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6/18 15:36:34 来源:雅昌发布
展览现场
中国印章文化有三千余年的历史,篆刻艺术是书法、章法、刀法三者完美的结合。从一枚印章中可以感受到中国数千年来的文化审美意识,以及从书法艺术到金石艺术的转向,这种文字的立体化呈现,称得上“方寸之间,气象万千”。
玺印的发展逐渐分化成了帝王御用的玉玺和文人私藏的闲章。御玺为封建统治下皇帝的专用玉印,是至高无上的权力象征,不仅彰显了皇上的身份与地位,更是君权神授的绝佳体现;而文人闲章不仅是其爱好逸兴与道德修养的体现,文人间的游艺与交情也能从中流露一二。
华艺国际(北京)2021春拍特别推出一组帝王玉玺与文人闲章,两枚乾隆玉玺“八徵耄念之宝”与“向用五福”将亮相《大美——古代宫廷器物夜场》,迄今最大一组张大千、张善孖自用印将现身《游于艺——名家旧藏及古代重要艺术品》专场,另外十九方吴氏家族用印将结合吴之振、吕留良《种菜诗唱和诗册》系列作品一起于《大美——古代书画珍品之夜》登场。
两方乾隆八旬玉玺,见证十全老人的一代功业
御玺为封建统治下皇帝的专用玉印,而乾隆作为文治武功古今第一的“十全老人”,对中国的印章文化也是颇为痴迷,在位六十余年中共治印多达千余方。乾隆皇帝的一生经历了诸多具有重要意义的历史时刻,如乾隆四十五年的七十万寿、乾隆四十九年喜得玄孙五世同堂、乾隆五十五年的八十万寿、乾隆六十年的颐养归政等等,而所有这些具有纪念意义的时刻来临之际乾隆帝总会命人制作宝玺以作纪念。
而本次即将亮相华艺国际(北京)春拍的“八征耄念之宝”和“向用五福”两方宝玺,就是乾隆五十四年为庆祝自己即将到来的八十万寿而特别制作的。二玺在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乾隆宝薮》中皆明确记录,是来源清晰的宫廷御藏珍宝,亦是《宝薮》中其中极重要、极具代表性的一例。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乾隆不仅在位已五十五年,而且将要迎来他的八十寿辰。按照惯例,每到纪年逢五,即是所谓的“正寿”之年,都要举行盛大的庆典,而五十五年又恰逢八十整寿,实与天地之数自然会和,是昊苍眷佑的结果,值得大庆特庆。而乾隆逢十万寿便制作宝玺以纪念的习惯从七十从心所欲之年已有,在圣寿七十时用杜甫句刻“古稀天子之宝”和“犹日孜孜”玺。
御制白玉蹲龙钮「八征耄念之宝」「嚮用五福」宝玺 一组
而到了乾隆八十万寿刻玺印时便将目光落在了《尚书》之中,其中“洪范”篇记载:武王克商后,向箕子请教天道之义,箕子便以洪范九畴相告。这九畴分别为“初一曰五行,次二曰敬用五事,次三曰农用八政,次四曰协用五纪,次五曰建用皇极,次六曰又用三德,次七曰明用稽疑,次八曰念用庶征,次九曰向用五福,威用六极”,而这和乾隆帝的执政思想正相一致,是故“八徵耄念之宝”和“向用五福”的印文便由此而来,这既是对自己八十万岁的纪念,也是对勤政的戒勉。
其中“八徵耄念之宝”为一方主宝,除此之外,乾隆帝还分别刻制副宝和引首,与主宝相配,成为一组。其中副宝为“自强不息”,引首为“向用五福”。乾隆帝之所以要选取这两方宝文与“八征耄念之宝”相配,即要表明他在归政之前不敢稍存懈怠,以天下百姓为念,孜孜求治,勤于政事的意旨。
主宝玺方形印身呈正方形,切方规整,蹲龙钮,白玉质地温润细腻,通透无瑕,镌篆书“八徵耄念之宝”,印风整饬,线条优美,布局疏朗开阔,而又不失其形;其上圆雕一蹲龙作钮。龙蹲身,头高昂,凸鼻阔口,龙角后倚,眉发浓重俊逸,面部雕琢细致,龙爪坚实有力,肌骨饱满,身形矫健,尾部弯曲上扬贴于背部,姿容挺拔立于印台之上,神态机敏,形象威严,雕琢精细,打磨抛光一丝不苟,充分展现了皇家制器寻常难以企及之恢弘精湛。引首玺长方形,同样雕琢蹲龙纽,与主玺一致,材质通灵细致,形制规整,篆书印文「向用五福」。
故宫博物院图书馆藏《宝?》,乾隆一册
郭福祥老师对此点评道,“此‘八徵耄念之宝’和‘向用五福’两方宝玺是乾隆五十四年为庆祝自己即将到来的八十万寿而特别制作的。二玺在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乾隆宝薮》中有明确记录。将宝物与《宝薮》对比,无论是印材的质地、大小,还是印文的篆法、布局都与该书中的著录相吻合,可以确定二玺为乾隆时期的真品。”
通过这两方宝玺,使我们了解到乾隆帝一贯勤勉执政、躬亲为民的行为方式以及他晚年真实的心理状态,这或许就是我们透过帝王玉玺所能感受到的最为重要的难得之事。
29枚迄今最大一组张大千、张善孖自用印,方寸间彰显手足之情
