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滚动新闻> 正文

借助非遗力量传播民间美术——以福建木偶戏为例

时间:2023/7/31 21:13:14  来源:中国文化报

▲中国福建木偶戏在亚太地区的传播、交流及推广活动。

  赵蔚侠

  2023年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20周年。20年来,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和内容逐步了解和熟悉。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含的文化元素广、内容多,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的10个类别中,传统美术与传统技艺基本包含了民间美术的相关内容。民间美术研究的侧重点在于“美术”,注重的是美术作品本身的艺术性及审美性等特点。可以说,民间美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从不同角度相互依存、共同发展。

  福建木偶戏是中国木偶表演艺术的杰出代表,木偶戏、漳州木偶头雕刻,均是第一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项目。福建木偶戏的主要演出形式为提线木偶(泉州)与掌中木偶(晋江、漳州)两种。自公元10世纪始在泉州、漳州及周边地区广泛传播,积累了众多传统剧目、音乐唱腔,形成了丰富精湛的表演技法和体系以及精美绝伦的偶像即(木偶)造型艺术,是人们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木偶戏中最为核心的“木偶”即是民间美术的研究对象。木偶人物角色涵盖生、旦、净、末、丑各行,从雕刻到糊裱、彩绘,工序繁复。角色的表现要能够兼顾舞台表演和审美欣赏的双重需求,既要展现艺术家在众多人物塑造上的非凡创造力,也要表现其对于角色刻画、神情毕肖的艺术才能以及对于虚构神话戏剧角色题材的想象与拓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文化传播方式的多样化,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变化。福建木偶戏表演技法复杂、练习时间长,年轻人学习、传承意愿下降,导致福建木偶戏后继传承困难。因此,从2006年开始,为推进福建木偶戏的传承保护,相关社区、群体和代表性传承人以培养传承人为主要目标,制定了 2008年至2020年“福建木偶戏后继人才培养计划”。该计划希望通过系统的专业训练,培养新一代木偶戏从业者,提高福建木偶戏的内在存续能力;通过整体性保护,培育潜在的木偶戏欣赏者,改善福建木偶戏的生存环境。该计划采取的保护措施有:采用学校教育、师傅带徒、剧团培训等方式,培养木偶戏传承人;推进木偶戏进校园、进社区,普及木偶戏知识,提高社区民众对木偶戏的认知度和欣赏能力;编写木偶戏教材、普及读物,制作音像制品,为木偶戏的教学、传播创造条件;完善代表性传承人保护机制,鼓励和支持其开展活动;建立福建木偶戏演出场所、传习所、展示馆,提供展演、传习、宣传条件,便于公众参与;开展区域间、国际间的合作,促进艺术交流;建立研究中心和信息资料中心,加强木偶戏表演艺术、造型艺术研究,为木偶戏传承提供理论支持。在上述计划实施过程中,2008年,漳州木偶剧团以剧团培训方式培养了11名学员,其中7名已成为该剧团的专业演员;2009年晋江掌中木偶剧团将57名学员送至上海戏剧学院学习深造;2010年,泉州木偶剧团招收60名学员送至泉州艺术学校学习深造;2010年漳州木偶剧团招收60名学员送至福建艺术职业学院漳州分校学习深造;泉州市木偶剧团、漳州市木偶剧团、晋江掌中木偶剧团每年开展“百场木偶进校园”活动,培养青少年学生和学前儿童对木偶艺术的喜爱;代表性传承人与社区相关人员搜集整理了传统剧目《目连全簿》《落笼簿》(3卷),编写出版了《傀儡戏基本线规图像》《傀儡戏音乐曲牌》《泉州提线木偶戏》《南派布袋戏》等专著,以及《泉州木偶艺术》《晋江掌中木偶戏》《指掌乾坤——精彩绝伦木偶戏》等普及读物,为木偶戏的教学、传播创造条件。该计划充分调动了公众力量、发挥了专业机构职能、有效利用了教育资源,培育了人们热爱和珍视传统文化的意识,培养了传承人和从业人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宝贵案例。2012年,“福建木偶戏后继人才培养计划”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最能体现??公约??原则和目标的计划、项目和活动(“优秀实践名册项目”)》。

▲中国福建木偶戏在亚太地区的传播、交流及推广活动。

  2014年,笔者曾任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培训中心(简称“亚太中心”)申请国家艺术基金项目“中国福建木偶戏在亚太地区的传播、交流及推广”。该项目选取以福建泉州提线木偶、晋江和漳州布袋木偶为代表的艺术形式,通过展演、人员交流培训和学术研讨等形式,借由亚太中心国际培训平台,于2015年在柬埔寨、印度尼西亚、中国福建、澳大利亚对福建木偶戏和“福建木偶戏后继人才培养计划”进行传播、交流和推广。通过该项目,向国际社会介绍了中国保护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推进了木偶戏在海外的文化认知度。

  通过上述计划和国家艺术基金项目,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福建木偶戏得到了有效传承和传播。民间美术所关注的“木偶”作品,作为木偶戏演出的核心“人物”,其可见度也必然得到提升。

  2014年至2015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漳州木偶头雕刻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美术师徐竹初两次向中国美术馆捐赠木偶作品400余件。为感谢徐竹初的捐赠义举,中国美术馆特别筹划了“偶人世界——徐竹初木偶雕刻作品捐赠展”,展览于2016年1月13 日至2月28日在中国美术馆举行。结合该展,中国美术馆还推出了“戏偶闹新春——我在中国美术馆过大年”主题儿童教育活动,其木偶作品也多次亮相中国美术馆在海内外主办的民间美术主题展览中。

在中国美术馆约13万件藏品中,有7万余件是民间美术作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力度持续加大的同时,中国美术馆可以依托庞大的藏品数量,在继续举办高质量展览的基础上,利用国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利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相关机构、海外文化中心等平台,利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关键节点,提升大众对民间美术的认知度,从而加强人们对民间美术的传承意愿、加强民间美术对外传播的广度和力度,同时,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经验,为民间美术的传承传播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系中国美术馆馆员)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