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艺术品拍卖信息> 正文

开拍国际2021首拍|余画山水 不喜平庸:齐白石《借山别册》

时间:2021/3/14 16:12:15  来源:雅昌发布

  齐白石是个全才型画家,兼善花鸟、山水,人物及虫鱼走兽杂画,且能工能写。但他留下的作品以花鸟为大宗,评家也多把他视为一个花鸟画家,而不大重视其它方面如山水画的成就。那么,齐白石的山水究竟怎样,他是如何学习与探索山水画的,承继了怎样的传统,有什么创造性,作品数量如何风格和价值如何等等,都有待研究和回答。

  齐白石

  借山别册(山水十二开) (山居图、桃花山、松屋图、山庙图、望江亭、 山桥图、山雨过屋、黄昏、紫丁香馆、松山图、 瑞雪、江天孤庙图)

  纸本册页

  Qi Baishi

  LandscapeHanging scroll, paper

  19×29 cm×12

  款识:1. 白石翁 2. 老萍 3. 齐璜  4. 白石 5. 三百石印富翁 6. 白石老人  7. 借山吟馆主者  8. 白石山人制于京华  9. 八砚楼老人  10. 璜   11. 三百石印富翁制  12. 壬戌冬月白石

  钤印:1. 木居士 2. 木居士   3. 木居士    4. 白石翁    5. 木居士    6. 白石翁   7. 白石翁   8. 白石翁  9. 白石翁   10. 借山翁   11. 白石翁  12. 木居士

  题签: 白石老人山水册。梅清收藏。钤印:劲楼精鉴

  出版:

  1.《齐白石绘画作品欣赏·册页精品·山水》,p1-18,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2 年 1 月。

  2.《中国名画欣赏·第一辑——齐白石》,内页,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2 年 5 月。

  3.《齐白石山水画集》,p12-14,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 年 1 月。

  4.《齐白石画集·下》,p62、p174、p190,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3 年 4 月。

  5.《齐白石绘画作品图录·上卷》,p164-167,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6 年 7 月。

  6.《大画家·齐白石》,内页,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 年 6 月。

  备注:郭葆生旧藏。郭葆生(?-1922 ),字人漳,号伯如,广西钦州人氏, 著名诗人、社会活动家。郭葆生在齐白石的绘画艺术上起着不可磨灭 的作用,一直以来都是他的良师益友。尤其在 19 世纪末至上世纪二、 三十年代,齐白石与他有过较为频繁的交往。1906 年,郭葆生在钦州 为官,正巧齐白石因家事也来到钦州并在郭家暂住。期间,齐白石有 幸临摹了郭葆生家中所收藏的各路名家字画(如:八大山人、徐青藤、 金冬心等的真迹),这曾一度影响过齐白石早年的绘画风格,使他得益不浅。

  齐白石《借山馆》 1904年北京画院藏

  1902年,齐白石应朋友之约远游,六出六归,历时8年,历经湖南、湖北、河南、河北、陕西、江西、安徽,江苏、广东,广西诸省,武汉、西安、北京、天津、上海、南京、苏州、香港、广州、东兴、肇庆诸地,走过许多江河湖海,探访过许多名山大岭、寺庙古迹,画了很多写生,胸襟与见识大大开阔,画风也为之一变。他感慨说:“每逢看到奇妙的景物,我就画上一幅,到此境界,才明白前人的画谱,造意布局和山的法,都不是没有根据的。”从这时期留下的作品可知,他不再依照画谱程式亦步亦趋地描摹,而是从写生中寻求新的构图、新的意境,新的画法。

  齐白石 《借山图之白蕉书屋》30cm×48 cm 1910年 北京画院藏

  远游回来的第二年即1910年,齐白石整理写生画稿,画成一套52开的大册页,题名日《借山图》。这套《借山图》,画的都是具名景色,如西安的“雁塔”,广州的“独秀山”,南昌的“滕王阁”等等。之后,这套册页不拘泥于具体景观,而是删繁就简心造,写其“胸中印象”,1917年,齐白石来到北京,识陈师曾,陈看到他的《借山图》册,大为赞赏,写诗说:“齐君印工而画拙,皆有妙处难区分。”陈师曾支持他画下去,走自己的路,不管别人怎么看。

  齐白石《借山图之灞桥风雪》 30cm×48 cm 1910年 北京画院藏

  齐白石的山水,以1920年代为最多,30年代其次。其中,立轴和册页形式居多,很少画横卷,不论什么形式,大都风格独造,与传统山水画有很大区别,看惯了讲究丘壑的宋元山水或喜欢讲究秀逸笔墨的四王山水的人,不认可他的山水,是可以理解的。任何艺术独创,在开始的时候总会被人误解或不被看重。齐白石自己说:“余画山水,不喜平庸。前清以青藤、大涤子外,虽有好事者论王姓为画圣,余以为匠家作。然余画山水绝无人称许,中年仅自画借山图数十纸而已,老年绝笔。”

