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6/18 15:00:40 来源: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文徵明曾云:“石田(沈周)之名,世莫不知,知之深者谁乎?宜莫如吴文定公(吴宽)。”成化八年(1472),吴宽在会试、廷试中均获第一,为明朝苏州第二位状元。吴宽为官之后,虽多数时间身居北京,但一直与好友沈周互通书信,往来频繁。并最终在书法艺术上,成为代表文人审美趣味“吴门书派”的前期发展力量。此时同在京城为官的“茶陵诗派”李东阳,亦与沈周、吴宽等人交游往来,他们彼此诗画唱和,构建出当时文人圈层的深厚友谊。
lot 1908
沈周 (1427-1509) 《游大石云庵行书册》
册页 水墨纸本 25×14 cm×11cm
1496年作
万特国际黄金珠宝中心-东门
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北大街
著录
1.明朱之赤撰《朱卧庵藏书画目》,第32页,清抄本(徐乃昌积学斋旧藏)。
2.《美术丛书续集第六辑·朱卧庵藏书画目》,第24页,上海神州国光社,民国二年(1913)。
3.《美术丛书二集第六辑·朱卧庵藏书画目》,第24页,上海神州国光社,民国二十五年(1936)。
4.《中国书画全书(四)·朱卧庵藏书画目》,第811页,上海书画出版社,1992年。
5.《中国书画全书 第四册·朱卧庵藏书画目》,第811页,上海书画出版社,2000年。
6.《美术丛书16 二集第六辑》,第112页,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3年。
万特国际黄金珠宝中心-东门
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北大街
说明
1.此作初为明末收藏家朱之赤所藏,后经清末广东收藏家孔广陶岳雪楼、番禺李天马递藏。民国三十八年初春,李天马与时任总统府资政的李石曾在广州结识,二人时相过从,谈论收藏,故李天马将此册赠予李石曾。1949年以后,李石曾旅居瑞士,并携此册。且李氏另藏有宋代沈周专册,并与此册相配。考证宋代沈周与明代沈周,甚有收获,特镌“沈周考证之家”以记其事并钤在此册之上。李石曾曾搜集唐颜真卿、宋文公、元鲜于枢和明清诸家手迹合成六代文献墨迹专册,此本即是其中之一。此外,另有历代藏家蒋维崧、潘佩裳、李泽甫等人藏印于其上。以上著录信息中所载作品形式皆为“游大石云泉庵行书诗卷”。
2.明清以来,由于长卷形式的书画作品翻阅费时和保藏不便,故而册页形式于明清两代十分盛行,很多收藏家都会选择将书画小品、信札、长卷的历代法帖等集中改为册页装,以便保存和翻阅。
3.孔广陶、李天马、李煜瀛、周锡培题跋。周锡培,生卒年不详,主要活动于道光年间。善书,精鉴赏,曾为宋代李公麟《老子授经图卷》(孔广陶《岳雪楼书画录》著录)、元代吴全节《行书白云观》(香港艺术馆虚白斋藏)作跋。
4.李天马、李煜瀛题签。
沈周 《游大石云庵行书册》 局部
lot 1909
吴宽 (1435-1504) 《楷书御制文集抄》
册页 水墨纸本 22×28.5 cm×15cm
1496年作
万特国际黄金珠宝中心-东门
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北大街
出版
《陈之佛艺术馆》总第05期,第106-107页,慈溪市陈之佛艺术馆,2012年。
万特国际黄金珠宝中心-东门
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北大街
说明
