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滚动新闻> 正文

刘勃舒的继承、坚守与创新

时间:2023/7/29 20:04:18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张亚萌

套马(中国画) 1955年 刘勃舒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7月19日是艺术家、美术教育家刘勃舒去世一周年纪念日。作为中国画研究院(现中国国家画院)第二任院长、徐悲鸿先生的关门弟子,刘勃舒是新中国培养的中国画大家、美术教育家、卓越的美术界领导者。7月19日至8月7日,由中国国家画院主办、中国国家画院创研规划处承办,中国国家画院理论研究所、中国美术报社协办的“继承·坚守·创新——刘勃舒艺术研究展”在中国国家画院国风堂举办,展览全面展出了刘勃舒一生的临摹、创作、写生、手稿等各类作品约160幅,以及其各个时期的生活图片和重要的文献资料。

  继承:续写新篇章

  作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艺术家,刘勃舒1950年进入中央美术学院学习,以亲历者的身份记录、践行徐悲鸿先生“改造中国画”的艺术思想和教学理念;上世纪80年代,刘勃舒先后任中国画研究院副院长、院长,肩负起带领美术界同仁探索中国画未来发展方向和道路的重要使命。因此,研究刘勃舒的艺术,对深入理解20世纪中国画的现代转型乃至新中国美术的发展规律,具有重大意义。

  “继承、坚守、创新是此次展览的主题,也是刘勃舒先生艺术教育人生的信念和追求。在中央美术学院工作的35个春秋里,刘勃舒先生从一名普通教师到教研室主任,再到主管教学的副院长,传承一代代中央美术学院名家大师所传递的光荣传统,在美术领域中专心创作,在美术教育事业中辛勤耕耘,为新中国创作了大批优秀作品,也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艺术人才,为美术事业和美术教育事业,以及中央美术学院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中央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高洪说。

  中国美协分党组副书记、一级巡视员陶勤曾多次陪同刘勃舒出访、办展、举办研讨会,至今仍感到受益匪浅。她说:“作为徐悲鸿先生的关门弟子,他继承了徐悲鸿先生的衣钵正脉:于传统中国画而言,他坚持书法用笔、写意造型;于现代中国画而言,他善于洋为中用,并不遗余力地提携晚辈后学”。

  在中国美术事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刘勃舒以对民族、对祖国无限的忠诚和热爱,积极倡导继承、坚守、创新,坚持人民立场,坚守民族精神,主动弘扬民族文化精神,自觉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其理论研究和实践成果影响了一个时代,继徐悲鸿、李可染等老一辈艺术家之后续写了中国美术史的新篇章。中国国家画院党委书记燕东升表示:“我们研究刘勃舒先生及其艺术,重在理解他对中国传统美术精神的继承与坚守,重在探讨他在既有法则基础上生成新笔墨、新图像的创新创造,更是重在将刘勃舒先生的艺术精神与新时代美术繁荣兴盛的目标理想相融合,并从中获得推动中国美术事业发展的启示和力量。”

悠(中国画) 1983年 刘勃舒

  坚守:接过接力棒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美术界有两个风向标:一个是中央美术学院,另一个就是中国画研究院。”中国女画家协会主席孔紫回忆,在刘勃舒的主持下,中国画研究院从一个传承保护传统文化的艺术机构变成了一个活跃的中国画创作研究单位,当时在解放军艺术学院学习的她,就参加过一些刘勃舒组织举办的展览和研讨活动,“艺术家之间互相切磋、彼此激励的热烈氛围,今天依然值得我们学习。”