张大千、张善孖皆为二十世纪著名国画家,兄弟二人手足情深,本次亮相的29枚私印即为二人情谊之最好见证。此批印中张善孖用印无款者,审其印面用刀除《张泽之印》、《虎痴》二印为方介堪所刻外大都为大千手笔,印虽无款,情不见断。
1509 张大千、张善孖自用印一组
张善孖为二十世纪著名国画家,传统功底极为深厚,善画走兽山水,尤善画虎,与弟大千弃政专攻书画,以笔墨为生,并以“大风堂”三字为张氏弟兄画室名称。因在抗战后期过世,其书画用印较少,这批印即包含其生前所用印之半数。而张大千作为二十世纪世界影响力最大的中国画家之一,一生足迹遍海内,绘画题材之广,古今少有。大千用印之多,更是古今第一,自称用印有三千之数,但市场所见并不甚多,是批印计29枚,即真且精,乃难得之宝。
1509 张大千、张善孖自用印一组
在这批印章中亦出现了甚为少见的汪大铁刻《张爰》、《大千诗画》对印,于研究大千用印及交游是极为重要的资料。此外,世人只知有方介堪刻《人间乞食》印,此印之出可知是大千嘱方介堪在此印基础上调整完成的,可知此《人间乞食》印深得大千之心意也。更为重要的是《字曰古皇》、《张季爰印》对印,虽有旧款,据方去疾编《大千印留》可知为大千自刻。此对印自刻自用,并非一般珍贵所能形容。是批印共29枚,例举一二远难概括其珍贵,加之来源于张大千的爱徒顾翼,实为世之难得珍宝。
张大千
29枚印文如下:
1、大风堂;2、张善孖;边款:仿汉铸印为善孖先生刻;高兆明;3、张爰;边款:二十三年三月仿汉玉印奉大千画师 教正 大铁作于锡山;4、虎痴;5、善子觉迟;边款:寒月制;6、松泉左腕;边款:肖石仿汉;戊辰正月为松泉社兄作 弟爰;7、千居;边款:为千居道兄作 大千;8、善孖长寿;9、善子;边款:善子二兄;10、大千诗画;11、虎痴画虎;12、善子大千合作;13、大千;14、张泽印;15、善孖;16、张季爰印;边款:镜西先生大雅之属 甲戊小寒后一日 潘鼎篆刻;17、印文1:善子大千合作;印文2:人间乞食;边款:秦朱汉白 癸酉腊八蔗公为大千制;18、字曰古皇;边款:镜西先生教篆 彝长潘鼎作于罗阳讲舍时甲戍中冬南斗六司真君奏长生籙之日;19、虎痴张善子;20、张泽;21、大风堂;22、虎痴;边款:善子二兄道长丁丑十二月芷兮;23、印文1:善孖;印文2:张泽长寿石;边款:善翁先生法校 岁戊午冬 瑞芝;24、张善孖;25、善子;26、虎痴;边款:寒月制 虎公印;27、张泽之印;28、甲骨印文;边款:善子二兄写虎长用此句 适为甲骨文 亦其因刊而赠之仑;29、张泽字善子
19枚吴之振家族用印,200年书香耕读传家之宝
在本次出现的吴之振、吕留良《种菜诗唱和诗册》系列作品中有一组吴氏家族用印19枚,此乃吴氏书香和耕读传家遗风与义举的见证。《种菜诗册》汇聚从清初至民国二十九位名贤墨迹,时间跨越二百余年,更是有黄宗羲、黄宗炎、吕留良等著名明遗民的罕见墨迹,无比珍贵。吴伯滔、吴待秋父子为清末著名画家,吴伯滔与吴昌硕交往甚密。吴待秋得其父吴伯滔亲授,其父去世后由吴昌硕纳为门下,这批印章中的“汉廷尉吴公后裔”、“州钱吴氏珍藏”及“晚宜轩”三方皆出自其之手。作为西泠印社首位社长,吴昌硕融金石书画于一炉,其篆刻上取鼎彝,下挹秦汉,苍茫雄浑,气象峥嵘,为明清流派印之集大成者,其功力从中可见一斑。
0813-《种菜诗唱和诗册》印章
此外,这批印中另有吴之振第八世、第九世嫡孙吴炳元、吴芷芳父子用印十方,乃裴景福、谢庸、沈觉初、朱子鹤等近现代篆刻名家所制,而以材质而言,“洲钱千年吴氏珍藏”、“履仁”、“吴芷芳”三方为寿山田黄石,亦是难得。足证文人篆刻的生生不息,亦可见其家族之变迁渊源及文化传承。
19枚印文如下:
1.闲鸥野鹤;2.汉廷尉吴公后裔;3.洲钱千年吴氏珍藏;4.语溪吴氏;5.晚宜轩;6.汉廷尉吴公后裔;7.州钱吴氏珍藏;8.州钱吴氏珍藏;9.吴景行;10.芗砚一号香严;11.芗研翰墨;12.石门吴炳元印;13.吴芷芳印;14.吴芷芳;15.芷芳;16.阿芳;17.吴芷芳;18.履仁;19.吴芷芳
中国印章文化发展至今,已成为文人“诗书画印”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现身的这套玺印,不仅有帝王身份权力与勤勉执政的象征,也有中国文人家族精神的生生不息与薪火相传,更承载了手足、密友之间交游的深厚情谊,凡此种种,都是中华文人文化的精神传承与见证,系列玺印一同现世,实为当今难得一见之雅事,如此绝高的收藏价值,表现着实令人期待。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643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