  齐白石在“借山吟馆“

  人们越是看不上他的山水,他越是坚持走自己的路,画自己的风格,坚持自己的探索。齐白石山水画的特点,极少象征寓意,从不把山水形象人格化,而强调平朴的格调和真实的生活气息;不特讲究笔墨自身的意趣韵致,而讲究表现个人感受;不很讲究描绘的具体、层次的丰富、空间的变化,而强调简括、疏朗、素朴和出人意表的大写意性格;不大讲求表现的含也是蓄性,而强调语言的率直与雄健。从传承角度看,它们远离重人格象征风格冷峻的新安派如渐江,远离闲静、松秀、优雅、淡远、讲究笔墨意韵的董其昌、四王,也不同于强调刻画描绘的北宗画,而相对接近于强调生命感受、相对粗疏雄健的石涛和金冬心,但在面貌上又与他们大不同。

  齐白石《山水十二条屏》1925年 成交价为9.315亿 创中国拍卖史上的最高价

  大约1920-1924年间,许多友人纷纷指名要齐白石的工笔草虫册,他很高兴,但也画得很累。大约同时,又画了很多山水册。对于工笔草虫,白石自己并不特别看重,一再说不喜工细画。对于自己的各种山水画,他向来看重,但称誉者寥寥。这批山水册,从画法风格、款题、印章判断,无疑是白石真迹。但没有上款,一一按常规,送友人或卖给友人、名人的,大多题上款。但这几套册页只有下款、年款而没有上款,很可能是白石自己的探索之作,后来从家中流入收藏者之手的。它们对于了解齐白石的山水探索,有不可忽视的价值。

  这些册页的基本特点是什么呢?

  一是结景简略。每幅画只画一两个小山头,或一两间屋、几棵树:或者一个亭子、几抹远景。这与衰年变法追求“不似之似”有直接关联。此类简括之作,在山水画史上极为少见,突现出齐白石的独创精神。

  二是构图丰富而有特色。凡横、方幅大抵为平远式:凡竖幅大抵为高远式。齐白石总是力求有新意,有变化,有自己的特点,这与他同时是一位极擅位置经营的篆刻大家分不开。

  三是笔墨率真有力。笔墨的率真,可意会而难以言传,既有技术技巧的因素,也有人格情性的因素,齐白石笔墨的率真,在技术层面表现为多平直,在人格层面表现为率真的性情流露

  册页之一《山居图》

  近处山头上,有三间小屋。小屋后面是一条飘浮的云气,云气后面是更加高耸的山头。除此外,画面无一物;无树,无人,无水,无舟。近景小屋在画面左下角,中远景山头在画面右上方,如果从左下角向右上角画一条对角线,全画恰好都在这条对角线的右下方。这样的构图,极为少见,白石老人是构图的大家,由此也可见一斑。

  册页之二《桃花山》

  一组圆形小山浮现在似云似水的空白中,山顶上有一丛丛桃树,桃花正开。再远处仍是似云似水的空白,空白后面是一抹远山。和《山居图》一样,没有人,没有舟船,寂静无声。只有空渺的云山和点点艳丽的桃花。全画取平远构图,横势——山丛、桃树丛是横的,空白是横的,远山仍是横的,给人以平静感。但画家的笔势粗壮有力,从披麻皴演化而来的弧形笔线和向斜上方伸展的桃枝,又给平稳的构图带来了变化和上升之势这是景色,也是心境。

  册页之三《松屋图》

  两三棵随意点画而成的松树,一间白墙黑瓦的书屋。屋中间放着几案,几案上有一卷书松树的画法值得注意:不勾画树干,也不勾画松针,全以含水颇多的秃笔点出,其稚拙不似之状,远比倪云林的“逸笔草草”为甚,近处最大的树干,几乎只是一条狭长的墨团。画面的中心是书屋,它在中景,掩映在松树后面,其右侧出了画面。也许,这只是许多房屋中的一间?读书人哪里去了?画家让我们观者去猜想晚年居住在北京四合院里的齐白石,怀念他在余霞峰下造的“寄萍堂”“八砚楼”。他画的山居和松屋弥漫着真挚的乡土情意,而与士大夫出世的高蹈绝不相同。