  作为从刘勃舒手上接过“接力棒”的接力者之一,中国国家画院原院长卢禹舜至今视刘勃舒为令人景仰的师长、感恩一生的伯乐、终身学习的楷模。他难以忘怀1987年7月,刘勃舒在中国画研究院组织、主持了“陈向迅、赵卫、陈平、卢禹舜四人山水作品展”及山水画研讨会,以四位参展艺术家为案例,对中国画的历史与前途、继承与创新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在美术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正是从那次展览开始,四位当时年轻的参展艺术家开始受到学术界的关注。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西方文化涌入中国,面对中国画‘穷途末路’的论调,刘勃舒先生组织了一系列重要展览、研讨会,在中国画怎样传承、怎样创新、怎样学习借鉴等方面展开深入探讨,成为建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先行者。”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徐涟说。“他在中国画研究院主持工作期间,正逢中国画研究院的转型期,面对‘八五新潮’时期中国画的‘危机’,刘勃舒先生坚持按照黄胄、李可染、叶浅予、张仃等前辈大师们的脚步努力,通过各种形式的研讨会在许多问题上为中国画的生存和发展找问题、树信心,同时研究中国画在新时期的历史机遇和发展规律。他的力挽狂澜,为改革开放后中国画研究院和中国画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中华民族美术事业和文化艺术复兴实践添上重要一笔。”让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于文江印象深刻的,自然是刘勃舒“继承与坚守”的鲜明艺术主张。

  创新:现代性问题

  “刘勃舒是幸运的,在徐悲鸿先生的教导下,他没有让‘神童’的桂冠成为枷锁;到中央美术学院后,他融入了一个平等友爱的大家庭,以爱艺术的心继续他的人生历程;承担中国画研究院和中央美术学院的重任时,前辈们的精神和学养影响了他,使他成为承上启下的力量——前辈对他的教育、时代对他的抚育,和他自己的个性,使他成为一个非常有特点的画家。”刘勃舒的夫人何韵兰回忆。

  所有这些,也都展现在展览的作品之中—— “展览作品有一种‘全面性’,几乎把刘勃舒的艺术人生全面呈现出来了:从他十几岁临摹徐悲鸿先生的画作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在少年时代就展露的出色艺术才华,不禁令人惊叹;艺术生涯早期的主题性创作体现了他严谨的创作精神;而其在晚年画的一些写意画,这种‘涂鸦’,更容易将人的性情表达出来,同时展现自己的情感。”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刘万鸣说。

  “刘勃舒属于最早一批意识到中国写意传统重要性的画家,在上世纪80年代,他就开始了笔墨实验。”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中国国家画院原副院长张晓凌表示,刘勃舒是最早探索中国画现代性问题的艺术家之一,其转型有三个重要因素:首先是对民族文化的再认识、再定位,尤其是对中国写意传统的再认识;其次是他对音乐的热爱,对钢琴、摇滚乐的热爱,对他绘画中的节奏影响至深;再者则是他对草书的坚持。“他的用线和草书用线基本是一致的,用线的长度、转折、方笔、圆笔、弹性,还有一波三折的变化,都和草书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他认为,刘勃舒的转型极为重要:从笔墨方面而言,是完成了写实向写意的转化,从造型上而言,则是完成了向“勃舒马”的转化。“刘勃舒以马为题材,完成了中国现代绘画史上的一次笔墨重构,这是他在艺术史上的重要意义所在。”张晓凌说。

  一百多件作品,被划分为“天才逢师”“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我用我法”“无我无法”五个部分,分别呈现了刘勃舒童年时期、求学时期、在中央美术学院任教时期、在中国画研究院任职期间以及从未面世的晚年病中信手写意作品。更为难得的是,除了中国国家画院藏品外,展览呈现了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刘勃舒20岁时创作的作品《套马》及人物历史画。艺术作品与40分钟的艺术纪录片,立体生动地串联起刘勃舒“坚守自在从艺,潇洒随性做人”的本真人生和几十年艺术探索的轨迹与心路历程。展览不但真实地呈现了一个画家的艺术人生,更如何韵兰所言:“今天大家不是来看刘勃舒的展览,而是来看刘勃舒的——一周年了,他走了吗?没有——他的作品、他的精神、他的追求、他的理想都在今天的展览上得到了呈现。”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