1.沈周题端;王穉登、许之渐、杜伯秋(Jean Pierre Dubosc)、张学良递藏。许之渐(1613-1701),字仪吉,号青屿,江苏武进人。顺治十二年(1655)进士,任户部主事,擢御史,以刚直称。曾遭削籍,旋得复官。有《槐荣堂诗钞》。
2.Jean Pierre Dubosc(1904-1988),中文名杜伯秋、杜伯思、杜博思等,娶卢芹斋女为妻,对中国古代书画鉴藏深感兴趣,与吴湖帆、张葱玉等鉴藏巨擘多有过往,所藏精品如任仁发《五王醉归图》。杜氏于1949年策划展览“A Loan Exhibition:Great Chinese Painters of the Ming and Ching Dynasties”,并刊印图册。据此图册可知杜伯秋庋藏明清书画质量颇高。
3.彭绍升、秦仲文题签。彭绍升(1740-1796),字允初,号尺木,江苏长洲人。乾隆三十四年(1769)进士,选知县,不就。专心读书,喜佛学,留心当代掌故,有《二林居集》、《一行居集》。
4.册首有杜伯秋藏品标签(J.P.Dubosc Collection)及资料页一份,编号C147。此种圆形标签屡屡见诸杜氏藏品,例C150为文徵明行书诗文册(2019北京保利秋季拍卖会lot1075)。
沈周题耑
杜伯秋藏品标签及资料页
吴宽活跃于明代中期,官至礼部尚书,与徐有贞、李应祯、沈周、王鏊同为“吴门书派”的先导,一改明初以来单调乏味、千篇一律的台阁体书风。吴宽善真、行、草书,尤工行书,师法宋代苏轼,尊其人遂爱其书,故其书法师承东坡笔意。邢侗在《来禽馆帖》中曾说:“匏翁吴中前辈,行谊擅绝,不直文翰之工尔也。书法苏学士,浓颜厚面,祛去吴习。”
吴宽 《楷书御制文集抄》 局部
吴宽学习的是苏东坡“端庄淳朴,凝重厚实”的书风,而一反当时吴中盛行的“纤巧媚美”的风格。吴宽学习苏书,心摹手追,神形兼善,更可贵的是其笔法能出新意。因此,王鏊说他“作书姿润,时出奇倔,虽规模于苏而多自得。”(《震泽集》卷二)这正是他能高于同时代一般书法家之原因所在。对稍后步入书坛的书法家祝允明、文徵明等人,起到了开路先锋的作用,提供了美学启示。吴宽有时也作草书,兼善狂草,他常临摹唐怀素的《自叙帖》,几乎到了与之乱真的境地。
吴宽 《楷书御制文集抄》 局部
此册为吴宽楷书节录《明太祖御制文集》数篇,成化十三年(1477)所作,时吴宽四十二岁。册首为沈周题“匏庵”二字,“匏庵”为吴宽的号,吴宽与沈周为至交,在没有当官之前,吴宽很不得志,科举屡试不中,儿女相继离世,沈周多次写诗安慰鼓励他,两人的友谊一直持续到迟暮之年,期间不乏互相唱和之作。
《楷书御制文集抄》中的楷书字形偏扁,呈左低右高之势,显得宽绰有度,侧锋用笔,时见起笔的露锋,浓墨与枯笔相间,增加了节奏感,虽字字独立却通篇气韵生动,一改台阁体程式化的面貌,虽不见精雕细琢的安排,却时见精彩之笔,足见才情。此册在章法上,采用纵有行、横无列的方式,给人带来视觉上的轻松感。在书学的意识上,苏轼的“尚意”主张和内在修养的重视,吴宽都很好地继承了。此外,他还极其重视楷书,认为想要练好行草书,必须有扎实的楷书功底,就像没有不会走路便会跑步的人。他的学书思想显然超越了同时代人,跳出藩篱而直追唐宋,将个人情感融入到书法作品之中,这无疑是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
吴宽 《楷书御制文集抄》 局部
吴宽在明代台阁体书风风靡朝野之时,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跳过元代,直师宋人,这样的书学思想显得难能可贵,从而使得明代书法在书法史上大放异彩,区别于各个朝代而形成其特有的面貌,从这个角度看,吴宽对于整个明代书坛的意义尤为重大。此册为吴宽中年手抄《明太祖御制文集》,是准备“录而尊阁于家”的,其恭敬之情更非普通书法作品所能相比,诚为吴宽楷书中的上品佳作。
lot 1910
吴宽 (1435-1504) 行书
《灯下观白氏集简济之君谦二友》
