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9/6 20:54:59 来源:新浪收藏
文 / 徐明松
海铨:原名李海泉,中国当代艺术家。
1977年出生于宁夏银川市, 2002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本科。2002年至今,以自由艺术家身份工作生活于上海。 2021年,作为中国唯一受邀艺术家参展阿联酋迪拜世博会,参展作品《彼岸之舟》、 《万物随心》被中国馆收藏。
笔者:徐明松,上海知名艺术评论家,原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副总编辑,《艺术当代》、《公共艺术》杂志编委, 上海艺术摄影协会副会长,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兼职教授,上海海事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兼职教授,上海美术家协会理论与策展艺委会委员,已出版《纸上风景》《建筑乌托邦:明天我们住在哪里》《微影海上》等图书多部,业余兼事公共艺术和城市更新理论研究。
海铨的具象表现绘画总是隐现和折射出一种超现实的意象,无论是那些面目模糊的人物,
还是处在不同场域里的静物,所透析出的多是游离现实世界的况味。
与此同时,他的作品并不滞碍于画面的物象本身而揭示了某种抽象性。这种抽象性“间离”了我们观照画面语义的线性逻辑,进而导入一个更为繁复和多义的审美取向和可能性,乃是一种不落言筌意在言外的“象外”之旨。它包裹的不确定性反而让观者在画面之外寻找更有想像力的释读空间,如同接受美学所讲的那种“召唤性结构”,与艺术家一起共同“脑补”作品的语义再阐发。
诚然,具象与抽象已然不是“二元”对立的表现方法,如同培根自己所认为的,他的作品“就像在具象艺术和抽象艺术之间走钢丝”,他试图在寻找一种“模糊的精确性”和“非常有序的意象”,“我越来越把意象变得更加简单,同时也更加复杂。”他还说,“我不想让我的画含糊不清,但我是在一种感知、感觉和想法的迷雾中绘画,尽管我努力将其具体化。”由此,返观海铨的作品,那种“模糊”的在具象与抽象之间游移的意象或然成为我们寻找“精确性”的动能,艺术家创作的“心源”和与之“冥想”共情的支点则是我们解读其作品的“精神之钥”。
其实,整个现当代绘画无论不同时期的不同思潮,都有著两个较为明显的审美取向:一是自后印象派以降,诸多艺术思潮将艺术创作思维导入人的主体性和内心化,换言之,主观“表现”成为主流;另一方面,现当代艺术发展源流的文脉在观念和主题上也不断趋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抵触乃至冲突走向人的终极关怀的哲学命题的思考。海铨作品的“内敛”和“内省”正是反映了当代绘画在语言和观念上的这种共性。因而,这些微阖双目、脸庞模糊的人像以简约概括的形线勾勒烘托出一种沉思冥想的境象,在朦胧胧的具象人物里析分出一种形而上的抽象的意味,所谓名可名非常名。画面的图式语言调性中和而内敛,人物的身态含有的内省的表情则揭示出“入定”的禅意。
在《收摄六根》里他描绘的是那一张张少不更事的略带稚气的脸庞,或然他觉着少年的脸庞透着纯粹和天真,是自我进入“明心见性,直指本心”澄明之境最好的选择。而在《七级塔》、《疯狂聚变的杯子》、《时空中的一颗核桃》等则将他的冥想投射于“静物”里,在静观寂照中寻找一叶一菩提、一沙一世界”的真谛。他的这些小尺幅的静物画,有着极为朴质中和的调性,却阐发出洞幽烛微的生命喻义。从《狂心顿歇》到《你是哪个维度的生命》都以一柱清香为母题的绘画,就在对物象的“格物致知”里洵化为布满“线网”的境象。,犹如从“静觉眼根无俗物”的氤氲里步入另一个生命长在的维度。至此,他在“你将以何种姿态走过人间”亦找到了自己的正解。
进而,在近年的一些静物绘画中海铨将自己对世界与自我的冥想置入了一个个更大的“场景”。《百年孤寂——红沙发》《百年孤寂——绿沙发》里犹如冰川世纪和鸿蒙初开的混沌荒原上的“静物”之物,发出“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往哪里去”的亘古及今的大哉问。
我无意去揣测海铨的绘画是否受到莫兰迪或司徒立的影响,但无疑他在绘画里试图把握住现代人以及艺术家日趋蜕化和丧失的艺术表现力,而寻觅中国文化的根性,寻觅一种来自根性的力量,他显然获得了这种奥援,在他的绘画表现里找到了“如在”的“感性的完满”。回到王阳明所说的那句: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斯言斯理,信然!我们要看见的不是事物本身,而是事物背后的东西。
海铨作品《沉醉的往昔与未来并行》,布面油画,2022年
海铨作品《时间之流包裹着一切往昔》,布面油画,2023年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643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