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艺术品拍卖信息> 正文

中国嘉德2021春拍 | 惺惺相惜,笔墨传情:张大千致王季迁伉俪精作二帧

时间:2021/4/8 17:28:08  来源:雅昌发布

  惺惺相惜,笔墨传情:
  张大千致王季迁伉俪精作二帧

  张大千《玉女进酒图》《仿曹知白山水》

  王季迁是20世纪中国画收藏领域的泰斗和关键人物,精于中国古代绘画,收藏颇丰,不乏国宝级珍品。旅居美国50多年间,孜孜不懈地寻觅收藏散失的名作巨迹,传播中国文化,被称为“将中国书画艺术推向西方的灵魂人物”,而其艺术创作在赴美后发生蜕变,逐渐形成了融贯中西、独树一帜的个人风格,海内外皆有极大的影响。张大千在中国画坛的赫赫之名更无需赘述,他与王季迁有相近的经历,交游深厚,去国之后亦有长久联系,情谊颇深。此番释出的两幅大千佳构,正是他赠予王季迁夫妇之精作。

  王季迁(1906-2003)又名季铨,字选青,出身自苏州吴县东山莫厘王氏家族,为王鏊第十四代嫡孙。王季迁幼承家学,十二岁便擅绘人物,十七岁随继母拜表舅顾麟士为师,研习书画。顾氏乃“过云楼”楼主顾文彬之孙,以画闻名,工山水。1928年,王季迁赴上海东吴大学修习法律,并成为吴湖帆的入室弟子。

  年轻时期的王季迁

  王季迁夫人郑元素(1910-2003),亦擅画,工花卉、小楷。夫妇二人经常结伴出入梅景书屋。郑元素的画无女子柔弱之气,很受吴湖帆赏识,在吴湖帆日记中有如下记录:

  “晚季迁来,出示其夫人郑元素所临花卉卷,雄迈似丈夫气,真巾帼奇才,今年才廿六岁,将来定许未可限量,季迁闻之,亦大得意。”
  (一九三七年三月三日)

  “叶遐丈带来王季迁夫人画卷,为之题字者。王夫人笔力甚豪放,颇有须眉气概,不独近日女史中所无,即古代女史笔墨皆无此强健也。”
  (一九三七年五月十七日)

  1940年,王季迁和维多利亚·孔达(Victoria Contag)在上海共同编著了《明清画家印鉴》,该书的出版对西方人了解中国艺术做出了巨大贡献。1947 年,在刘海粟的鼓励下,王季迁与艺术家张碧寒、收藏家丁惠康二人首次赴美。1948年王季迁携妻子郑元素与两个幼女先移居香港,再乘货轮远赴美国,于1949 年正式在纽约定居,就此开启了他“大器晚成”的旅美生涯。初到美国期间,在纽约“艺术学生联盟学院”(The Art Students League of New York)进修。并于1950 年在纽约华伦克斯画廊(Warren E. Cox Gallery)成功举办了首个在美个展。

  20 世纪50至60年代的纽约正值抽象表现主义热潮,这一流派形而上的艺术理念与中国山水文人画的精神内核暗相契合,对当时包括赵无极、朱德群等在内的诸多侨居海外的华人艺术家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兼具中西文化背景的张大千、王季迁无疑也身在其中。1953年10月,由华美协进社主持,在纽约举办《当代中国画展览》,参展画家有张大千、王季迁、汪亚尘、张孟修等三十人。

  张大千与王季迁、郑元素(左一、左二)

  王季迁寓居娄江时期便与张大千相识,与之探讨绘画笔墨、鉴藏。两人又几乎同时离开中国赴美生活。所不同的是,张大千去国以后仍然坚持了相当长时间的中国传统绘画创作,甚至一生都在坚持走中国传统艺术的道路;而王季迁则在到了美国以后就从事西方现代艺术创作。他们两人有着相同的中国文化背景和相似的文化与身份认同的问题,然而他们处理方式却不同:王季迁选择立即融入西方文化环境,以新的文化认同消解不同文明碰撞所产生的冲突;而张大千坚守着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并在新的环境中碰撞思想,探索求变。

  张大千与毕加索

  王季迁在纽约现代艺术馆观看毕加索作品

  丙申(1956)岁首,张大千在纽约再次与王季迁、郑元素相遇,适值伉俪五十双庆,大千在路途中并无准备贺礼,回到台北摩诘精舍后,取旧作二帧寄附美国,诚意志贺。这两幅画,一为摹古山水,一为敦煌吉祥天女,是张大千在进入泼彩阶段之前的两类经典题材;且尺幅相近,均钤有“张爰长寿”、“大千富昌大吉”两方印鉴。是大千为王氏伉俪精心挑选的贺礼:山水赠王季迁,天女赠郑元素,画作题材与受画人相得益彰。

