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4/25 20:27:12 来源:中国艺术报
座谈会嘉宾合影
广东是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的生动缩影,近代以来的岭南美术与书法更是瑰宝汇聚。时值“奋楫正当时 扬帆再出发”2023年中山美术书法作品进京展展出,4月19日,“奋楫正当时 扬帆再出发”2023年中山美术书法作品进京展座谈会在中国文艺家之家举办。座谈会特邀来自京粤等地的多位评论家、学者、艺术家,共论粤港澳视觉艺术发展形态、特点,纵观岭南、聚焦中山当代美术书法创作成就。座谈会由中国艺术报社副社长孟祥宁主持。
★中山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陈江梅:位于粤港澳大湾区的中山市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近年来中山市文联承接了中国文联和相关各协会的一些重大主题和节点活动,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中山作为一座底蕴深厚的城市还需要不断地发挥其作用。本次进京展和座谈会的适时举办为来自中山的文艺家和基层文艺工作者开阔视野、交流经验、增进友谊提供了宝贵的机会,希望各位专家、学者多为我们指点把脉,提高我们的创作水平,为中山的文化建设鼓劲加油。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向云驹:展览展示出中山的创作队伍不仅有基数,也达到了相当的水准,这很难得。在有限的空间和有限的作品数量中,每一个题材都具有代表性,很多作者接受过专业的训练,有很好的师承。广东美术向来具有深厚的传统,所以可以看到作品后面深厚的文脉。书法方面,篆刻的制印水平不俗,书风守正创新、文脉深厚,草书、行书、楷书尤可称赞,专业力量让我们刮目相看。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主任徐粤春:建党百年的时候,我针对广东文艺的百年历程写过回顾性文章,找出了一些规律性的认识:第一,广东文艺百年发时代之先声,为革命先行先导。第二,它启智慧之先河,改造了国人精神世界。第三,它开审美之先锋,成为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典范。对广东百年文艺的认识同样在中山的美术书法展览里面得到了印证。第一,展览具有很浓烈的人民情怀。第二,展览有昂扬的精神状态。第三,展览具有浓郁的生活质感。第四,展览具有强烈的现代气息,是传统和现代的交相辉映。
★中国书协分党组副书记、秘书长郑晓华:从中山的书法来看,中山的基础很好,既有老中青创作队伍,也有各种书体的作品,是一支很有潜力的队伍,中山书法的成绩是当代中国书坛的一个缩影。我建议今后美术界和书法界应该多交流,让美术界百年的艺术理论和艺术教育成果可以被书法界更多借鉴、吸收,从而推动书法界更快地成长。以目前中山的学科队伍和实力,如果能在观念上进行一些变化和有目的的引导,也许几年以后会出现一些新成果,让人耳目一新,让作品和中山的人文底蕴、城市之魂更相吻合,我们期待中山市书协能够做出更多成绩。
★中国美协理事、中国美协美术理论委员会主任尚辉:展览不仅接地气,也具有较高艺术水准,能体现出湾区美术特色。参展艺术家群体并不完全来自广东,而是来自全国多地。所以我们看到的湾区美术特色是一个涵盖中西方文化艺术教育、内地与沿海地区美术教育这样一种更深层的构成关系。中国美术的繁荣不仅仅依靠参加全国美展的优秀作品和画家,更广泛地依靠来自地级市的美术家群体。这样一个接地气的展览输送到中国文联,让大家能够近距离观看地级市在美术和书法上的组织能力和创作水平。
★中国书协理事、西泠印社理事、《中国书法》主编朱培尔:第一次完整地看到中山书法的面貌,尤其是年轻作者的作品。书法在反映主题、反映时代,或者是反映某个所要表达的内容时,“如何来表达”实际上有很大难度。此次展览虽然规模不大,却可以引发我们对于书法和美术之间的差异,以及在反映当下、反映艺术、灵感、气质差异间的思考。无论是从传统的角度,还是从作者创作的手法和表现方面,中山的书法都体现出了雅正之风。
