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12/25 17:35:45 来源:同古堂
▲2020 华艺国际北京秋拍 南北朝写经《大般涅槃经》第卅八卷,局部
艺术自媒体/ 同古堂、 撰稿人/ 林妹妹、图/ 华艺国际(北京)
敦煌写经:千年如新,无上供养妙品
文/ 同古堂
关于敦煌写经,启功先生曾有言“敦煌石室,丸泥剖矣。吉光片羽,遂散落乎大千。晴窗之下,日临一本,可蝉蜕而登仙。”可见,写经书法为书家所推崇备至,书法造诣亦自写经中,获益良多。
诚然如斯。敦煌写经,卷轶浩繁,其始于西晋,扩于北朝,盛于隋唐,终于北宋,横跨诸多朝代,书体之完整,笔法之多姿,书风之奇巧,法度之谨严,皆令人叹为观止矣。
▲敦煌旧照 来源:《Les Grottes de Touen-houang》伯希和编著
尤是南北朝、隋唐时期,由隶至楷,为书法史演变之繁荣盛世。其中,南北朝隶意浓厚,而如隋代,其书上承北朝之质朴及南朝之遒媚,而后兼容并包,又下启三唐之风。康有为《广艺舟双楫》有载其“内承周、齐峻整之绪,外收梁、陈绵丽之风,故简要清通,汇成一局,淳朴未除,精能不露。”
而唐代,则偏爱以“二王”为宗的东晋书风,如太宗好王羲之书法,朝野习学“王字”成风,可谓蔚为大观。朝廷又任用欧、虞、褚等书法大家,出任二馆教授与皇家侍书,行楷书面貌,遂渐至大成。
▲敦煌旧照 来源:《Les Grottes de Touen-houang》伯希和编著
不过,南北朝、隋唐时期,距今千余载,所流传墨迹,除碑刻外,可谓寥若星辰。及至清末,王道士无意间发现藏经洞,此千年佛宝,才得重见天日,被誉为自汉以来,中国考古“四大发现”之一。其余“三大发现”,分别为孔子壁中书、汲冢书、殷墟甲骨文字。
敦煌写经,在史料典籍方面,以宗教视角,可窥探中古时期中国之文明,对于赓续民族融合,皆是意义匪浅。又其经卷中,字字有淳朴消散自然之美,且每一时期,或妍美遒丽,或温润拙野,皆各得其妙,契合彼时书风,可知书坛艺术面貌之嬗变。
▲敦煌旧照 来源:《Les Grottes de Touen-houang》伯希和编著
惜满清政府,政治昏聩,敦煌写经遭逢劫难,被斯坦因、伯希和等外国探险队骗购盗取,为数甚多,余者流佚四处,陈寅恪亦痛呼“敦煌者,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
又彼时运送至京保存,沿途地方官僚,巧取豪夺,诸多经书被“一撕为二”,充数以被点查。以至幸存写经,多为残经败页,相对完整者,十之一二而已,首尾俱全、留有原轴者,则万不存一,弥足珍贵也。
此次,2020华艺国际北京秋拍,即幸而恭请南北朝晚期,敦煌写经《大般涅槃经》第卅八卷,首尾俱全,燕尾部分留有原轴,护首、天杆、拖尾等亦原样保存,装潢甚是完整,长八米有余,虽历经千年,依旧佛光奕奕,宝华庄严,展卷如新,使今人可结缘供养,以示虔诚之心,以求祈福之愿,可谓佛缘殊胜。
▲南北朝写经《大般涅槃经》第卅八卷 手卷 水墨纸本
说明:
1.此件为张彦生庆云堂旧藏之物。
2.本拍品符合国家文物局制定一级文物定级标准。
张彦生(1901-1982),直隶(今河北)吴桥人。早年在北京琉璃厂隶古斋碑贴文玩店当学徒。1931的起用旧庆云堂碑帖铺字号,独立经营碑帖文物业务。1956年后,历任北京市文物商店碑帖砚墨门市部业务主任和采购主任、北京市文物商店主任、中国历史博物馆顾问,国家文物局咨议委员。长期从事碑帖鉴定和研究工作。著有《善本碑帖录》等。
此经为四十卷本《大般涅槃经》第三十八卷,南北朝写本,卷轴装,首尾全,高26.2cm,长855cm,共22纸,每纸23行,行约17字。首尾均题“大般涅槃经卷第卅八”,经尾有“校竟”二字。乌丝栏,经纸染潢并砑光上蜡,捶打细腻,表面光滑均匀,纸质薄密细腻,簾纹清晰。
各纸数据如下:
护首23cm;
第一纸长31.2cm,18行;
第二纸长38.2cm,23行;
第三纸长38.7cm,23行;
第四纸长38.8cm,23行;
第五纸长38.8cm,23行;
第六纸长38.8cm,23行;
第七纸长39cm,23行;
第八纸长39cm,23行;
第九纸长39cm,23行;
第十纸长39cm,23行;
第十一纸长39cm,23行;
第十二纸长39cm,23行;
第十三纸长38.8cm,23行。
第十四纸长39cm,23行。
第十五纸长39cm,23行;
第十六纸39cm,23行;
第十七纸39cm,23行;
第十八纸39cm,23行。
第十九纸39cm,23行;
第二十纸39cm,23行;
第二十一纸39cm,23行;
第二十二纸20cm,5行。
经文内容为《大般涅槃经》第卅八卷。北凉昙无谶所译四十卷本《大般涅槃经》,俗称“北本《涅槃经》”或“《涅槃经》(北本)”,区别于其后南朝沙门慧严等依《泥洹经》改治的三十六卷本,亦即所谓“南本”。
该经在流传过程中分卷发生变化,故现在诸大藏经所收《涅槃经》(北本),虽然均为四十卷本,分卷却有不同。《大般涅槃经》的传译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佛教中国化的进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卷中乌丝栏格,纤细隐见,经文墨色如漆,书写笔酣墨足,与隋智永《千字文》相类,同属平正和美、博雅清丽书风。
