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2/1 11:34:03 来源:海韵之博览古今
这个动荡的 2020,似乎浓缩了人类百年的风云涌动。
新冠疫情、中美角力、澳洲大火、美股数天内多次触发熔断机制……一系列“活久见”的事件在这一年发生,全球性的流行病与政治的不安、经济的动荡并存,2020 注定是不同寻常的一年。
然而令很多人想不到的是,在这样多重不确定因素环绕的2020年,曾被视为最容易受到宏观经济影响的现当艺术拍卖市场,却逆势而上,连续第六年实现增长,再创历史新高。
在这一年里,中国当代艺术的价格纪录被曾梵志刷新;张晓刚、刘小东等市场“天王”悉数回归,为中国当代艺术市场注入一针强心剂;常玉、赵无极、吴冠中和朱德群组成新“F4”,制霸市场;贾蔼力、黄宇兴、郝量等“70、80后”们在国际画廊的加持下成为市场中流砥柱……无论你是否在质疑天价的背后是价值逻辑还是资本游戏,都不妨再重温一下2020年的拍卖市场里的“震惊时刻”,找到市场正在发生的变化。
新军入局
做大蛋糕还是加速内卷?
和其他行业一样,2020 年初,受到疫情影响,中国拍卖行业一度对前景很悲观,社交限制令各巨头只能转战网络寻求突破。
不过进入6、7 月份,疫情逐渐平缓,前期积攒的需求不断释放,现当代艺术市场触底反弹。
在延期至7-8月举行春拍中,多数拍行尚在试探疫后市场的成色,拍品选择上有所保留,但效果却出奇得好,成交额几乎与去年持平。而到了秋拍,打消疑虑的拍卖行大货尽出,炮制了46.6亿元的史上单季最高成交,同比增长了10%以上。
得益于秋拍的强势表现,2020年15家指标拍行的现当代艺术板块,总成交高达85.15亿元,同比增长3.94%,是今年中国各主要艺术品拍卖板块中,唯一实现正增长的。如果这样的增长节奏继续维持,市场规模将3年内突破百亿。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15家指标公司在2020年的上拍量(3353件)和成交量(2951件)均有大幅下降,同比降幅分别达到了31.23%和25.5%。这一方面因为各拍行的精品策略,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数家公司 今年仅举行了1季拍卖,或者直接停摆。
疫情像一个放大镜,清楚地展示出这条赛道上所有选手的优势与短板。
香港市场的领头羊在变幻中依旧稳守护城河,佳士得甚至依靠秋季的成交小高峰,近几年首次在单季成交额上反超苏富比,扬眉吐气一把。
国内虽然更早从疫情中恢复,却没有吃到时间红利。第一梯队的嘉德、保利,第二梯队的西泠、翰海、诚轩等拍行的成交都明显少于去年。
真正的增长引擎来自带着后发优势入局的“新军”。
长久以来按照惯性前行的拍卖市场,在2020年忽然被几块巨石搅乱了一池春水。北京拍卖市场也从原本的“三足鼎立”变为群雄逐鹿的“战国时代”。
未来是联手将蛋糕做大,还是陷入内卷的泥潭,好戏才刚刚开始。
新“F4”制霸市场
现当代艺术市场的不断发展,意味着对更多机构、企业、私人、基金和资本购藏需求的逐渐渗透。在海量可供选择的艺术中,二十世纪艺术目前是更多人的共识,成交额连续4年位居板块第一,2020年更是占市场总额的一半以上。
但深入板块内部,不同艺术家的市场发展,仍是高度不平衡的。
仅常玉、赵无极、吴冠中和朱德群4位艺术家,就支撑起了二十世纪艺术板块近八成的成交额。而排名前12位的艺术家占领了96%以上的市场份额,仅剩不到4%供上百位艺术家填充,马太效应进一步显现。
接续去年秋拍连续破纪录的强劲势头,常玉在2020年共创造了6件过亿拍品,成功反超赵无极,坐上现当代艺术市场的头把交椅。
近几年的“标王”赵无极,虽然在巅峰后行情下滑趋稳,但仍是两岸各大拍场支撑成交额的中流砥柱,以11.15亿元位居年度第二,并炮制了4件过亿拍品。迎来百年诞辰的朱德群成功过亿,市场表现更近一步。而吴冠中则稳扎稳打,取下近6亿成交。
这4位艺术组成的新“F4”以国际成熟的画廊-美术馆-拍卖行工业运作体系对其他尚在“农耕”阶段的艺术家形成了价格上的降维打击。