   张爰长寿                      大千富昌大吉

  鉴于二人间的深厚情谊,此二帧必是大千自认不凡之作:

  张大千
  仿曹知白山水
  立轴 设色纸本
  91×45 cm

  题识:丙申(1956年)元日,道出纽约,适值季迁道兄、元素嫂夫人五十双庆,客中无以为寿。既还摩诘,乃检旧作寄上博笑。大千张爰。
  钤印:张爰长寿、大千富昌大吉

  摹古山水雄伟中见秀丽之气,皴擦晕染严整。近景以细笔写柳林山石,以青绿晕染松叶草坡,浅绛绘水榭楼阁,俨然相连,又于山间、山脚呼应,层次多变,用色明润清雅;远景以黑线勾勒山体,辅以淡墨晕染,流露出静谧清寂之气氛。山石以大小斧劈皴写成,气势磅礴。大千仿古而不泥古,融入自家面目,松秀厚透,山光湖静,意境空灵悠远。

  题跋中将赠画之前因后果一一详叙,虽为旧作,但画中细节令人动容:山中清幽,阁内对坐二者,且共从容,虽逸笔寥寥,恰似王季迁郑元素伉俪管赵风流;

  右方一高士,携一童子抱琴,翩翩而至,正似大千访友入山之写照。王氏伉俪观此,定当会心一笑,为友人之诚挚默契。

  吉祥天女以石青、石绿、朱砂和白粉为主要色调,但敷色面积做了精确的布置,显得精丽而高华。

  张大千
  玉女进酒图
  立轴 设色纸本
  91×45 cm

  题识:榆林窟唐人壁画吉祥天女。橅奉元素夫人大家请正。蜀郡张大千爰。
  钤印:张爰长寿、大千富昌大吉

  人物身材匀称,线条圆润流转,衣袖垂坠而具动感,作转身回首状,开脸丰腴端庄,较造像原作更为柔细妍丽,脸型也结合了现代审美加以美化,高髻宝冠,

  发式繁复,手捧宝轮法器,脸部与双手用笔精准利落,功力非凡。

  王季迁与张大千的交往不止于画艺探讨,号称大千晚年的“四大护法”之一的黄天才在《张大千的后半生》一书中写道:

  “王季迁和顾洛阜是张大千在美国销售古书画藏品的两条主要管道。王、顾两人选购古书画的标准并不完全相同。王季迁对中国美术史上的人物背景比较熟悉,即使同为宋元古画,他不很在乎画件品相的好坏,而比较注重画家作品的稀罕程度。加之,王季迁和张大千很熟,知道得很清楚,有时会向大千指定索购某件古画,大千虽不舍得也只好照办。 ”

  左起为顾洛阜、王方宇、张大千、王季迁

  二人之熟络可见一斑。这段友谊交往延续良久,1965年,张大千与王季迁同游瑞士,且收获颇丰。据王季迁回忆:

  “1965年,我和大千同游了瑞士。沿途所见都是美丽的风光,这让我们想起祖国的黄山景致。尽管身在异邦,我们惊讶地发现这些景致是如此神似王蒙在《葛稚山隐居图》中所描绘的仙境。这些欧洲的风景看起来就像我国宋元时期的山水画,且让我们情不自禁地就联想到中国的山水画。”

  张大千及王季迁以深入中国传统的优越起点,又于上世纪四十年代末移居海外,游历世界,饱览中西方的文化艺术,成为当时兼具书画家和鉴藏家双重身份的艺术大家。二人又以其寓目之广、庋藏之富、鉴识之精的深厚底蕴,通贯于书画创作之中,遂成就了不同于一般书画家的个体艺术特质,这种特质既以创作的感悟和经验协理鉴藏,又以鉴藏的识见和涵养资佐创作,令二人之间保持着一种解悟通融、惺惺相惜的情谊。这组大千赠予王季迁伉俪的精品,一帧摹古山水,一帧敦煌人物,堪称血战古人,临摹之本兼有创造之功的典范,亦是艺坛交游重要见证中之双璧,记取了两颗耀目星辰间深厚的关系,从未在市场露面,殊为珍贵难得。至于赫赫有名的《溪岸图》,在1968年自张大千转至王季迁,不啻为“大风堂”和“溪岸草堂”间一段深远的缘分,则又是二人间另一则曲折传奇的故实了。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