立轴 水墨纸本 120×50 cm
万特国际黄金珠宝中心-东门
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北大街
著录
1.吴宽:《匏庵家藏集》,明正德刊本。
2.吴湖帆:《吴氏书画记》卷三,《吴湖帆文稿》,第390页,中国美院出版社,2004年。
万特国际黄金珠宝中心-东门
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北大街
说明
1.郭毓圻、吴湖帆旧藏;吴湖帆旧藏、题签、题跋。“双林郭氏家珍”或为清乾隆著名鉴赏家郭毓圻收藏印。金俊明(1602-1675),原名衮,字孝章,号耿庵,江苏吴县(苏州)人。少随父官宁夏,往来燕赵间,以任侠自喜。诸边帅争欲延致幕府,不就。归里後,长居“春草闲房”,折节读书,靡不研究,著名复社中人。好录异书,工诗古文兼善书画,尤长墨梅。尝写陶诗及画梅寄王士祯兄弟,士祯甚宝之。世称“三绝。”著有《春草间堂集》、《推量稿》等。史载金耿庵于双林巷“春草闲房”旧址在乾隆年间由里人郭氏重修,更名为“友恭堂”,後吴大澂祖父以此为寓,复原“春草闲房”,遂请奚铁生补《春草闲房图》,一时名流歌咏殆遍。
又,清吴县诗人石嘉吉《听雨楼诗》有记:“春草闲房怀金耿庵:屋宇不堪宏敞,而尚修整,庭广纔数弓,初无花木之胜,明窗四拓,远隔嚣尘,古苍人稀,过者望而知其为隐君子庐,郭匏雅曾居之,今亦易主矣。”
郭毓圻(清乾隆年间,18世纪),江苏吴县(苏州)人,字匏雅,後号狷甫,乾隆三十年(1765)举人,官国子监典籍。性恬淡,工画山水,師董源,用淡墨乾皴似張宗苍。善鉴古,喜收藏。
2.吴湖帆 (1894-1968),名倩,本名万,号倩庵、东庄,别署丑翼燕。斋名梅景书屋,晚清著名书画家吴大徵之孙,近代绘坛大师,书画鉴定家。世居吴中(今江苏苏州),其宅为明代金俊明“春草闲房”旧址。自幼受家庭薰陶,拜陆廉夫学画,赴上海后办书画事务所、正社书画会。1939年设梅景书屋招生授徒。早年与溥濡被称为“南吴北溥”,后与吴子深、吴待秋、冯超然齐名,在海上画坛有“三吴一冯”之称。
出版物页影
本件吴宽行书《灯下观白氏集简济之君谦二友》诗轴,乃吴湖帆旧藏。吴氏边跋曰:“吾乡吴文定公以会状历天官,领袖文坛,四方儒人咸集门下,足为三吴增色。书法苏眉(公)山,其文采官箴亦与苏相仿佛,数百年後犹令人想象不置。此诗简王、杨二公,为《匏庵集》中名作,公亦数书是篇,余及见之。丙戌中秋重装为梅影书屋珍藏明贤真迹甲观。後学吴湖帆。”可知此作所录诗乃为王济之、杨君谦二公所作。
题签及边跋
王济之即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著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归里後筑“颜乐堂”、“宜晚轩”,藏书甚富。与吴宽、唐寅、文徵明等时相唱和。王鏊一生为人正直,时称“天下穷阁老”。逝後葬东山梁家山,其墓前曾有唐寅手书的“海内文章第一、山中宰相无双”的牌坊。
吴宽 《灯下观白氏集简济之君谦二友》 局部
杨君谦则为杨循吉(1456-1544),明代官员、文学家。字君卿,一作君谦,号南峰、雁村居士等。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今属江苏)人。成化二十年进士。授礼部主事。结庐姑苏硎山下课读经史,有《松筹堂集》及杂著多种。极喜藏书,闻某人家有异本,必购求缮写。家富裕,以巨资购书,所藏书10余万卷,晚岁则赤贫。弘治元年(1488),建“雁荡村舍”,作专楼名为“卧读斋”,日在楼中读经史。当时吴中藏书家,如朱存理、吴宽、阎起山,都穆等人皆手抄录图书,他是提倡抄书者之一。与吴宽极相善,曾上疏要求释放建文帝子孙,吴宽得知,喝曰:“汝安得为此灭族事耶?”夺其疏阻之。
