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艺术品拍卖信息> 正文

朱德群、赵无极、林寿宇……唯美华人抽象艺术杰作绽放永恒光辉

时间:2022/2/27 10:02:37  来源:佳士得

  3月1日佳士得上海 — 伦敦联合系列拍卖举槌在即, 将于当天率先登场的“二十及二十一世纪艺术:上海晚间拍卖” 将呈献数件经典华人抽象大师之作。从朱德群到赵无极、再到林寿宇,这些杰作均再现东西美学的融合之路,绽放永恒光辉。

灵感的冲激

朱德群

  康定斯基的抽象艺术创作灵感来源于塞尚的绘画理论,而后者又取材于音乐表达。

—— 朱德群

朱德群(1920-2014) 《灵感的冲激》 油彩 画布 116 x 89 cm. 2002年作 估价:人民币 1,200,000 - 2,200,000

  作为古典音乐爱好者,朱德群一直对音乐深深着迷,认为其在抽象艺术创作中占有一席之地。2002年,朱德群受上海大剧院之邀,为其创作了一幅空前绝后的宏伟钜制。这件大师之作《复兴的气韵》灵感来源于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同年,他创作了《灵感的冲激》,又一次挥舞画笔,在画布上奏响一篇华美乐章,将朱德群的艺术的音乐性跃然展现。

  《灵感的冲激》中冷暖色调激烈碰撞,艺术家以挥洒自如的书法笔触营造出交织的光影。整幅画面洋溢着活力,构图看似错综复杂,实则经过精心排布,为我们重现了一场音乐演奏,仿佛各种乐器合奏起一首交响曲。在这一创作时期,缤纷的多样色彩取代了早年的单色创作,黄色、橙色、青绿和朱红如音符般舞蹈,在画布上描绘出光影的旋律,栩栩如生;几笔飞白飘逸其中——正是朱德群对他艺术根源中国传统水墨的致敬。

  朱德群最初求学于杭州艺专。学习期间,他开始了解潘天寿所喜爱的中国表现主义艺术形式;以及林风眠所推崇的来自法国的现代抽象艺术。师从这两位大师,朱德群灵感迸发,将西方现代艺术与中国传统艺术熔铸一炉。朱德群于1950年代前往法国继续求学,通过在作品中融入东方元素,他将西方抽象表现主义推向了全新高度。朱德群的卓越成就备受认可,于1997年入选法兰西艺术院——成为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中国艺术家。此幅充满抒情的抽象作品首次现身拍场,饱含着艺术家的纯粹表达,正是朱德群在2000年代登峰造极精湛技艺的绝佳呈现。

皇宫酒店之夜

赵无极

  等待也是种信念,海的爱太深,时间太浅。

—— 海明威《老人与海》

赵无极(1920-2013) 《皇宫酒店之夜》 油彩 画布  130 x 195 cm. 2004年作 估价:人民币 11,000,000 - 18,000,000

  2004年的夏天,赵无极来到法国西南部的海滨城市比亚里茨(Biarritz),下榻于一座有着百年传奇的色彩“皇宫酒店” (H?tel du Palais),为他在来年即将在比亚里茨的贝尔维尤空间(Espace Bellevue)举办的大展做规划及准备。比亚里茨位于大西洋海岸,以其梦幻般的海滩和优美的冲浪胜地而闻名,被誉为“海滩的女王,国王的海滩” (Reine des plages, plage des rois)。1854年,法兰西第二帝国皇帝拿破仑三世(Napol é on III)在比亚里茨为他的皇后欧仁妮(Empress Eugenie)修建了一座夏日宫殿以俯瞰大海。这座宫殿俯瞰正是欧仁妮名字的首字母“E”,被命名为“欧仁妮别墅”。随后,这座皇家宫殿于1893年变成皇宫酒店(H?tel du Palais),不仅成为举世闻名的度假酒店,也见证了欧洲百年历史的变迁。

  皇宫酒店正对着大西洋海岸,夏季海岸的热情和浪漫令这次旅程非常愉悦。回到巴黎工作室后,赵无极一直将他在酒店海滩前拍摄的照片立于书柜上,并在9月完成了本件作品。他一改往常以作品完成日期的方式作为作品题目,而题写“皇宫酒店之夜,2004年9月”于画作的背后,并将此作品展览于2005年比亚里茨贝尔维尤空间的“1948 - 2005年赵无极作品回顾”中,作为对比亚里茨的致敬。

  站立于本作之前,一股深沉而柔和,并具有律动的能量迎面扑来,而微妙的色彩层次更将画作的视觉感变动非常丰富:蓝色基调的色彩柔美而梦幻,从下方的深海蓝色向上,色彩逐层变化:深沉的海蓝、璀璨的宝蓝、灵动的蔚蓝、宁静的湛蓝以及轻柔的天蓝,让此副作品充满了无穷的节奏感,以及自然流动的轻灵感,宛如海风吹拂于尘世。这种纯粹以色彩及笔触来再现自然的表现方式更能呈现赵无极所追求的内心境界。他在油彩中混入松节油,仔细地控制其浓淡之间的变化,以渲染的方式将色调次递渐变,搭建出“海天一色”的结构。而画面中央的几抹粉色,恍如若隐若现的晚霞余晖;上方的几笔水蓝色,仿佛有着数只翩跹舞动的海鸟,带来远方的呼唤,也添加了无限生机盎然的动态之势。

