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3/7 20:41:33 来源:美术报
于希宁 新秋 1996年 于德琦捐赠
近日,由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山东博物馆等承办的“三魂共一心——纪念于希宁诞辰110周年展”在山东博物馆开展。展览以“三魂共一心”为题,语出于希宁先生的座右铭“才德勤修养,三魂共一心”。“三魂”,即“国魂、人魂、画魂”。这既是于希宁先生对自己人生追求的写照,更将作为一种高迈的人格精神激励后人。此次展出的一百件(套)书画作品,是于希宁先生后人所捐赠作品的一部分。2022年9月,笔者参与了于德琦先生捐赠于希宁作品的入馆鉴定工作。时隔四个月,再一次在展厅面对这批展出的作品,依然是感慨万千。
重写生的理念伴随其艺术生涯
于希宁(1913——2007),山东潍坊人,1936年毕业于上海新华艺专,受业于黄宾虹、潘天寿、俞剑华等人,毕生致力于美术教育事业和艺术创作,是新中国山东高等美术教育的创建者。1949年,他组织创建了山东师范大学艺术系,任美术科主任;1958年,他参与创建了山东艺术专科学校,历任山东艺术学校校长、山东艺术学院副院长、名誉院长等职。并历任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六届山东省人大常委。第二、三、四届中国美协理事,山东省美协主席、名誉主席,山东省文联名誉主席,山东画院院长等职。
纵观于希宁先生的艺术道路,也是经历了一个由博转约的递进渐变过程。30年代,就读于上海新华艺专,广涉花鸟、人物、山水、走兽、书法篆刻、诗词和绘画史论,开始了博取的学习阶段;毕业后,他在张天奇、顾坤伯合办的上海奇峰中国画函授学校担任花鸟画教学;50年代中期,已在山东师范大学任教的他再次负笈南下,赴南京跟随俞剑华先生攻读中国美术史,着力于美术史研究和艺术古迹考察,理论求索和创作实践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1958年山东艺术专科学校成立,于希宁即于此任教,画路也逐渐收束于花鸟画领域;60年代,国内文艺政策一度偏左,花鸟画生存的空间也受到了压缩。但是,随着毛泽东同志《卜算子·咏梅》一词的广为流传,画梅成为了花鸟画创作的主流题材。当然,出于日常教学工作的需要,于希宁的画路还是广涉花鸟画的诸多领域,这也是他艺术求索的必然阶段。
“文革”开始后,于希宁也受到冲击,被迫停止花鸟画创作。1973年前后,他开始为宾馆作画,并到菏泽写生牡丹、平阴写生玫瑰、日照写生毛竹等,接续起他的绘画之路。后来,又赴北京参加文化部“中国画创作组”的创作活动,为驻京中央单位和外交部驻外使馆等作画。这一时期的画作,展现出于希宁创作题材的广博,所见者如:牡丹、芍药、绣球、荷花、玉簪、萱草、月季、丹桂、枇杷、鸡冠花、菊花、柿子、山茶、扶桑、丝瓜,以及豆棚瓜架、蔬菜瓜果等,不一而足。
时间进入到80年代,于希宁先生已年逾古稀,人画俱老。他虽为山东艺术学院终身教授,但考虑到其社会活动多、创作任务重,学校已不再给他安排授课任务。时间上的相对充裕,为他的艺术创作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自然也促成了他的衰年变法。由博转约的艺术走向已在这一时期初现端倪。这一时期他的花鸟画作以藤本为主,藤萝、凌霄、葡萄、丝瓜、南瓜、牵牛花等皆为习见题材。画作用笔虬屈缠绕,疏密松紧、干湿浓淡已趋化境。
自90年代开始,于希宁先生的笔墨语言愈趋凝练,用彩由华滋转为素简,以墨为主。而墨法也变丰润浑厚为干笔焦墨,线质老辣深沉,宁拙毋巧,干无寸直,尤见风骨奇崛。
家风情怀 代代接续
于希宁先生有大情怀。与之相关的便是他数十年来对社会的无私奉献与捐赠:为山东省少年儿童福利基金会捐赠书画作品30余幅;为支援全国抗洪救灾捐款15万元;捐款25万元在山东艺术学院设立“优秀中青年教师奖励基金”;为支援医护人员抗击“非典”疫情,再向山东省卫生厅捐赠作品10幅;向中国美术馆捐赠作品100幅;向山东艺术学院捐赠作品60幅,并捐款80万元设立“优秀学生奖励基金”。另外,他还向人民大会堂、全国人大常委、全国政协等单位捐献画作多幅,为弘扬传统文化、讴歌时代新风做出了突出贡献。并先后被授予“山东省文化艺术终身成就奖”、“文化艺术终身成就奖”。他的情怀更体现在他对后人的影响上,形成了代代接续的家风。
2013年,遵照于希宁先生的遗嘱,其家属将百余幅书画精品捐赠给老家潍坊;2011年1月,于希宁先生的家属遵照于老遗愿,向山东博物馆捐赠了47幅书画,均为其艺术成熟期的代表作品;2022年8月,于德琦先生又向山东博物馆捐赠了大量于希宁先生不同时期的画稿、速写、笔记及书画作品。据库房接收工作统计,此次所收于希宁书画作品计219件(套),另于氏家藏朱天梵对联一套(2幅),印章3枚,书画作品反转片1套(264张),实际数量有510件(套)。
于德琦是于希宁先生的侄孙,曾跟随于希宁生活多年。对于希宁先生的纪念,他做了大量工作。2013年,他自费整理了《留韵——于希宁百年诞辰纪念》画册;2023年,将所藏于希宁画作手稿悉数捐献,将其作为对叔祖的纪念。
我与于德琦先生素昧平生,但对于他的无偿捐献之举却是至为感怀。仅就所闻一二,略知其人:于德琦是企业董事长,事务繁杂。捐赠事宜事关重大,他悉数委托给友人交接办理,信人不疑;三年大疫,各方吃紧,于德琦坚持全额发放员工工资,可谓有义;1981年,于希宁与张凤锦再婚。二十余年间,张凤锦对于希宁照顾有加,令于德琦感念不已。然对于张凤锦的付出,后来鲜有提及。展览开幕前,他一再落实展览中对张凤锦的提及,可见其为人有情;展览开幕前,考虑到国家刚刚放开疫情管控,各方尚有压力,于德琦主动要求暂停纪念活动或延期,能思虑为人,可见其胸襟。
在于德琦和其他于氏后人身上,我们都能看到于希宁先生的影子,家风有自,代代相承。这次捐赠的作品既属于于氏家族,更属于全社会,这是于氏后人的胸襟与情怀,更是于氏家风的体现。
张颖昌(山东博物馆副研究馆员)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643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