★广东省书协副主席纪光明:中山书法有一个群体现象,即优秀作者经常在一起交流。每个星期大家相聚一起,每人拿出一件作品大家一起评,在一起创作、交流,并形成机制。大家经常一起集体参加全国展,回来也会在一起讨论展览作品。当各地的知名书法家路过广东时,我们会请他们作辅导、交流、点评,这些举措对于当地作者的创作能力提高很有帮助。
★中国美术馆研究部主任裔萼:所有地域性展览都要强调其地域特色。创新性、开阔性、包容性是中山最重要的特质,这个特质应该是未来整个中山美术书法艺术家群体所要秉持的,也是新时代倡导艺术家在进行“两创”方面的点。其实艺术创作就是强调其创新性和敢于创新,而不是表现中山地区的某些风情、风物、风景、风俗人情。强调艺术家的创新精神、思想观念、创新性,这些是创作中最重要的因素。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书法系主任、中国书协书法教育委员会秘书长、北京书协副主席虞晓勇:参展作者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书法教师,从他们的职业结合创作作品来看,未来如何推进中小学书法,我在中山这场展览中获得了比较强的信心。从目前全国中小学书法发展情况来看,反映最多的问题是师资匮乏或师资素养的缺失,但从展览作品中来看,我特别受到启发。书法作品书风中正,而且对于传统也有自己的认识和发挥。
★中国美协理事、中国美协策展委员会副主任许向群:展览有三个特点:第一,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第二,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第三,有相应的学术水准。中山是历史上名人辈出的城市,如今又处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前沿阵地,在重大题材的统筹和规划组织方面拥有丰厚的资源,可以进行挖掘。这次展览的作品主要面向当下生活,也有几幅历史题材绘画,但与重大历史题材的绘画相比,表达上还存在差距。中山拥有这么多人文资源、历史资源、发展资源,艺术上可大有作为。
★广东省美协专职副主席、秘书长,中山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挂职)叶正华:中山有其特点和审美方式。展览在主题上展现出中山特色,并从美学的角度进行呈现。从整个中山区位来说,要做出所谓的地域特色还是有可以深入挖掘的地方,而具体用什么样的手法和切入点,和艺术家本身的条件有很大的关系。在中山地理特点上,艺术家如何在表现形式和语言上进行深入研究,还有一定可发掘的地方。
★中央美院教授、科研处处长于洋:展出的作品类型全面,油彩、水彩、漆画、版画兼具。如果结合起来看地域画风,尤其是多种绘画语言的地域画风,就会看到某种共性,这个共性不是大家“通用一种共同图示”这么简单,而是从中间我们可以看到时代趣味性的相通、地域民风和在地性趣味的相通。这种相通感在今天,尤其是融媒体时代、交通便利的时代更可珍视。
★中央美院版画系主任兼党支部书记、教授孔亮:广东省是版画重地,也是中国现代版画的发源地。展览中的艺术家虽然有岭南的基因,但并不概念化,在中山的展览中看不到局限性,背后的原因可能是这里经济比较发达。由于广东非常开放,广东的很多艺术家都在各地,包括在中央美院有过求学的经历,因此广东艺术家的视野是非常开阔的。
★中国书协书法评论与文化传播委员会秘书长张瑞田:经过40多年的实践,当代书法在语言形式和笔墨风格上有了时代特征,因此我们看中山书法展与全国书法展有一致之处:大、重、狠。即尺幅大、笔墨重、用劲狠,这是一种追求,也是一种状态,只是这种追求和状态在同一频道上出现就会产生概念化、同质化的倾向,与艺术创作强调的个性化、独特性有着区别。中山的书法当然好,只是个性化、独特性缺少一点,希望在今后的学习和创作中,对于个性化、独特性应该有所思考,有所探索。
★文化和旅游部华夏文化遗产中国画院院长、北京城市山水画研究会会长杨留义:多年来被中山的民族风情、人文精神所感动。展览的立意、组织、思想都很好,具有很高的美学意义。每幅作品我都能从中感觉到洋溢着一种正气,即宇宙间的天地正气、人世间的阳刚大气、生活中的浩然精气。这次活动是以艺术解读了生态文明建设,以行动打造城镇文化名片,真正是奋楫正当时、扬帆再出发。
