧密的关系。她的作品总能够通过眼神和手势来揭示现实中的人和历史的一种关系。王仁华通过她感性的语言,回答了现实与传统所构成的关系。这是本次展览的意义所在。
著名艺术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安徽省书画院专职画家王仁华向到场的嘉宾表达了感谢。对于本次展览,她表示,在她的艺术生涯里,她喜欢把一个个故事画进来,希望能有让观者产生共鸣的东西。她要用行动和事实阐述真诚和美好,而非仅仅停留于色彩和技巧。她把许多想说的话倾吐在画里,愿每一个画中人携自己的生命故事抵达观者的内心。她愿真诚地呈现生命里汪洋恣肆的、亦真亦幻的美。
本次展览由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理论委员会主任尚辉担任学术策展人。展览位于中国美术馆一层3、5号展厅,共展出王仁华工笔人物画作品60余件,展现了王仁华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在工笔人物画方面30余年的辛勤探索中所建构的戏曲人物、民国女性与多元时空并置的民族文化艺术世界。
对于展览现场的主视觉设计,尚辉介绍道,为了增加观众的沉浸式看展体验,他们增加了徽派建筑柱子和柱式,这些元素从王仁华作品中提取出来,展现了王仁华自身现实生活的一角。他们在现场搭建了一个徽派建筑的戏台。王仁华此次展览中非常重要的一件作品《徽班进京》就挂在戏台的正中间。
从2000年王仁华的《窥探》获得“新世纪·中国风情中国画展”金奖开始,王仁华的画作逐渐走进了大众的视野,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画中一位古典女子轻轻掀开帘子的一角向外张望,向往外界的美好,渴望自由,画面带有一丝苍凉感。画作构图看似简单,但很有韵味。她将古典与现代、个人与世界通过画作巧妙地连接起来,给大众留下了深刻地印象。
王仁华是一位在神秘的画面中寻求自我价值的艺术家。人们常评价她的画作“虚拟”“戏剧”而又真诚。她在那些仿佛罩着面纱般的女子形象中将自己的心绪藏匿,却又能让人在观赏她的画作时,看到那画中人冰山一角下火热而炽烈燃烧的灵魂。
王仁华的画既写实又虚拟,在工笔的技法中,亦有写意的气质。为了打破工笔人物画的常规画法,她采用了肤色平涂的方式,将画中人物的肌肤与背景色相协调,并采用了诸如褐色、紫色、灰色等多种颜色,形成了不拘一格的色彩风格。常规的工笔人物画,往往让观者容易根据画中形象产生真实的联想,而王仁华独特的用色,却像是在提醒观者画作自身的存在。
比如在《暗香浮动》中,女子那淡褐色的手与足几近于背景,但她的脸却施着化妆的粉末,眼角还有明艳的桃粉。《剪花娘子》中则将这种平涂法则用到了极致,同时还能看到撞水撞粉所促成的偶然的肌理。她笔下的人物,既有着确定的形体和边界,又有着展露无遗的毛笔笔触与艺术家的精心安排,向观者们展示了何谓“亦真亦幻”。
而在主题上,她巧妙地把时尚女性与中国传统戏剧的符号相连接,优雅地揭示着戏台上一位位主人公的“命运”。“戏妆人生”同样也是“亦真亦幻”的一种显现。王仁华非常喜欢戏曲。在中央美术学院求学期间,王仁华不仅得到了系统的指导,还开阔了眼界。她时常主动到戏曲舞台的幕后收集创作素材,与戏曲有关的一切事物都成为了她创作灵感的来源。比如《刀马旦》《花旦》《粉墨登场》等一系列作品,都体现了王仁华对戏曲与美术相结合的思考。在这些画作中,画中人物既沉湎于戏曲故事的角色,也用戏曲的装扮塑造着自我。尚辉认为,王仁华戏曲工笔人物画的魅力正是通过女性时尚元素的渲染与戏曲旦角身份形成的比对,产生了身在舞台、心在现实,或人在现实、心在舞台的某种时空交错感。
无论是充满穿越感的独特用色,还是画布上的戏妆人生,都体现出王仁华对生命的感悟和自我的剖析。她说,“我努力地尝试着第一份感动,横涂竖抹的是从心灵中来,又回到心灵中去的那种精神体验,我愿真诚地表达我生命夷汪洋恣肆的美”,而这种美,一定是亦真又亦幻的。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2024年1月2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于艺术家:
王仁华个人照片
王仁华,安徽合肥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画学会理事、安徽省书画院专职画家、安徽省民盟书画院院长、安徽省文史馆馆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2001年 作品《庭院深深》获“二十一世纪中国画澳大利亚展”银奖 (澳大利亚)(北京)
2005年 作品《似水似风似云》获“中国美术家协会百家金陵中国画展”金奖 (南京)
2017年 第七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参展作品《古灯今照》 (北京)
2019年 第八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参展作品《异彩纷呈》 (北京)
2019年 作品《剪花娘子》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展”
哀怨不向红烛烧-131.6×66cm-纸本水墨-2012年
暗香浮动-195X93cm-纸本水墨-2006年
灯语-139.5×69.5cm-纸本水墨-2007年
粉墨春秋-235.5×92cm-纸本水墨-2005年
粉墨登场-218X75cm-纸本水墨-2010年
粉墨徽班—221.4×98.1cm-纸本水墨-2012年
古灯今照-138×73.2cm-纸本水墨-2016年
红颜-48×35cm-纸本水墨-2008年 (2)
红颜-48×35cm-纸本水墨-2008年
徽班进京-364x408cm-纸本水墨-2013年
窥探-136X33cm-纸本水墨-2013年
梅兰芳-231×69cm-纸本水墨-2008年
美眉-201.5×172cm-纸本水墨-2004年
起舞弄清影-173.2X93cm-纸本水墨- 2006年
三昧在手183X94cm-纸本水墨-2008年
似水似风似云 -174X93cm-纸本水墨-2005年
素心幽- 120.9x121.4CM -纸本水墨-2013年
汤显祖与明代戏曲-125×93cm-纸本水墨-2013年
庭院深深-197×67.5cm-纸本水墨-2001年
寻风拾遗-200X150cm-纸本水墨-1994年
压伤的芦苇祂不折断-220×180cm-纸本水墨-2014年
胭脂-197×65cm-纸本水墨-2010年
异彩纷呈-221×147cm-纸本水墨-2019年
箴言-175.3×90.5cm-纸本水墨-2011年
中国记忆-209×190cm-纸本水墨-2009年
自画像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643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