同时,F4也在向内地渗透。2020年赵无极、常玉和朱德群均刷新了内地市场的价格纪录,在内地的成交额也较以往有大幅提升。
常玉《红底黄菊》
油画纤维板 59.5×39.8cm 1940年代
成交价:8165万元(内地最高价)
国内虽然坐拥主场优势,但鲜少有经营二十世纪的画廊,令本土拍行不得不担起发掘推广老一辈艺术家的任务,这原本是画廊和美术馆该做的。而且相比港台市场取之不尽的赵无极和待价而沽的常玉,由于历史、流传等原因,内地拍卖行能拿到老艺术家的一流作品的机会还是少了一些。
不过2020年也有颜文樑、胡善余等二十世纪艺术家有高光表现。国内二十世纪市场之路虽然筚路褴褛,但仍有人坚守,而市场也证明20世纪流传有序的作品价格仍有继续上涨的空间。
颜文樑《南湖旭日》
纤维板 油画 42×71.5cm 1964年
估价:780万-1200万元
成交价:2783万元(新纪录)
胡善馀《穿绿毛衣的少女》
布面 油画 73×54cm 1944年
估价:450万-650万元
成交价:1012万元(新纪录)
而在榜单之外,像李铁夫、苏天赐、沙耆、吴作人、常书鸿、庞薰琹、倪贻德、丁衍庸等一大批艺术家也同样具备深厚的市场潜力和价值。以谢景兰、关紫兰为代表的女性艺术家也跻身榜单,进入主流视野中。
他们等待的,或许只是一次成为焦点的机会。
当代艺术,持续价值回归
“价值回归”可以说是2020年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关键词。
借用一位藏家的说法:“疫情的发生,反而是中国人可以真正静下心来回看自己国家历史及人文的契机。”据统计,在2020年成交额排名前15位的中国当代艺术家中,有12位创造了全新的个人拍卖纪录。头部艺术家(前15名)的成交总额同比去年也增长了25%以上。
曾梵志的《面具系列1996 NO.6》以1.61亿元的成交价创下了艺术家个人拍卖纪录和中国当代艺术品最高拍卖价格的两个记录,也助曾梵志时隔3年后重新坐回头把交椅。
周春芽凭借《春天来了》8625万元的突破性纪录,以微弱优势反超去年的“标王”刘野,升至第二。刘野在经过3个季度的狂飙突进后,重要作品已各归其位,行情回归大件作品冷静投资和小作品的跟风消费阶段,但仍是最受欢迎的艺术家之一。蛰伏几个季度的“老天王”张晓刚在秋季集中发力,两件作品超5000万成交,并刷新个人纪录,重回榜单前列。刘小东《新十八罗汉像》在永乐首拍被私人美术馆以8050万元收藏,同样创造了个人新纪录。
无论行情如何变幻,一线艺术家的顶尖作品都是硬通货。这些作品是区域的,但价格已是国际的,曾梵志、张晓刚、周春芽和刘小东的最高价已经和国际一线在世艺术家持平。
不过,一次稀有作品的成交结果并不能说明整体市场状态。创纪录的艺术家同样也有要维持价值水平,接下来比拼的是区域艺术家能否保持和国际一线同样的流通性和抗通胀力,坚韧度还需要观察。
比起常年盘踞在榜单前列的“老炮”们,首度进入TOP10的王兴伟和毛焰,则反映出市场对部分价值洼地的补涨意愿。两位艺术家均在今年突破3000万元大关。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08年前后市场冲顶的部分艺术家,近些年价格持续回落,部分作品甚至遭遇3折甩卖。
毛焰《苏童、常进、鲁羊、李小山》
布面油画 200×300cm 1994年作
成交价:3105万元(新纪录)
王兴伟《八五后标准表情》
布面油画 150×200cm 1995年作
成交价:3162.5万元(新纪录)
一涨一跌,是市场对同一时间轴上不同艺术家更加公平的判断。
越来越多的本地藏家开始从自己民族的审美和历史进程角度,思考什么样的作品才是好作品,什么样的作品值得去收藏。
“70.80后”,未来风向标
同时需要特别关注的,是贾蔼力和黄宇兴两位“70后”艺术家进入TOP10。
贾蔼力在今年国内一二级市场均有抢眼表现,拍场上两度超2000万元成交,俨然成为70后中国艺术家的市场旗帜,也是第二次进榜。而黄宇兴随着台北、日本、伦敦等地展览的相继铺开,藏家范围被极大拓展,加之国际画廊的代理,二级市场价格被带动,重要作品频出,令他的成交额较去年翻了3倍,首度进入TOP10。