★ 《艺术市场》杂志主编续鸿明:这次展览的美术作品主题聚焦于时代发展,题材丰富,画种齐全,内涵隽永,格调雅正;书法作品多以经典诗文为表现内容,五体俱全,功力深厚,形式多样,琳琅满目。综合来看,这是一个充分展现了中山书画家实力、水平和探索精神的艺术展览,可以看出中山市文艺家敢为人先、守正创新的精神追求。中山籍的黄苗子先生曾说过:“标时代之新,立古人之异。”期待中山文艺家在这片热土上带着热爱生活的激情创作出更多精彩作品。
★中国文联美术艺术中心艺委会工作处副处长贺绚:展览向我们呈现了中山艺术家对时代号召的回应和不断探索进取的艺术新貌。沿着传统文脉的足印,新生代艺术家们积极进取、精研深耕,不但展示了传承有序的中国画、油画这样的大画种创作,水彩、粉画、漆画、漫画、年画也各有成绩。此外,时代感扑面而来的综合材料、壁画、陶瓷雕塑作品虽然件数有限,但是足以资证中山的地灵人杰,且大部分作者是青年才俊,可谓新人辈出,守正创新。
★中山市文联兼职副主席、中山市美协主席、中山美术馆馆长肖伟:中山的美术创作大部分来自教师队伍,他们在中山生活多年,重新拿起画笔追求艺术。中山美协一直是一支比较团结的队伍,尤其是近几年把推动美术创作、营造艺术氛围当作一个重要的方向,只要艺术家取得了成绩和成果,就会积极去推动宣传,让大家为他们点赞,让他们感受到一种荣誉感,这种宣传和氛围我觉得很重要。
★中山市文联兼职副主席、中山市书协主席、中山市文艺志愿者协会主席骆培华:中山市文联、中山市书协一直都在寻找向外拓展的途径,近年来我们通过举办高水平的展览和培训,打造中山书法发展高地,把中山书法向纵深推进。中山的特色是鼓励创作,一些重要展览都获得市委宣传部的奖励,今年入选“中山英才计划”的艺术人才可以获得20万元至200万元不等的补贴,参加培训的费用可以报销,每逢重大展览我们都邀请国内著名书法家到中山授课,这些都大大刺激了大家的创作热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山市书协培养了一批作风过硬,水平较高的人才队伍,彰显了艺术工作者的社会担当,为美丽中山作出应有的贡献。
★中山市美协名誉主席黎柱成:中山市美协基本上以中青年为主,并一贯以尊重学术性为主导。这几年来中青年美术家的创作激情越来越强烈,美协也经常组织大家参观写生,大部分在学术上有追求的中青年艺术家也有机会去北京等地方进修,把自己的学术提升到一个新的阶段。所以美协的工作对他们的创作起到一个推动的作用。在中山,从领导到基层、学校都很支持这个展览,希望中山的美术创作越来越好。
★中山市书协副主席、中山市教师书法协会主席李武耀:我是中山市实验小学的一名书法专职教师,中山市在2018年成立了广东省首个教师书法协会,现有200多名会员,中山市31位全国书协会员中有近一半是教师书协的会员。岭南这片土地文化底蕴深厚,名家辈出,“兼容并蓄,开放包容”的岭南文化精神深深地激励我们不断前行。作为一名书法教师,我将立足课堂,立德树人,带领孩子们用书法审美观察世界,用书法思维思考生活,用书法语言表达自我。
★中山市美协副主席廖学军:中山本地的书画创作群体绝大多数都是处在一种自觉、自由、开放,甚至是有点放任的、被动创作的状态,大多数以主动对标某一些省级国家级的展览赛事而创作。我们要将被动创作转化为主动创作,要主动谋划中山的大型主题和近代香山文化历史主题两个主题创作,吸引和鼓励更多有实力的作者用视觉艺术来展现香山文化骄傲的昨天和当代中山辉煌的今天。作为作者,要有历史大视野和文化大史观,要主动深入探索艺术创作的规律,要在艺术图式、艺术语言、艺术题材上花大力气,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创作出更多厚重的系列艺术作品。
★中山市文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卢曙光:举办展览和座谈会让我们明确了方向,也将激励中山市文联和美协、书协在未来工作中积极提升打造艺术精品、推动艺术创作的水平。特别是加大重大主题、重要时间节点、历史题材和红色题材方面的创作,让我们瞄准这个方向之后“咬定青山不放松” 。相信在各位专家的大力支持下,在中山文艺家自身的努力下,中山的文艺工作会更加蒸蒸日上。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643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