又虽似楷书用笔,然尖峰起笔,顿笔圆润,捺笔厚重,收笔处重按,书写流畅,结体则匀称严谨,方正中略呈扁平,笔势一丝不苟,可见隶意之浓厚。
书法造诣,其笔划大小、取势正斜、提按收放等,看似自由,却不逾矩,契合书道之“虽宕荡百态,亦不逾方寸之外”。而章法则体势一贯,竖有行而横无列,字距间多能相宜,笔划粗细亦是,尖细硬直,笔法则统一,此予人以疏可走马,密不透风之观感。
▲南北朝写经《大般涅槃经》第卅八卷 手卷 水墨纸本,局部,经首
▲南北朝写经《大般涅槃经》第卅八卷 手卷 水墨纸本,局部,经尾
其次,是卷中,“世”字未见缺笔。据启功先生《启功丛稿·题跋卷》P295考证,“避讳缺其点画,始自高宗之世”,唐代避讳虽不若后世之严苛,然此现象,仍有一定断代参考意义。
▲国家图书馆敦煌学研究专家李际宁先生鉴定中
经纸细腻莹韧,紧密坚实,砑光上蜡,观之微黄璀璨,亦与盛唐时期硬黄笺纸不同,书法也“隶意甚浓”,一以贯之,兼南北书风之长,此外,经纸簾纹细密,一个厘米左右宽度,可见六七条清晰簾纹,为南北朝末期典型代表,故此卷应书于南北朝晚期。
▲南北朝写经《大般涅槃经》第卅八卷 手卷 水墨纸本
据不完全考,敦煌写经《大般涅槃经》第卅八卷首尾全者全世界约有3件,分别为斯2927号(《敦煌宝藏》第24册),卷首题名“大般涅槃经迦叶菩萨品之六 三十八”;斯3439号(《敦煌宝藏》第28册),卷首题名“大般涅槃经卷第卅八 迦叶菩萨品”、上图185号(《上海图书馆藏敦煌吐鲁番文献》第4册),卷首题名“大般涅槃经迦叶菩萨品之六 三十八”。
▲ 斯2927号(《敦煌宝藏》第24册)
▲上图185号(《上海图书馆藏敦煌吐鲁番文献》第4册)
此三件年代均较晚,卷首题名方式与此次拍品亦是不同。事实上敦煌写经中,相较于隋唐时期,南北朝写本可谓凤毛麟角,诸如此卷,则更是稀见也,乃为可知现存最早最完整《大般涅槃经》第卅八卷敦煌写本。
又,是卷书法精湛,艺术水准甚高,又品相完整,卷后“校竟”二字,知应为大德高僧典校,佛光普照。
▲南北朝写经《大般涅槃经》第卅八卷 手卷 水墨纸本,局部
同时,其为张彦生庆云堂旧藏之物,更是殊为可珍。庆云堂,开设于清朝末年,李鸿章曾为其题写匾额,后张彦生以此为号,经营并发扬光大,成为琉璃厂知名碑帖馆肆。
1956年公私合营后,张彦生历任北京市文物商店碑帖砚墨门市部业务主任和采购主任、北京市文物商店主任、中国历史博物馆顾问,国家文物局咨议委员。长期从事碑帖鉴定和研究工作。著有《善本碑帖录》等。
千年如新,墨光粲然,品相完美,是卷实为善男信女无上供养妙品,永世传承,虔心者得之。
2020华艺国际北京秋拍,“大美——中国艺术珍品之夜”专场中,另有其余诸多古代书画佳逸,如“皇家书画、旧藏、宫廷绘画”以及“恽日初、恽寿平父子书札”、“明清女史笔墨”、“佚名书画”等,亦是难得稀珍。
其中,“皇家书画、旧藏、宫廷绘画”专题中,囊括康熙、乾隆、嘉庆、永瑆以及邹一桂、徐崇矩 (传)、焦秉贞等。
▲康熙 御笔「藩维重寄」 镜框?? 水墨绫本
尺寸:43×126cm
出版:《宋元明清中国古代书画选集(四)》,第35页,保利艺术博物馆,2011年10月。
著录:
1.《支那历代皇帝皇后亲王书画集》P96,黑泽礼吉编,上海别发公司,1919年。
2.《东方博物》第二十二辑P103,浙江省博物馆,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
钤印:康熙御笔之宝
题识:藩维重寄
展览:“宋元明清中国古代书画大展(四)”,保利艺术博物馆,2011年10月。
康熙文治武功,雅好书翰,行笔清丽洒脱,深有帖学之风,又得董其昌遗韵。康熙十六年,其设南书房,为第一个以书法为名的中枢辅政内廷机构。南书房多翰林或翰林出身之官员入值,论证、侍书之余,书家审美也影响皇家书风,书事则日隆。
据《圣祖仁皇帝庭训格言》所载:“朕自幼嗜书法,凡见古人墨迹,必临一过,所临之条幅手卷,将及万余,赏赐人者不下数千。天下有名庙宇禅林,无一处无朕御书匾额,约计其数,亦有千余。”,知其用功之勤。
此书“藩维重寄”,藩,所指为朝廷属国、属地;维,“四角为维也”;重寄,是指重大的寄托,从内容看本幅定是御赐藩王一类重臣之作。
书写,则笔势流畅自然,笔划圆润中正,平淡秀逸,宽博厚重,结体亦是疏朗,风采流奕,斂锋藏锷而自能雄劲,不乏“姿致中出古淡”意趣,典雅之余,亦有帝王气派,甚为不易。
无锡泰伯庙悬有康熙皇帝所题匾额,上书“至德无名”。
▲康熙 御笔「至德无名」
北京孔庙大成殿,其亦御笔题书“万世师表”匾额。
▲康熙 御笔「万世师表」
承德避暑山庄正殿“澹泊敬诚殿”殿内,也有其所御题“澹泊敬诚”匾额。
▲康熙 御笔「澹泊敬诚」
此诸多匾额与“藩维重寄”,皆笔意精到,风骨独存,雄姿猛气逸出常度,同时,也有明确政治意义,如“澹泊敬诚”为其宁静无为以明德政,不忘真诚敬守天道祖法的治政之道,而“藩维重寄”则应是各族一体,咸得其所,相与协和,恩威并济。
《支那历代皇帝皇后亲王书画目录》第九十六页《康熙御书》中记有“藩维重寄”(大字),又记“横额绢(实为绫)本,长四尺四寸,阔一尺五寸五”,与此作“藩维重寄”完全符合,可见流传有绪。钤有“康熙御笔之宝”。
