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8/1 21:22:08 来源:文旅中国
展览现场 北京画院提供
7月28日,由广东美术馆和北京画院联合主办的“这是一个漫画时代:米谷的1945-1965”在北京画院美术馆开展。本次展览展出了近 120 件米谷先生的漫画手稿,涵括了米谷艺术生涯中最重要的20年,即1945年至1965年间的代表性创作。同时,展览现场还发起漫画征稿活动,投稿作品将在展览现场的征稿活动区进行展出,成为本次展览重要的组成部分。展览结束之后,部分投稿作品还会在北京画院官方公众号中展示。
米谷,作为20世纪一位颇具代表性的漫画家,曾与华君武、廖冰兄、张乐平、叶浅予、张光宇、方成等人一起,为这一画种在中国的建构与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在成为“米谷”之前,他是朱吾石,也是令狐原、封宁、李诚 、石兰、M.K.。他曾是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的学生,是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美术系的研究员,是新四军第一师政治部文工团美术组长,是香港《文汇报》上《漫画双周刊》的主编,是“人间画会”的秘书长,是《解放日报》编委兼艺术组长,是《漫画》月刊的主编,也是中国美术馆研究保管部主任。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画院院长吴洪亮在展览前言中写道:“我们今天所认知的“漫画”一词源于日本。陈师曾、丰子恺、郑振铎都对这一画种在中国的建构与发展做出过贡献。在我的印象中漫画家的地位非常高,华君武、廖冰兄、张乐平、叶浅予、张光宇、方成等等都是大名鼎鼎,熠熠闪光的。的确,漫画之于20世纪的中国艺术与大众传媒相结合曾是如此先锋!漫画不是为了自我的愉悦,不是为了三五好友间的把玩,而从一开头就是针砭时弊,借助媒介进行广泛传播的一种创作形式。在我的理解里画漫画的人反应速度快,综合能力、概括能力都超强,加上天才般的幽默感,甚至可以这样说画漫画的是一类艺术家,不画漫画的则是另一类艺术家。
北京画院自2007年推出“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大家系列展”以来,还未以漫画为主题进行过单独研究与呈现。米谷先生是第一位。当我们在江文、朱忆林两位老师的支持下进入米谷的研究时,发现这是一个丰富甚至繁杂的体系,我们的知识系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故而,以断代的方式缩小包围圈将米谷艺术创作生涯中的20年(1945年至1965年)作为研究重点进行探求,从而生成了本次展览的四个板块,也是米谷漫画创作的四个重要阶段,以冷静的素描方式尽量勾勒出米谷艺术人生的轨迹。展览主题则借用了1948年,艺术家们在香港创立的一本杂志《这是一个漫画时代》。诚然,那是一个大时代,波澜壮阔,漫画及“米谷们”的创作高潮才会应运而生。”
本次展览的作品涵括了米谷艺术生涯中最重要的二十年,即1945年至1965年间的代表性创作。那是一个大时代,波澜壮阔,漫画及“米谷们”的创作高潮应运而生。1945年至1947年,是米谷创作最艰苦,生活最困顿,思想最苦闷的时期。1941年秋,他随部队离开延安前往苏北,任新四军第一师政治部文工团美术组长,年末因病前往上海治疗。1942年,新四军转移后他便与部队失去了联系。随后几年为了生计他在上海做过小学教师、广告公司绘图员、化工厂记帐员等工作。同时,为各大进步刊物投稿,以漫画作品揭露和讽刺时弊,来配合“反内战、反饥饿、反迫害”的民主运动。
“这是一个漫画时代”是本次展览的标题,也是米谷在1948年与“人间画会”其他漫画家们一起编辑出版的漫画月刊。他们创刊的初衷旨在用漫画讽刺丑恶,暴露时代的黑暗。米谷所处的时代正是一个拥有无穷漫画题材的时代,但如漫画家们所言:“漫画工作者,并不因漫画题材之丰富而兴奋愉悦。我们常常怀着一颗惨痛欲泪的心情在工作……(丁聪)”“漫画家们正在拼命用漫画驱走这个时代,而迎接另一个情愿找不到漫画题材画不出漫画的时代!(沈同衡)”今天,这盛世如他们所愿。我们在这个“米谷们”拼命迎接来的时代里,重新阅读这些作品。漫画是一幕严肃的喜剧,笑中带刺。每一位读者在恍然觉悟后的一笑一乐之中,会得出自己的结论。
本次漫画征稿活动将和展览一起持续至8月27日。我们在展览现场准备了纸和笔,欢迎广大漫画爱好者以及《漫画》月刊的新老读者前来临摹和创作,并将自己满意的作品留下,成为展览的一部分。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643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