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滚动新闻> 正文

用“奔腾的精神”推动美术创新融合

时间:2023/8/25 22:11:28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张亚萌

  “奔腾的精神——徐悲鸿中国画展”“从‘徐悲鸿的贵州土纸’开始——中国美术新体验作品展”在京举办

  用“奔腾的精神”推动美术创新融合

  “贵州博物馆的‘五匹马’加上中国美术馆的‘七匹马’,还有从江苏省美术馆借来的‘一匹马’”——13匹徐悲鸿所绘之马,在中国美术馆圆厅围成一个环形,一如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所说,“带着悲鸿先生的情感,带着悲鸿先生的温润笔墨,也带着悲鸿先生对人类的热爱”,向观众“扑面而来”,带给大家满满的蓬勃气象与激情动态,这亦是由中国美术馆、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共同主办的“奔腾的精神——徐悲鸿中国画展”最为亮眼的所在。

  自8月19日至29日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本次展览,展出徐悲鸿不同时期的中国画、书法作品40余件。“徐悲鸿先生作为中国美协首任主席,一生擅长画马,笔下的奔马形象昂扬向上、傲气迸发,所含蕴的是催人奋进的时代精神,激励和影响着一代代美术家和美术工作者,感召和凝聚着人们的精神力量。”中国美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马锋辉说。

  在中国美协名誉主席靳尚谊看来,展览取名“奔腾的精神”,不仅展现了徐悲鸿先生笔下以马为代表的很多深入人心的艺术形象及其弘扬的中华民族精神,还激发了更多优秀艺术家用自己的艺术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社会,为人民群众所共勉。吴为山表示,徐悲鸿先生塑造的马豪气勃发、精神抖擞,独具品格。昔日,徐悲鸿先生有“欲求艺术中兴,配合国家复兴大业”之理想;今日,他的作品仍不断激发新时代艺术家的创新创造精神。

  在抗战期间,徐悲鸿先生多次经过贵州,与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大众、山水草木以及特色物产结下了不解之缘。他还创造性地探索在贵州土纸上作画的笔墨风格,开拓了这种纸张与水、色、墨相互交融的物质与艺术空间,创作出一大批名作。自徐悲鸿先生之后,有更多的书画名家喜以贵州土纸为载体,进行艺术观念上的革新与技法上的突破。 “徐悲鸿先生、廖静文女士在1942年前后曾在贵阳生活了一段时间,在那段日子里,徐悲鸿先生和贵阳的文人、艺术家、老百姓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先后三次举办画展,而且当地的老百姓向徐先生求画求字,他都有求必应,所以在贵州散落了很多徐悲鸿先生的真迹。”贵州省文旅厅副厅长郑欣介绍。

  “抗战时期西南条件特别艰苦,画《会师东京》时,父亲是在煤油灯底下画的,喝的水是用明矾过滤后的稻田水。作画的工具就更可怜了,特别是创作中国画时,他什么纸都用过,很多作品都用的是纸的边角,有的纸只有扑克牌大小。”徐悲鸿纪念馆馆长徐庆平回忆,通过这些对比和实践,徐悲鸿发现了贵州土纸的优越性——它既有非常好的水墨发散效果,同时又比较好控制,而且质地比较坚硬,在上面反复画也不会破。“每个艺术繁荣时期的审美取向,都和当时的材料、画材、黏合剂等各种各样的材料的巨大变革息息相关。贵州土纸是灰色的,所以作画的时候就可以省却一个灰调子、去掉一个层次,同时又让画面显得更加丰富,这就使他的创作有了重大转变。”徐庆平说。

  “作为中国古法造纸的重要分支,贵州土纸以其原始粗犷的质感受到徐悲鸿、傅抱石等艺术大师青睐,成为突破古人表现方法、改善中国画实践的利器。徐悲鸿等艺术大师对贵州土纸艺术价值的开发,为中国美术创新提供了更为新颖的角度。”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主任王明亮说。正是基于此,由中国美术馆、徐悲鸿纪念馆、中国国家画院和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主办的“从‘徐悲鸿的贵州土纸’开始——中国美术新体验作品展”同期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作为国家艺术基金2023年度传播交流推广项目,本展分“格物之验”“物有万象”“通达自在”3个单元,展示贵州美术馆、贵州省美协先后邀请260余位全国美术名家使用贵州土纸创作的400多件作品中的100件(套)。北京首展后,展览还将在南京、重庆、贵阳等地举办。

  “这两场展览的展品载体是相似的。一个是20世纪40年代,徐悲鸿先生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进行创作;一个是在跨越80余载时空之后的当下,当代艺术家如何在这种非遗传承项目的材料上不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大胆创新。”靳尚谊说。“用当代笔墨样式在贵州土纸上进行新的提炼和创作,全方位、全景色展现新时代的精神气象,这不仅是一种技艺的传承,更是一种精神文脉的赓续。”马锋辉说。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