▲著录:《支那历代皇帝皇后亲王书画集》P96,黑泽礼吉编,上海别发公司,1919年;《东方博物》第二十二辑P103,浙江省博物馆,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
▲展览:宋元明清中国古代书画大展(四)”,保利艺术博物馆,2011年10月。
乾隆皇帝则承继皇祖父、皇考之风,文治武功,自称“十全老人”,其在位六十年内,秉行天子之道,开疆扩土,版图趋于鼎盛,又忧劳国事,尝谓“亲理万机,孜孜不倦,五十余年如一日”,朝野亦吏治澄明,国泰民安。
其政事余暇,又持以“书卷艺事”为尚,一生作诗四万余首,御临书帖画作甚多,尤是书道,更是心摹手追,用功极勤。
▲乾隆 1754年作 御临米帖 册页 (四开) 水墨纸本
尺寸:12×10.5cm×4
钤印:乾、隆
题识:宝晋斋之西为致爽轩。环居桐柳椿杉百十本,今十年,皆垂荫一亩,真一亩之居也。四月末,上皇山樵人以异石告,遂视之。八十一穴,大如碗,小容指,制在淮山一品之上。五月望,甘露满石次,林木焦苇莫不沾。甲戌初正,御临。
乾隆遍临名帖,其书法追求古人意趣,行笔流畅,书风华贵典雅,颇具造诣,虽不敢言比书家,然于帝王书法中,自当有一席之地。
大学士梁诗正曾赞言“皇上性契义爻,学贯仓史,每于万机之暇,深探八法之微。宝翰所垂,云章霞来,凤翥龙腾。综百氏而集其成,追二王而得其粹。……仰识圣天子好古勤求,嘉惠来学,甄陶万世之心,有加无己。”
铜山张伯英则评介乾隆书法:“学者多见古人真迹,得其用笔用意,下笔自不同流俗。内府所藏既富,高宗天资亦优,弄翰尤勤。清代诸帝王皆工书,而高宗诣力最为深厚。晩年益臻古澹,有从心不逾矩之妙。”
▲乾隆 1754年作 御临米帖 册页 (四开) 水墨纸本,局部
其因喜翰墨,亦“因画名室,以志真赏”,如其据内府所得董其昌藏画,而取董氏之“画禅室”斋名,并诗云“泠然池上居,亦名画禅室。墨妙收香光,仍于室中秘(叶)。……名画集大观,雪溪古无匹。……万几值清暇,遂以消永日。”,另有三友轩、四美具等,皆是寄意于诗文书画。
又汇集历代法书摹勒上石,刻成《三希堂法帖》、《敬胜斋法帖》、《墨妙轩法帖》,《重刻淳化阁帖》、《兰亭八柱》等著名丛帖,流传于今。
其中《敬胜斋法帖》卷三十中《御临米芾苕溪诗》,有跋:“乾隆丙寅三月上浣,养心殿御笔临”,可见其对米芾之推崇。
此外,乾隆“三希堂”因得晋人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和王珣《伯远帖》而名,而米芾“宝晋斋”则得王羲之《王略帖》、谢安《八月五日帖》、王献之《十二月帖》,以及顾恺之《净名(维摩)天女》、戴逵《观音》等晋人遗墨,以名其室。
此二人,可谓神交已久矣。
是作即为乾隆于1754年御临米芾《甘露帖》,内容是米芾向友人介绍其在润州的居所“宝晋斋”以及所得异石及降甘露祥瑞事的信札。原帖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米芾《甘露帖》,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对比二帖,笔法稍异,可见乾隆御临之作,多出己意,既保持其书法结字圆润自有风格,又参以米芾之沉着痛快,两者兼得。
关于“御临”之作,乾隆曾有言“苟能通其意。常谓不学可。又云。读书万卷始通神。若区区于点画波磔间。求之则失之远矣。”,亦是如此,所求贵在通乎其意、传其神。
▲乾隆 1754年作 御临米帖 册页 (四开) 水墨纸本,局部
不过,乾隆作为一国之君,历代法书虽“无不遍观殆尽”,然临写多流乎形式而已。其自青年时,即保持“清秀柔润”、“乌黑方正”等书风,此后数十年未见大变。观此作,线条之圆润,又笔划未见明显粗细变化,符合其典型面貌,故应系其亲笔所书。
夹板上楷书镌刻“御临米芾”。
▲钤印对比,左:本幅,右:取自《清代帝后玺印谱》
乾隆御制或御临之作,其数不乏,可知其也希望以“十全老人”、“无所不通”等“除帝王以外的身份”流芳后世,成为真正“千古一帝”。
▲乾隆 御笔《行书七言》《墨竹》 木质屏风 水墨纸本
尺寸:绘画43.5×14cm;对联43.5×9cm×2
钤印:掬水月在手、得象外意、古稀天子之宝、犹日孜孜、如如
题识:
1.虚中。2.便有香风吹左右,似闻了义示缘因。
此作为乾隆所作《墨竹》图及《行书七言》,类于屏风组合,集审美与实用为一体,或系彼时宫廷陈设之物。
所书“便有香风吹左右,似闻了义示缘因”,行楷书,行笔舒畅,结体谨严,线条丰润圆腴,笔酣墨足,所绘墨竹,亦是疏密有致,富有浓淡干湿变化,竹叶飞扬,各尽其态,颇是雅致。
▲乾隆 御笔《行书七言》《墨竹》 木质屏风 水墨纸本
是组书画,钤有“古稀天子之宝”朱文方印、“犹日孜孜”白文方印、“掬水月在手”白文方印、“得象外意”朱文方印、“如如”白文方印等,前四方印鉴见于1987年上海博物馆编纂的《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书中。
▲钤印对比 左:本幅,右:取自《清代帝后玺印谱》
而嘉庆皇帝的书法,相较于此前的帖学盛行,则遒劲刚健之中多了几分古朴之风,结体上亦无馆阁体之桎梏,此应与彼时“碑帖分野”有关。
▲嘉庆 1802年作 御笔《继德堂静坐自述》 镜框 水墨库绢