  册页之四《山庙图》

  齐白石对山中寺庙印象极深。他有时也谈禅,但从不真信,他极少超世俗的追求,而是个实实在在安于世俗、热爱生活的人。《山庙图》,刻画水中一座岛,岛上无树,只有掩映在远处小山头上的寺庙。山形全以浓淡墨笔勾出,局部略染淡赭,寺庙染红色。汪洋的江海只以淡墨勾了几笔水纹,便显出渺渺空蒙之象,令人遐思无限。僧人在这远离尘嚣、无人无树的寺庙修行,是超凡入圣,还是苦海无边呢。

  册页之五《望江亭》

  近处江岸的边上,有一低矮的方亭。亭中无座无人,亭边无树无草。江面一片空白,远处有两抹横长的墨色,冥冥杳杳,似乎是对岸,又似乎是江中小岛。画面简到不能再简,但天地之广阔,水天之浩渺,人生之须臾,都已表现无余。

  册页之六《山桥图》

  水面上有两簇山,前后相接;近山的左边,有一木桥,通向画外。也像前几幅一样,没有树木,没有人甚至也没有房舍建筑。画法相同,都是以粗笔、浓淡墨勾画出起伏的山形,是从披麻皴演化出来的大写意笔法,略染花青。那座木桥在齐白石作品里是常见的,焦墨直线,不过两三笔而已但它在画面上的作用不可忽视:把山以外的空白切分成两部分,突显出水面,使虚变成了实有了与圆形山头不同的形态,使人联想到画外,联想到人的活动。

  册页之七《山雨过屋》

  《山雨过屋》全用水墨,而把湿漉漉的云山、土地、浓重的瓦顶,明亮的屋墙和白茫茫的水面都表现的得十分真切。云山、土地的泼墨画法与村屋的勾染画法形成的对比与和谐,充分显示了水墨艺术独特的魅力。

  册页之八《黄昏》

  这类疏木、晚霞、老人独行的景色,白石画过不只一张。1933年齐白石画的扇面《寒林漫步》就与此相近,但晚了12年。此幅的简笔写意特征很明显:树枝俱以中锋笔笔写出那画法与花鸟画十分接近。坡地以横笔拖画,寥寥几笔,有枯有淡,然后略染赭石,其高低起伏、水陆交界之状,历历俱足。个扶杖老人独行在天地交会的远处,满天正铺满残红。笔简而意繁,充分发挥水墨生宣上的写意味道。

  册页之九《紫丁香馆》

  一株高大的紫丁香正在盛开,诱人的花簇遮住了部分屋顶的黑瓦,遮住了一面白色的墙壁。院落寂静无人,地上很湿,好像刚刚下过雨。院外有一条小路,通向迷离的远方。作品的构图很别致,院落、花树都集中在画面左下角,余皆以淡墨画雾蒙蒙的天和地,惟款题落在右上方,给左边以呼应齐白石画过多幅以“紫丁香馆”命名的作品,它们都描绘院落和紫丁香花树,但构图、题跋都有区别。此幅没有命名与题跋,但仍与同类作品相近。黑瓦白墙的房屋,紫红相交的丁香花,大面积泼写的土地和云气湿润而宁静的春意,似乎都来自对湖湘乡村景色的记忆。

  册页之十《松山图》

  画面左下方长出数株松树,松树对角的远处是一座山头,其势与松树生长之势完全一致,都朝向右上方,从构图上说,是“一顺”的斜势,没有对立相逆之势。这种构图加上全用水墨,显得作品格外单纯但笔墨有变化——画松用直线与点,画山主要用弧线,画松用湿笔泼点,画山则较多渴笔。不同的笔势笔法给人以丰富的感觉。

  册页之十一《瑞雪》

  这是一幅独特的雪景。平原上,有几间平房棵树。下雪了,雪落在地上融化,变成阴湿的重色,只在树枝房顶之上,留下白白的痕迹。房屋和树木是勾画的,留下了挺拔清刚的笔线。天空和土地是用大羊毫、淡墨扫出来的,一片泼墨的味道。画家为房屋细心地染了赭石,给寒冷的画面以活跃的暖意。占据画面大部分的是阴郁空旷的天和地,房屋和树木只是远景,给人以大地空漠、人生寂寥的感觉。

  册页之十二《江天孤庙图》

  孤零零的一座庙门,独立在空阔的江天之间。庙是红色的,云是灰冷的淡墨色,余皆空白,似天,水,似天水一色的空茫。白石画过不少《岱庙图》,庙的样子与此约略相近。但《岱庙图》画围起来的庙墙,此图只庙门而已,即使庙门也没画全,只能看到半个门洞。整套册页,以此图为最简,也最奇特,最有余味。

  本文节选自郎绍君先生2002年《齐白石绘画作品欣赏·册页精品·山水》一书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