贾蔼力《二月物语——永远(海)》
布面油画 300×200cm×3 2006年作
成交价:2070万元
黄宇兴《熔流》
布面丙烯 315×1050cm 2015年作
永乐2020全球首拍
成交:701.5万元
除此之外,郝量、刘韡、王光乐、秦琦、陈可、陈飞也进入2020年度成交TOP30的榜单,1970年以后出生的艺术家已占据了市场头部及腰部四分之一以上的席位,已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70.80后”概念从2013年出现在市场中,7年间几经起落,至国际画廊入局真正开花结果。去年还只有郝量和贾蔼力两位冒头,2020年黄宇兴、陈飞、陈可等人在香港的强势表现,倒逼已经边缘化这一概念的保利、嘉德、华辰、翰海等国内拍行重新入局,再设单独专场进行推荐。进而又引出了赵赵、高瑀、康海涛、孙逊、陈彧君等多位艺术家的新纪录,形成了新一轮合力和共识。
陈可《1955. 纽约.29岁》
油彩 画布,200x130cm.2016年作
成交价:360.5万港元(新纪录)
康海涛《爬藤蔓的房子》
纸板丙烯 102×189cm 2007年作
成交价:105.8万元(新纪录)
高瑀《邪路》
布面丙烯裱铝板 120×200cm 2013年作
永乐2020全球首拍
成交价:115万元(新纪录)
“‘70、80后’艺术家成批地突破百万大关,这在过去几乎从未发生过。资深艺术品经纪人伍劲如此感慨,“虽然这个势头能否成为长期趋势还有待观察,但可以明显看出年轻一代正在逐步进入舞台中心。上一代的热门艺术家的主要作品已经面临供给不足的问题……大家正在市场上寻求替补。中国艺术市场一方面会向二十世纪推进,一方面会向年轻一代推进,这是比较明显的趋势。”
全球市场零时差
最后,国际化对当代艺术各领域所造成冲击同样不容忽视,内外双循环模式已经逐渐明确。
大卫·霍克尼《三十朵向日葵》
布面油画 182.9×182.9cm 1996年作
香港苏富比2020春拍
成交价:1.148亿港元
里希特《抽象画(649-2)》
布面油画 200×200cm 1987年作
香港苏富比2020秋拍
成交价:2.14亿港元
2020年,大卫·霍克尼和里希特先后在香港刷新了西方艺术家在亚洲的最贵价格。在西方市场大红大紫的明星艺术家无缝对接香港市场,包括艾迪·马丁内斯,尼古拉斯·帕蒂,乔纳斯·伍德,珍妮维·费吉斯(Genieve Figgis)等人的作品都表现出极高的市场认可和热度。2020年共有30余位西方艺术家在香港刷新纪录,有的有美术馆体系背书,有的甚至不问青红皂白。以往地域的限制,反而在限制社交距离的年代被互联网进一步打破。
面对更严酷的国际竞争,不仅要求中国艺术家的创作有高度的品质,同时还得更精确地展现自身的文化特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站稳脚跟。当下市场选择周春芽、曾梵志和张晓刚的逻辑如此,选择贾蔼力、黄宇兴、郝量等年轻人的标准同样如此。
达娜.舒茨《升降机》
油彩 画布 345.4×431.8cm 2017年作
佳士得香港2020秋拍
估价:1500万-2000万港元
成交价:5005万港元(新纪录)
阿莫奥克·博福《巴巴·迪奥普》
油彩 画布 211×167.5cm 2019年作
估价:80万-150万港元
成交价:889万港元(新纪录)
萨尔曼·托尔《团体舞蹈》
油彩 麻布 119×152cm 2012年作
估价:38万-48万港元
成交价:403.2万港元(新纪录)
(湖南诺嘉文化是以“弘扬传统文化,共襄盛世收藏”为宗旨的一家艺术品公司,联合国内北京华辰拍卖等具有强势影响力的一线拍卖公司,为藏品、持宝人、艺术家、投资家提供一个公正、公信、有权威的鉴定、评估、展示、推介拍卖的艺术品领域一站式高端综合服务平台。)
征集项目:当代书画、近现代书画、古代书画、玉器、瓷器、杂项、钱币等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643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