尺寸:85×140cm
著录:
1.《国朝宫史续编》(清)庆桂等编著 第十六卷,(宫殿十、内廷七、毓庆宫),御制继德堂静坐自述。
2.《清·仁宗御制诗》御制诗初集中、卷三十三、继德堂静坐自述。
钤印:嘉庆御笔之宝、夙闻诗礼凛心传
题识:皇考赐额勉小子,堂颜继德凛顾諟。日勤庶政总纷纭,直省积习多委靡。况兼戎马尚奔驰,六易暑寒患未弭。难酬遗志咎益深,风水兴悲曷能已。吁天除劫福万民,仰望云宵衷敬俟。静坐自述。壬戌仲春月朔日御笔。
毓庆宫建于康熙十八年(1679),位于斋宫之东,原专供皇太子居住。雍正时,由于改公开建储为秘密建储,于是诸皇子均可入居。乾隆未册立太子时,仍维持雍正这一宫例,诸王子在入学时多居此宫,至成婚时始另赐邸第。
而嘉庆皇帝自五岁时,即入住毓庆宫, 至十五岁始移居东二所。直至其被册立为太子,乾隆命以毓庆宫为其皇太子专邸。因“毓庆宫”之特殊象征,嘉庆即位后,此殿仍归自己使用,并言“此予留置毓庆宫为几暇临幸之处,意在杜邪心息彼说,非为游览消遣也。”
此作即为嘉庆书于“继德堂”,对其而言,毓庆宫的继德堂为其几暇时,对政务进行反思的幽静处所。
▲毓庆宫
其中“皇考赐额勉小子,堂颜继德凛顾諟”,指乙卯(1795)九月初三日,其蒙恩封皇太子,命移居毓庆宫,赐额“继德堂”。
而“日勤庶政总纷纭,直省积习多委靡。况兼戎马尚奔驰,六易暑寒患未弭。”,则是清朝积弊已久,农民起义已持续六年之久。事实上,嘉庆年间,如川、楚、陕等地,小规模的农民起义仍持续不断。
“难酬遗志咎益深,风水兴悲曷能已。吁天除劫福万民,仰望云宵衷敬俟。”则是其“国泰民安,福泽百姓”的帝王之愿。
此作不同于寻常书法,乃嘉庆皇帝的感怀心声以及忧国忧民之心的自省,甚为难得。又书法严谨端庄,笔画错落有致,给人一种温润清和、不激不厉的书风,笔势及浑厚感,有“汉碑”之气。
钤印分别为:嘉庆御笔之宝、夙闻诗礼凛心传。其中“夙闻诗礼凛心传”为其深受传统诗书礼仪熏陶以及皇父言传身教,铭刻心间并要承继此风。
▲钤印对比 左:本幅,右:取自《清代帝后玺印谱》
帝王翰墨少有,而“恽日初、恽寿平父子书札”十八通,亦是珍罕。
恽家为江南武进书香世家,其中,恽寿平为“常州画派”开山祖师,“诗书画”皆造诣深厚,堪为“南田三绝”。其曾祖恽邵芳是明嘉靖进士,祖父恽应候为万历年间国子监监生。父亲恽日初则是崇祯六年贡生,大学问家刘世周的高足。
恽寿平家族又多有节操志士,除了自己追随父亲恽日初参加南明隆武政权的抗清斗争外,大哥恽桢战死,二哥恽桓失散,堂伯恽本初淡泊名利,弃官归隐,另一堂伯恽厥初,任湖广按察使亦带兵参与抗清运动,堂叔恽于迈明亡后弃官遁入空门,四处云游。此可谓“一门忠烈”。
▲恽寿平、恽日初 恽氏父子书札 水墨纸本
书札十八通三十五纸 尺寸不一
藏印:臣源瀚印、颐情馆印(二次) 、湘文审定、杨经藏宝、颐情馆、 宗湘文珍藏印
吴云题记:同治癸亥冬十月下澣,归安吴云读于泰州寓斋,并记岁月。钤印:吴云私印、平斋
说明:此册曾经清末宗源瀚收藏。宗源瀚(1834-1897),字湘文,上元(今南京)人。早年累佐戎幕,荐保知府,历官浙江衢州、严州、嘉兴、湖州、温州等地知府。光绪二十年(1894)授浙江温处兵备道。卒于任。宗氏喜金石书画,富收藏,亦工诗文。著有《颐情馆集》、《闻过集》、《右文掌录》。其子宗舜年(1865-1933),为近代著名藏书家。
此恽氏父子书札合册,计有十八通,其中恽日初十五札,恽寿平三札。
恽日初札,有言及其子恽寿平,内容多为邀集朋友清谈以及答谢馈赠等,款识皆为方外明昙。其曾流寓福建建阳,闭门著书讲学,有《见则堂语录》《不远堂诗文集》。
▲恽日初札(第六、七札)
释文:
承谕,古木属儿曹以荆关笔法为之,不知于兄突兀看人意有当不?乐水乐山,存乎其人,儿曹直依样涂鸦,在兄自命何如耳。笑笑。式遄幸即相闻。方外弟明昙顿首。子老道兄大人。小儿并赋诗十章呈教,未识略当尊意否?幸更教之。
芜言稍加芟削呈上,幸更有以教之。前承过奖,有愧而已。小儿适往乡,俟其入城,觊枉驾缕缕此中。弟明昙顿首。子老道兄先生。
此二札,其中“儿曹”、“小儿”即指恽寿平。据札所言,可知其时居于常州家乡,史称恽日初“晚岁不得已归常州,仍服浮图服,而言学者多宗之”,十五札正是此一时期作品。
“古木属儿曹以荆关笔法为之”、“乐水乐山,存乎其人,儿曹直依样涂鸦”所指恽寿平以荆浩、关仝笔法绘山水画作,“小儿并赋诗十章呈教”,即南田作诗呈教。有载“南田诗笔绝佳,长歌尤美,不减梅村,特以画名掩耳。正如梅村以诗名,人不更知其能画也。”
顾炎武对其诗文也是极为推崇,称道“起文行身甚狷,文笔甚狂,其称诗自三百,五篇后离骚,学者读此可矣,汉晋下屏不视”。
上款人“子老道兄”暂不可考。
▲恽日初札(第四、五札)
释文:
五谷能养人,而真珠不能,所以五谷贵于珠也。况谷沉则能为药,虽谓以谷之少少胜珠之多多,可矣。拜此厚贶,谢何可言尽乎?至米陈谓之出汗,则浮气尽而精独存也。较人之出汗而伤元气者殊矣。老兄以为何如?弟昙顿首,君老道翁我师。钤印:山中学士之章
倏忽便已三春,每当岑寂无聊,辄念老兄不置。知兄于同人快聚时亦必念我也。旦日期兄相过作半清言,并为我拉陈静老、蔡靖老,二公亦有许垒块要对兄倾写也。方外弟明昙顿首。君老道兄先生。钤印:江左傲夫
▲恽日初札(第八、九札)
释文:
