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滚动新闻> 正文

焦兴涛:在更广阔的空间潜心塑造

时间:2023/3/6 20:20:18  来源:中国文化报

烈焰青春(雕塑) 2019年 焦兴涛

   作为重庆本土成长起来的雕塑家,焦兴涛常年扎根美术教育,以美为媒,积极推动城乡文化艺术建设,取得了斐然的成绩,获得了广泛认可和赞誉。在潜心教学的同时,焦兴涛勇攀艺术高峰,描绘时代恢弘气象,先后获得第九届及第十二届全国美展铜奖、第十三届全国美展暨第三届中国美术奖金奖,金奖作品《烈焰青春》不仅填补了30年全国美展雕塑无金奖的空缺,还被誉为新时代中国美术创作的典范。

   德艺双修、德艺双行。近年来,焦兴涛先后获得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重庆市首批创新创业领军人才等荣誉,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一个个荣誉背后承载的是沉甸甸的责任与担当,更是奋勇前行的不竭动力。目前,焦兴涛正投入到国家社科艺术学项目“国家美展视域下的中国雕塑史研究”中,并将个人创作聚焦在对主题性场景化雕塑语言的表达实践上。在他看来,“中国的美术创作依然创造性地延续着现实主义的视觉传统,并在新的时代观念下不断创新发展。作为一个雕塑家,需要集家国情怀、艺术理想为一体,要学会在伟大的传统里努力睁大眼睛,面对激荡的生活,仔细地观察、思考和凝练,然后潜心地塑造。”

   事实上,四川美术学院一直有关注人民、关注现实、关注生活的传统,作为四川美术学院首批建系的系科之一,四川美院雕塑系也有着辉煌的历史传承,曾诞生了《收租院》《毛主席纪念堂坐像》《红岩烈士群雕》《红军长征胜利纪念碑主雕》等一批中国美术史上的经典名作。

   自焦兴涛主持四川美院雕塑系工作以来,在继承弘扬现实主义雕塑传统的基础上,将目光聚焦社会发展,努力拓展学生的艺术潜能,着力建构面向新时代的雕塑教育,建立了以“器物雕塑”“具象雕塑”“景观雕塑”“跨媒介雕塑”4个方向为基础的“2+3工作室制”教学体系,强化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在他的带领下,四川美院的雕塑专业成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是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和重庆市重点学科建设点,雕塑课程“场景雕塑”被教育部评为“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教学名师团队”。2022年,焦兴涛领衔的“科技艺术与社会创新”团队入选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只有在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化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才能不断推动美术创作的高质量发展。而充分发挥个人的特点和优势,把艺术创作、教书育人、社会美育的责任承担起来,是我应尽的责任。”新冠疫情发生以来,焦兴涛积极带领师生开展主题创作,讲好中国故事,创作了以“付出与奉献”为主题的大型群雕《冬去春来》,该作品以医护人员、建设者、警察、志愿者、外卖小哥、社区工作者等为原型,共塑造20余个人物形象,采用象征与写实相结合的现实主义塑造手法,反映不同群体对抗击疫情的贡献,表达对抗疫英雄的崇高敬意,昭示着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体现了中华民族必然战胜疫病的决心和信心。作品一经诞生,立即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央视讴歌伟大抗疫精神的大型主题晚会更是以这件作品为开篇重点,做了浓墨重彩的介绍。2021年,围绕献礼建党百年重点工作,焦兴涛带着师生团队创作完成的大型主题群雕作品《幸福之路——全面小康》,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百年巨变——雕塑作品展”中重磅亮相。该作品由七个分主题、50多个真人等大的人物形象构成,以写实并略带表现的雕塑手法去展现普通人的生活,以日常故事的讲述呈现大时代的典型特征。这次集体创作,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文艺工作重要论述的一次生动践行。

   中国雕塑的当代性建构的一个重要来源,即是与现实、与时代共振,并反映当代人的生存境遇与文化诉求。对此,焦兴涛认为,除了体现在雕塑内容的时代性表现上之外,还应该体现在对雕塑语言的当代性发展以及雕塑概念的当代性拓展上。“在今天强调学科交叉注重融合创新的背景下,雕塑不仅仅是美术馆里的陈列,还是与科技互动联姻的‘科技雕塑’,是走入城市空间的公共艺术,是介入社会空间的可参与的‘社会雕塑’。雕塑的当代性建构正是体现在它面向时代、面向社会的丰富的拓展性上。”焦兴涛说。

   2012年起,焦兴涛在贵州与村民共同发起成立“羊磴艺术合作社”,开启了川美师生有关艺术介入乡村的探索。10年来,响应“到中国实践中去,把论文写在中国大地上”的号召,焦兴涛带领师生持续推动了重庆酉阳叠石花谷景区和花田村艺术季项目、璧山七塘镇艺术乡村项目,策划举办了中国乡村美育行动计划、酉阳乡村艺术季、武隆大地艺术节、新乡土艺术季等大型活动,以艺术介入乡村的生动实践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为乡村文化振兴走出了一条新路。

   作为新一届的全国政协委员,焦兴涛今年的提案内容与自己的乡村艺术实践密切相关,他说:“近十年我一直致力于艺术参与乡村建设的文化实践,在这一过程中真切感受到乡村面临的各种难题,包括乡村空心化、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等。人才是战略资源,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人。我希望有关部门能出台更具有激励性、实质性的政策措施,来鼓励大学生真正落户乡村就业创业,也希望能建构集合艺术教育、艺术疗愈、艺术人才培养三位一体的‘乡村美育’模式,切实助力乡村振兴未来人才的培养和集聚。”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