吴宽 《灯下观白氏集简济之君谦二友》 局部
吴宽诗学苏轼,对白居易亦情有独钟。据其《匏庵集》中《夜读白乐天诗集二首》小注可知,其所读白乐天集即为吴中杨君谦“携来”,“济之录毕,予从借观”,可见抄书、读书之风在吴宽朋友圈中的盛行。此後,吴宽还作有多首读、和、拟白集之诗,并尤提到白诗的“俚言”富有“真味”。後王鏊有相关诗篇数首,对吴宽的嗜白表示认同。此诗为此二挚友而作,乃《匏庵集》中之名篇。
吴宽 《饮洞庭山悟道泉诗》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吴诗学苏轼,书法亦是。王鏊《震泽集》云:“宽作书姿润中时出奇崛,虽规模于苏,而多所自得。”明初书坛以元人面貌为主流,吴宽远追宋人,以一种惇厚有重量感的书风,与苏州一带书家追求秀丽的常貌拉开了距离。邢侗《题吴文定书》评曰:“(匏翁)书法法苏学士,浓颜厚面,祛去吴习,亦毕竟赵宋本色耳。超著实难。”(邢侗《来禽馆集》卷21)都穆则评其:“(吴宽)书翰之妙,识者以为不减大苏。”此件立轴即是典型苏书面貌,其结字较紧实,且略带扁斜,一如苏字结体。笔势的连绵要表现为笔断意连,行气贯通,气畅神闲。
吴宽与沈周过从甚密,为文徵明的文学老师,当时书名极盛,王世懋称其:“吴中盛事,原博书法第一。”(王世懋《王奉常集》)在吴门书派的形成中,吴宽有着极重要的基石作用。
lot 1911
李东阳 (1447-1516) 《草书苏轼诗》
立轴 水墨纸本 125×50 cm
万特国际黄金珠宝中心-东门
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北大街
著录
李鸿球著《剑花楼书画录》上卷,第8页,中华民国六十年(1971)版。
万特国际黄金珠宝中心-东门
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北大街
说明
1.李鸿球、谭钟麟、谭泽闿旧藏。李鸿球(1899-1978年后),字韵清,湖南浏阳人,室名海棠书屋、剑花楼。早年习经济,富收藏。研究董其昌的著名专家,藏有《石渠宝笈》著录之作二十余件。去台湾前,曾在北平、汉口、郑州、上海等地银行及信托公司任经理等职。后任世界书局总经理、创办大中书局,任董事长。曾居欧洲数年,著述甚丰。
2.此轴于1892年由“松禅丈”翁同龢赠至谭泽闿之父谭钟麟(1822-1905)。
3.谭泽闿题签。
题签
李东阳幼冠“神童”之名,十六岁考取举人,十八岁中进士,历仕天顺、成化、弘治、正德四朝,弘治年间,天下尊其为“贤相”。李东阳不仅拥有显赫的政治地位,且擅诗文、精书法,通鉴藏。
怀素《自叙帖》前有李东阳篆书四字引首“藏真自序”,后有其题跋,李东阳对《自叙帖》极富感情,而其行草书多取法于此帖。以存世李东阳墨迹来看,其行草书用笔取怀素《自叙帖》长线中锋,瘦劲灵动,而且篆意较浓,所以其线条粗细变化不大,但随长线舞动之时,所呈现出字势落差较大,跌宕起伏,动人心魄。
李东阳 《草书苏轼诗》 局部
《墨林轶事》云:“长沙公大草,中古绝技也。玲珑飞动,不可按抑,纯雅之色,如精金美玉,毫无怒张蹈厉之态,蓋天资清澈,全不带滓渣以出。”
李东阳存世墨迹较少,多以手卷或名作题跋形式存在,立轴更为罕见。目前存世较为知名的李东阳行书立轴有故宫博物院《行草书甘露寺七律》、上海博物馆藏其于成化十三年(丁酉,1477)所作《行书赠建韶诗》二轴。相较二轴,此作草书《苏轼·新年五首》应为中晚年之作,中锋圆劲,然意态苍莽,泼辣自如。相近作品可参见上海博物馆所藏李东阳《行书自作诗册》,其用笔、款书、用印皆较为一致。
李东阳 《行书自作诗册》
上海博物馆藏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643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