吴门之役,遂致弥月之间阔,相念无已。灵岩长往,潇洒可观。惜也,法门又少一老成矣。顷拟走候,□寒而止,姑俟风色稍和耳。顾孝老一讯与薛宅,烦为转致。方外弟明昙顿首,君知道世兄先生。
别来便几多月,昔人谓“逃蓬藋者闻人足音则跫然喜”,弟入南村,并跫然之想不作矣。跂望高踪,可无渴心耶?前承索清惠公手札,今简奉三纸并仲殷一札。此公虽为乡人所嫉,而大节有可取,不独为南畿解首也。晤在仲秋。不一。方外弟明昙顿首。君老世兄先生金石。
▲恽日初札(第十、十一札)
释文:
叠承膳药之惠,又拜养生之训,不独口腹知恩,直将镂之心板不毁矣。谢谢。茂弘令侄云云,殊增劳念。吾辈屈指不过数人,而弟与翁则庶几晨星之配残月也。敢不以相勉者为翁勉哉。别谕敬闻命矣。知翁道兄先生。小弟明昙顿首。
履端纳吉为贺。诘旦幸过弟作半清谈。坐中无他客,皆同心也。令嗣君大兄并希同过,勿更夙也。方外弟明昙顿首。君翁世兄先生道宗。
上款人“君知”即唐献恂,字君知,号洁庵,武进人,明廪生。明亡后弃诸生业,黄冠遁世。唐献恂为恽日初好友,史载其“与同郡杨雪臣、恽逊庵等六七人砥砺名节”。
如第五札所言“倏忽便已三春,每当岑寂无聊,辄念老兄不置。知兄于同人快聚时亦必念我也。”以及第十札中“吾辈屈指不过数人,而弟与翁则庶几晨星之配残月也”,第十一札“坐中无他客,皆同心也”等,皆可窥二人知交关系匪浅。
第八札“灵岩长往,潇洒可观。惜也,法门又少一老成矣。”,应是恽日初方外友人羽化圆寂。
▲恽日初札(第一、二札)
释文:
适有一拙作,欲借光名手。足下能慨然相过乎?伫立以俟。尊公先生烦道意。方外明昙顿首。若营道世兄千古。或者旦日亦可,迟速唯命。
稿笺如命驰往。行款惟高明酌之。称谓或用“高”,或用“老”,或两字俱不用,要无伤雅可也。紫老烦道思存。方外明昙顿首。若营道世兄金石。
上款人“若营”即唐宇肩,字若营,献恂子,名画家唐宇昭从弟,工书法,明亡后终身不应试,鬻书自给。札中所言“尊公先生”为唐献恂。
而恽寿平三札皆为长札,据此可窥知有没骨花卉“当朝第一”之誉的南田,其绘画、诗文之外的生活点滴,甚有史料意义。
南田可谓满腹经纶,富贵近于咫尺,却能舍身卫道,死守孤城,不惜身陷囹圄。而后,纵然可袭承清廷高位,却宁可落发为僧,也要恪守道义,不苛求名利。
第一札内容为向亲翁替女、婿索回女儿的奁田,此奁田为其女儿的聘金,而长期被家族用;第二札则是向其女婿解释其在娄东纳妾的原因及其后意外生子,生子后的窘迫情形等等;第三札则为帮助一位仗义的道士而为其写信请为官的朋友照拂。
▲恽寿平札(第二札),请滑动浏览更多
上下滑动查看作品释文详情
释文:娄东纳妾,实因太原王氏诸昆友苦相劝勉。自念马齿已长,不能刻待,聊强就之。归时欲言,未知汝岳母之意何如,故且讳而不言。比至夏间,汝岳母之意果出至诚,则娄东之举似为多事。此时心实感之,又不忍言以伤其意。惟有善遣娄东之妾以息后日之争。意念已决。及至吴门当事署中,当事亦极言两地照看,非贫士所宜。与余意合。正思作书寄王氏诸昆,而娄东人士纷纷然遣信使来报喜音,妾已有娠,将及半身。亦知家中讳言,不敢寄音至常,恐有泄漏,或生他变,因我半载不相闻问,人人骇怪。此时又如半天落下一件大好事,从前意中之局,顿尔改换,未免手忙脚乱。时当盛暑,囊无一钱。星飞过娄,略为料理居处、饮食、医药甚费经营。直至七月初方有宁处。而此妾因半年怀娠,病苦颠连饥馁,备尝诸困。其家贫甚,未免嗟怨,心甚怜之。至此,不但不能遣,而且并我身皆留滞不能归。即汝岳母在家,穷苦岂一刻忘之,实有一时难于措手者。亦思此间生产事大,日夜盼望置妾生子,今忽从无意得之,即家中怨望,不能复顾。非不顾也,审轻重以为缓急,且实人情艰难,赤手拮据,精力疲矣。两地嗷嗷待哺,左支右吾,实不得已,岂复作少年轻薄,恋异乡风月而为此耶?娄东王氏诸昆及诸素心同调人人知之,人人能言之,吾岂有是?即家乡人言藉藉,可不辨而自明矣。千言万语,总不必细说。所喜九月廿二酉时已生一男,至枕有奇骨丰起,姑为家言四柱根深,易于长养。虽非英物,亦似不凡。最关切无非令祖先生、尊公老亲翁及吾甥、吾女,闻之定大为喜快(外一札,可面呈令祖。尊公不及另候,烦吾甥致此意。此字可共观也)。虽一夏一秋,经营彻困,至此亦不得不乐。即汝岳母与吾意岂有异乎?娄中诸君子亦无不人人踊跃,皆以为奇缘,作为诗歌,传之乐府,连篇累牍,游囊几满;贺客履满户外,酬应烦苦,日从事于文酒之宴,欲避不能。而吾乡人翻有喜谈乐道,腾口相讥议者,视娄中人士之欢欣鼓舞,闻之能无自愧存心之太薄耶?此月廿二为弥月之期,此间尚有一番称庆诸事。婴儿善啼,客寓多风,产母甚騃。尚须留此调度数日,弥月后即驰归,与吾甥商悉种种。此间断难久留,恨不能即刻携归,一处度日。但卒岁之计,此时便须料理,为此进退两难,然总须急归,先商定诸事,然后为搬移之计耳。见吾甥手书,词语详婉,意更恳至,善处骨肉之间,正吾意中语。总之大事已定,大喜方新,其中纤微小不如意,亦坚忍以待之耳。春夏在道署,润笔似稍丰。一秋居娄,两处分爨,皆有八口,便极难。游囊所入,不足供所出。大约诗文唱和、花月宴赏工夫已消去十之五六,作画酬应十得三四耳。然又不能谢绝宴会事,故所得甚不快意。亦造物者有意妒之,不然便似处人间第一乐境矣。且家人皆苦,亦何忍独乐耶?两外孙念之甚切,囊空无一物可寄,嗟乎,贫亦甚矣。张甥来,正当产妇坐草之际,一时不能打发,迟迟始凑得数金,恐亦不足用。俟归时再作商量耳。叔美贤甥文座。阳月六日,舅格拜手。
??