  伊夫·克莱因 (Yves Klein) 曾说过,蓝色是唯一能将人们带往精神领域的颜色:“所有颜色都带来自具体有形、物质感和可触碰的思想,蓝色则唤起了海洋与天空,是有形自然界中最抽象的元素。” 蓝色的迷人之处在于其近在咫尺却又望不可及,因为人们永远无法触摸到大海的湛蓝、天空的蔚蓝,正因如此,它激发了艺术家无限的想象力。费德里希(Caspar David Friedrich), 古斯塔夫·科贝(Gustave Courbet)等画家都非常钟情于以大海为主题,展现人类对大海的情感。在赵无极一生的艺术创作中,也数次以蓝色抽象作为突破抽象绘画的界限的题材。在他1960年代中期的作品《29.09.64》中,赵无极以狂草如狂草般驰骋的笔触,取法自于无垠大海,呈现出气势磅礡的自然力量,隐含着复杂的情绪与惊心动魄的戏剧效果,流露着艺术家在四十而不惑的1960年代时期的激情、自信及抱负。

  而到了2004年,赵无极的事业及成就已经到达众所仰望的高度。早已过了古稀之年的他也已是进入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夜色下的大海,没有了白天的熙熙攘攘人群及喧嚣声,多了一份深沉及眷恋。此时面对这一片多情的海,赵无极不再着重于气势磅礡的大海力量,而是将情感寄托于大海,寻求一种超越真实再现的内在风景和精神平和。这种平和的力量是一位老者对人生的感悟,如同海明威(Ernest Miller Hemingway)在《老人与海》中所言“海的爱太深,时间太浅”。这不仅是艺术家在暮年之时怡然自得视觉显现,也是他一生记忆的写照。他将自然风景与内心境界的合二为一,传达出东方哲学中天人合一的概念。瑞士著名作家谢塞克斯(Jacques Chessex)对赵无极晚期作品有着如下的评论:“一种对于事物升华的冥想,在此不可思议地出现和充实。画里的空间呈现一种畅快甜美的奇观。这画虽无人在其中,却高度凝聚出一股力量,使我们联想到人的踪迹,艺术家的记忆,以及他所有走过平凡和走过完美的记忆。”

林寿宇

  白能反射一切色彩,黑则能吸收一切色彩。有了黑和白就已包括了所有颜色,其他色彩只不过是不同声音和符号罢了。

—— 林寿宇

林寿宇 (1933-2011)  《七》 油彩 铝 画布 88.9 x 101.6 cm. 估价:人民币 600,000 - 900,000

  作为二十世纪战后华人抽象艺术领域中的一位早期大师,林寿宇的作品不仅具有“冷抽象”及“极少主义”的视觉形式,更注重绘画的触觉表达和空间感受,借由“绘画浮雕”概念,将雕塑的观念与绘画的语言相结合,在画面上开创了多重可触的空间,在1960年代的世界范围内亦堪称前卫。他是参与到西方主流艺术体系,与当时的国际艺术潮流对话,并将东方美学融入其中进行创新的前辈艺术家,兼具国际性、个人性和东方性,他的艺术探索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经验。

  1969年,为了更加潜心专注于创作,林寿宇辞去讲师工作并举家搬到威尔士,开始了一段自然淡泊、随缘自适的道家隐者生活。创作于这一时期的作品《七》中,七个简洁的白色长条色块以及下部的黑色亚克力及铝条共同组构画面,不仅在画面上以叠进的方式构成,也指作为负形出现的、这些白色长条之间的虚的“色块”,或曰“空间”。借由中国绘画对虚实的处理方法,使这些白色在看似简单的重复中呈现出一种变化、一种韵律,乃至于趋近一种无穷的空间感,就这样举重若轻地将东方哲学中“虚实相生”的深刻道理表达了出来。表面上看,这件作品的视觉风格非常接近“极少主义”,例如同时期的美国艺术家斯特拉(Frank Stella)和贾德(Donald Judd)。然而林寿宇的作品风格与美国当时最主要的艺术流派之一“极少主义”几乎同步形成,他们在艺术观念上部分相通,但并不重合。对于林寿宇而言,东方哲学的“一即一切”思想与西方现代主义的“少即是多”观念相结合,成为他创作的底蕴。

  林寿宇曾说过:“白色是最平凡的颜色,也是最伟大的颜色;是最无的颜色,也是最有的颜色;是最崇高的颜色,也是最通俗的颜色;是最平静的颜色,也是最哀伤的颜色。” 他认为,“白色本身既有许多色彩,其浓、淡、轻、重、透明、半透明……使白与白之间构成了许多形状与形状,空间与空间的玄奇奥妙。” 实际上,颜色是连续变化的光谱,人的眼睛能分辨的颜色比语言所命名的颜色多出数百倍,林寿宇敏锐地捕捉了这些微妙的色彩变化并将其精准地呈现于画布上。白色不仅在西方二十世纪艺术史上代表了纯粹与无限等崇高意义,中国绘画及哲学思想亦对白色的使用高度重视。文人山水画中白色往往以留白的形式存在,而林寿宇的白融合了中国画中“墨分五色”的理论,亦将白色分出诸多层次,形成符合现代精神的“白分五彩”。他不仅把色彩及形象一一去除,甚至连作为作画过程证据的笔触亦被竭力抹为平整,冷凝的白色几何抽象,似乎把内在的情感压缩到底限,林寿宇笔下纯净安然、一尘不染的白色画面已然包含了所有色相和宇宙万物。

二十及二十一世纪艺术:上海晚间拍卖

拍卖时间

3月1日 晚上9:00

预展
2月26日至3月1日,上午9:00 - 下午5:00

周末中午12:00 - 下午5:00

免费对公众开放

拍卖及预展地点

佳士得上海

外滩一号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