此札为恽寿平纳妾札,内容甚为丰富。
其中“归时欲言,未知汝岳母之意何如,故且讳而不言。”,可见其纳妾之时,并未告知妻子,而隐瞒避言。“亦知家中讳言,不敢寄音至常,恐有泄漏,或生他变”则是友人不敢致信其家中告知南田“小妾怀孕”事宜,恐引起其家中麻烦。
札中,恽寿平又解释其并非年少轻薄,恋异乡风月,实在是因为太原王氏诸昆友苦相劝勉,才有纳妾之举。
同时,其也言及生子前“时当盛暑,囊无一钱”,生子后“一秋居娄,两处分爨,皆有八口,便极难。游囊所入,不足供所出”。其经济窘困,酬劳因交游宴会亦开支甚大,情况则“大约诗文唱和、花月宴赏工夫已消去十之五六,作画酬应十得三四耳。然又不能谢绝宴会事,故所得甚不快意”。
史载南田“家贫甚,风雨常闭门饿”,然其亮节,并不为名利而折腰,甘于清贫,穷且愈坚,此真名士风流也。其过世后,竟因家贫而无力治丧,后丧事由好友王翚操办,有记载,当时王翚泪水糊面,肝肠寸断。
▲恽寿平札(第一札)
上下滑动查看作品释文详情
释文:前过候尊公四叔,闲谈偶及协济桥田。弟止知十七年至今,其中连值岁凶。四叔想因钱粮诸事艰难,故其物未付出。昨晤间,云:此项田租,欲俟葬令庶祖母周娘后,方以归还小女。似属可商。家庭之间,自不应较论,但此项原属聘金,小女未过门时,弟欲将此项备箱厨木器诸事。四叔面言不可,留此田租,为房内支给用度。若必置办箱厨,便欲废此产,是以有用易无用也。弟铭藏此言不敢忘。今若将此项为葬令庶母费,无乃与前言未合。葬周娘,公事也,公费也。此田,聘金也,奁田也。恐葬事理宜用公产、动公费,不宜出之奁田。虽三令郎有继嗣之虚名,而毫无继嗣之实,每岁时祭祀,未闻有另有公产支给。而房中又并无所遗,在老亲翁长兄必有说以处此。弟不能知。若并欲取其奁田以为葬费,未免偏拈太甚。同一儿女,亮无厚薄,然行迹之间,似未均平,而令郎与小女从无半语言及,足以见老亲翁家教有克让之风。但弟当时每以四叔前言告小女,而此奁田未归割,则嫁时之箱厨木器诸事全缺,弟有不能一日安矣。况二令郎亦有奁田,并未尝听之公家移为公费,且闻并代为纳粮矣。而三令郎艰苦已极,两儿渐长成,费用百出,万难支撑。每当追呼火急,左支右吾,不敢以闻之祖父。弟每叹其能承顺,弟亦闻四叔称说小女,祖父爱之之意,宜无所不至,此必四叔或别有深意厚待之。弟愚陋未能测也。四叔长者高年,相对时惟宜谈道谊学问,不当以儿女鄙俗事相较论。故弟不敢以此冒渎。幸老亲翁从容婉曲述弟不言之微衷,今冬将此田归割。且历年无收,去岁今年始称丰稔,交付儿辈,听其自收,少佐三令郎膏火,即如弟亲受老亲翁莫大之赐矣。若必欲将此为葬费,自十六年至去冬,其中虽有凶荒,然除荒岁外,尚有赢余一二,可少助葬费,自当听之公家,稍尽继嗣之意。今冬以后归之小女,似为两得。想老亲翁自应首肯也。伫俟回示,尚容面悉。尊公、四叔前烦叱致,并谢弟冒渎之罪。兴翁老亲翁长兄大人阁下。小弟格顿首。冲。
??
清代所刻的《瓯香馆法书》中,收录有一札(参见《容庚藏帖·瓯香馆法书》第二册54-58页,广东人民出版社,2016年6月),与此合册中恽寿平第一札不但内容完全一致,而且从字形、结构到布局均无二致。
唯一的不同是刻帖本用笔多以圆、肥之笔出之,犹如常见清人仿恽伪作的圆甜之态,而细谛此册墨迹,其用笔则柔中寓刚,洁净爽利,平和清秀之中蕴含潇洒空灵之趣。两者的差距一目了然。由此可知刻帖本是以此册墨迹为底本的摹刻本,摹刻水平较为低下。在2015年出版的《恽寿平全集》中,编者曾据刻帖将此札内容辑入该书。
此札可见南田对于晚辈的关爱之心。
▲恽寿平札(第三札),请滑动浏览更多
上下滑动查看作品释文详情
释文:前者从邵幼老得先生所留二扇,属寿平点墨。寿平辱先生十载神交,竟未遑以片纸尺幅博高山之赏。方自恧然,乃君侯谊不遐遗,许奏薄伎,承命踊跃,遂不敢自护其短,已为渲染。属幼老寄呈,并附咫尺之书,通于执事。君侯下交之谊,鄙人景企之私,略具前书,不复覼缕。春间行旌西指,道经敝郡。拟从幼老诸同人遮留半日,倾写积怀。寻闻鹢首已抵淮上,近在数百里间,犹未能酬一见之愿。憾也何如。兹启:稽田吴先生没于胶海之大珠山,其灵柩寄山中。有皇坛羽士张紫相为之守护惟谨。客冬吴三兄奉旅襯南还,羽士左右之力为多。且千里随行,送其安厝,方归故山。此真方外有心人,非寻常羽流可同日道也。近从嘉禾抵敝郡,略为周旋。今渡江,道出淮海。恐钵囊告罄,不能还山。惟君侯与吴先生有故人之谊,必致深念。于羽士之归,敢为绍介。幸君侯稍为援手,导之出彊,勿使其留滞异乡,沿门持钵,引领以望君侯,不独一羽士矣。一春笔墨,匆匆酬应,碌碌促迫,苦无神怡务閒之会,寄一水一石,就正大雅。初夏定至湖上,当为先生构小帧,剪两峰翠黛,寄呈发笑耳。临书瞻企,不尽欲言。伏惟鉴茹,幸甚。教小弟恽寿平顿首。存翁老先生大人。
??
此札为恽寿平为道士张紫致信“存翁”的关照信,并附“一水一石”画作,另约定将于初夏为其另作小画等。札中“幸君侯稍为援手,导之出彊,勿使其留滞异乡,沿门持钵,”据此足见恽寿平为人之仗义,乐于伸以援手。
“明清女史笔墨”专题中,则囊括文俶、邢慈静、李因、周淑禧、蔡含、陈书、慈禧等,皆可谓雅致清隽,俱极闺秀风采。
▲文俶(1595~1634) 花石蛱蝶 镜框 设色洒金笺
上下滑动查看作品详情
尺寸:62×30cm
出版:《明清书画集萃》P74-77,扬州博物馆编,上海书画出版社,2006年。
钤印:赵氏、文俶
藏印:张氏葱玉、映山珍藏、仲武珍藏、未雨珍藏、金陵王仲武珍藏、王仲武印、求实斋、仲武鉴藏、徐邦达印、吴兴、张珩私印、邦达审定
题识:天水赵氏文俶。
题签:明赵文俶花石蛱蝶,仲武珍藏,张珩鉴定。
王仲武题边跋:
1.明天启间,文俶赵氏写生最精。忆宣和六法,枕烟亲授,吴中七子,柔则齐名。四百年来,吉光片羽,偶出人间众相惊。披图看,叹鱼笺盈尺,气韵清真。芳卿著手皆成,写蛱蝶飞沉别有情。更花心草脚,尽伊翔止,石腰土股,任尔逍停。细染奇葩,纤描异卉,瘦笔传来倍入神。文轩外,有蜂媒邪窅,频敲窗棂。辛亥谷雨,斋中赏玩兹帧,忽见狂蜂时敲窗棂,因赋沁园春一阙以纪妙迹。仲武时年七十又四。钤印:王仲武印、漫兴
2.花鸟画肇始边鸾,徐黄则集大成。文俶绍徐衣钵而发奥赜,当时周俶祜(清初江阴人,善花草虫鸟,设色鲜丽,气韵生动,有临文俶本草图,亦称绝品。)、郭□(清人,字妆素,苏州人,画学文俶,书法大小米,作诗立就。)辈临得其一体,卓然名家,流风法乳,至今臻盛。钤印:饮虹园丁、日日新
3.此明季文端容女史精心之作,奇花异卉,粉蝶怪石,信笔渲染,俱能抚写性情,鲜妍生动,怪石尤老劲。论者评曰,虽五代徐熙之野逸不足过也。惜中年羽化,传世者多伪笔尔。丙子冬至后二日,仲武题于牯岭别业。钤印:学到老、仲武词翰、写生、求实斋
展览:“明清书画集粹特展”,扬州博物馆,2006年9月26日-11月26日。
说明:本件作品曾经查莹、张葱玉、王仲武、徐邦达鉴藏。
??
艺术史上,以女性身份而闻名者,如传说中王羲之的老师卫夫人,亦或赵孟頫妻子管道升等。而及至明清时期,女性绘画得以空前发展,绘画语言及表现技法也远胜于先前诸朝,题材范围则是广泛,山水、花鸟、人物均有涉及。
其中,文俶为文从简女,文徵明玄孙女,精于花草虫蝶画的创作。钱谦益赞其:“点染写生,自出新意,画家以为本朝独绝。”张庚于《国朝画征续录》中亦有言:“吴中闺秀工丹青者,三百年来推文俶为独绝云”。
▲《明清书画集萃》P74-77,扬州博物馆编,上海书画出版社,2006年。
是作曾经查莹、张葱玉、王仲武、徐邦达等鉴赏大家鉴藏,可谓流传有绪。
▲邢慈静(16~17世纪中期)1624年作 寿星幻化 镜框 水墨纸本
尺寸:106×48.5cm
钤印:马邢卿印、慈静、兰雪斋
藏印:徐紫珊秘箧印、雨楼眼福
题识:南极之精,东华之英。寿□浩劫,与天齐并。天启甲子秋日题,马邢慈静沐手书。
说明:本件作品曾经徐渭仁、方天仰递藏。
邢慈静明代万历年间人,号蒲团主人,兰雪斋主,山东临邑人。其自幼聪慧,悟性超群,工书法,善绘画,尤精白描观音,博学多才,深受世人的喜爱。其诗书画俱称绝品,被誉为是继卫夫人、管夫人之后的又一书画名媛。
其长兄为晚明书法大家邢侗。《武定州志》记载:“慈静,博学善属文,诗有清致,书画俱称绝品,与兄侗齐名。”《无声诗史》亦赞道:“慈静书体,颇类子愿,画品清雅,亦彤管之秀,名家鉴赏不虚也。”
是作曾经徐渭仁、方天仰递藏。
▲李因(1610~1685)1673年作 芙蓉鸳鸯 立轴 水墨绫本
尺寸:136×47cm
铃印:李因之印、今氏生
收藏印:宋嘉、宋匡真州卞薇阁珍藏、宋志伊印、松陵周氏兰坡裕珍藏
题识:癸丑冬日,海昌女史李因画。
题签:明李今生女史夫容夗央。丁巳秋得于长沙,戊辰秋重装,獧盦审定真迹。
钤印:卞押、宋匡
李因是明末清初时期集诗人、书画家于一身的传奇女子。其虽历经顺治、康熙两朝,却始终以明人自居,在画中从不署清代年号,堪称“遗民闺秀”。
其早年为江浙名妓,后嫁光禄卿葛征奇为妾,在绘画上崇尚隽雅,在山水画上学习米芾、米友仁,画山水、花鸟,疏爽隽逸,毫无女子纤弱之气。亦工诗,著有《竹笑轩吟草》等,诗笔清奇,有中唐遗韵。
《明画录》评其作品“苍秀入格,点染生动,大幅益佳,此闺阁而得士气者。”
▲周淑禧(1624~约1705)梅雀图 镜框 设色绢本
尺寸:65×33.5cm
出版:
1.《中国古代书画图目》十二册·沪9-26,第123页,文物出版社,1993年。
2.《中国花鸟画通鉴-烟笼寒水》第42页,上海书画出版社,2008年出版。
3.《中国古代书画艺术典藏大展作品集》第222页,西泠印社出版社,2010年。
钤印:江上女子、周禧画印
题识:江上女子周禧设。
吴湖帆题边跋:明周淑禧女史梅雀图真迹,甲申夏吴湖帆题。钤印:倩庵
展览:“古雅风韵·中国古代书画艺术典藏”,浙江美术馆主办,2010年10月。
周淑禧(1624~约1705),号江上女史、江上女士,江阴(今江苏江阴)人,清代女画家。江阴周荣起次女,周淑祜之妹,姐妹师事文俶,工画花鸟草虫。周淑禧重视写生,兼工佛像人物,擅写观音大士像,有出蓝之誉。
陈继儒赞其花鸟画云:“花有露,鸟有声,能令造化无权,有此才女,使人不复羡谢家也。”
《国朝书画家笔录》亦言:“周禧女史其画点染生动,神采焕发,翎毛更入微妙。年八十余犹不倦,人有其片幅者争宝之。”
▲出版
周淑禧传世画作甚少,彼时往往得其片纸便珍若拱璧,此梅雀图经梅景书屋主人吴湖帆巨眼,并为之题签,更为难得。
▲蔡含(1647~1686)古松献寿 镜框 水墨纸本
尺寸:19×57.5cm
出版:
1.《中国古代书画图目》第十二册,图版沪7-0352,第74页,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年。
2.《绢纸行旅—罗伊与玛丽莲·派普夫妇珍藏中国绘画》,图录编号25,第79页,凤凰城艺术博物馆,1998年。
3.《中国绘画中爱与死之隐意—罗伊与玛丽莲·派普夫妇珍藏精选》,图录编号6,第16、44、86页,凤凰城艺术博物馆,2013年。
4.布歌廸,《大清—一六四四至一九一一年间的中国绘画》,图版52,第131页,华盛顿大学出版社,2014年。
钤印:中郎有女、字曰女萝
冒襄题跋:上蟠千尺龙鳞,下长千岁茯苓。长夏写米献寿,仙翁此日丹成。巢民弟襄题祝。钤印 :水绘庵、巢民冒襄印、辟疆
蔡含,字女萝,号圆玉,江苏吴县(今苏州)人,为水绘园冒辟疆的侧室。与金玥时称“冒氏两画史”。生而胎素,性慧顺,好画山水、人物、花草、禽鱼,长于临摹,其乔松、墨凤两图尤奇。
杜浚《女罗字说》文中有载“友人茂苑蔡孟昭有女,性静慧,娴教训,解诗书,长斋通禅理。孟昭琦爱之。年及笄,求纳聘者,谋约塞门巷,孟昭皆不许。而独以三世之交,道义郑重,归东皋冒辟疆氏”。
此《古松献寿》扇面为蔡含所画,冒辟疆题识之作品。蔡氏所绘青松枝干苍健,松针如细丝万缕,表现出松树老而不枯,古而弥新,既对细节刻画入微,又不失大写意神采。冒辟疆所书更为此作增添光彩,款识因空而落,穿插其中,与松树融合一体,使作品更为完整。
两人珠联璧合之创作也可谓是一件逸事。
▲陈书(1660~1736)杨柳桃花 成扇 设色金笺
尺寸:19×50cm
钤印:女史陈书
藏印:齐璜眼福、特健药、赵
题识:南楼老人书。
赵药农题签:南楼老人陈书设色杨柳桃花逸品成扇。丁酉年新正月得于北京厂肆武进赵药农题记,时年七十五。钤印:特健药
说明:齐白石旧藏,文物商店旧藏。
陈书(1660~1736)字南楼,号上元弟子,晚号南楼老人,秀水(今浙江嘉兴)人,适海监钱纶光,善画花鸟虫草,家贫,卖画自给,教子甚严。以长子钱陈群诰封太淑人。
其子钱陈群、钱界、从子元、从孙载及族孙钱维城、钱维乔等皆从受画法,亦如四家之宗卫夫人,堪称“开一门家风”。
其作笔力老健,风神简古,其用笔类陈道复而遒逸过之。山水人物亦擅长,间绘观音、佛像等。其画清内府所藏甚多,卒年77岁,著有《复庵吟稿》。
此作曾为齐白石,文物商店旧藏。
▲慈禧(1835~1908)1898年作 富贵凌云 镜框 设色纸本
尺寸:135×66cm
钤印:慈禧皇太后之宝、万物光辉、黄金共寿、大雅斋、冰清玉润
藏印:何德兰印
题识:光绪戊戌孟冬上浣,御笔。
王懿荣题跋:金缕杯盈玛瑙盘,雅宜艳雪护雕栏。人间只自夸姚魏,未向凌云笔下看。臣王懿荣敬题。钤印:南斋供奉
说明:本作品为慈禧亲笔;何德兰旧藏。何德兰(Isaac Taylor Headland),美国传教士。1888年来华,任北京汇文书院文科和神科教习。著作《慈禧与光绪:中国宫廷中的生存游戏》。此书能增进我们对清朝末期的了解,也提供了许多珍贵的史料,对于光绪帝喜欢看书和慈禧的书画多有提及。
此作收藏者为《慈禧与光绪》的作者何德兰。
何德兰是美国人,原名是伊查克·泰勒·黑德兰。他于1888年以传教士身份来华,亲眼目睹了清朝的全部最后岁月。而最为关键的是他的作为西医内科医生的妻子何德兰太太——“二十多年来何德兰太太一直是慈禧太后的母亲、隆裕太后的妹妹以及北京的许多格格福晋和贵妇的家庭医生。
徐珂在《清稗类钞》中,明确记述慈禧太后不仅文学素养较高,能“工试帖诗”,而且擅长书法绘画。“善书画”,“喜作擘窠大字,亦临摹法帖,作小楷。尤喜绘古松,笔颇苍老”。清末学者费行简称其“书法端腴”。
本件慈禧太后亲笔写意画《富贵凌云》,构图似简实腴,枝干的简单书写,较少穿插和掩映,更体现了慈禧太后不同于宫廷画家尚技巧、重装饰的繁复手法的简约风格。
另有“皇家书画、旧藏、宫廷绘画”中其余画作、“佚名书画”专题及其他古代名家画作,实因篇幅所限,挂一漏万,无法一一俱足。
▲徐崇矩 (传)芙蓉鸠鸽 手卷 设色绢本
尺寸:44×177cm
出版:《传承——名家递藏中国书画》第14、15页,保利艺术博物馆编,2012年11月。
藏印:平生真赏、生机、月水书屋、关中李泉鉴赏图书、吴廷之印、江村、富春董氏收藏书画记、黄镜公藏异、臣李泉印、□廉一号洛西、石氏书印、洛西书画、生香乐意、周伯琦书画印、太上皇帝之宝、懋勤殿宝、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八徵耄念之宝
题识:徐崇矩。
展览:“传承——名家递藏中国书画展”,保利艺术博物馆,2012年11月2日-10日。
说明:本件作品曾经周伯琦、吴廷、董诰、曾国藩递藏,且为清宫旧藏。
▲徐崇矩 (传)芙蓉鸠鸽 手卷 设色绢本,局部
▲出版
▲焦秉贞(清)瓷器制造图 册页 (二十三开) 设色绢本
尺寸:30.5×35.5cm×23
焦秉贞,字尔正,山东济宁人。康熙时官钦天监五官正,供奉内廷。清代宫廷画家。擅画人物,吸收西洋画法,重明暗,楼台界画,刻画精工,绘有《仕女图》《耕织图》等。
用善绘事的科学家或可以概括焦秉贞。作为天主教传教士汤若望的门徒,焦秉贞的绘画始终有一种中国化的真实。吸收西洋画法,重明暗,楼台界画,刻划精工是其绘画的最主要特点。
▲邹一桂(1686~1772)牡丹二十四品之「瑞露蝉」 立轴 设色绢本
尺寸:56.5×40cm
钤印:邹一桂、小山、中有
藏印:砚田农、会心处、遂侪品藏
题识:瑞露蝉。色深粉红,中抽碧心如合蝉状。枝叶挺劲,光艳照人。翩然薄鬓拂云轻,飞带残霞夕照明。抱叶岂忘都富贵,吸风原不受凄凉。根承朝沆三危瑞,种自仙都五得名。一院笙歌春未去,却疑高柳报新声。一桂。
说明:本件作品曾为鹿学艮鉴藏。鹿学艮(1854-?),字遂侪,又称鹿学良。直隶定兴人。光绪六年进士,曾任福州知府、福建按察使、海关务处总办等职。
邹一桂,一字原褒,号小山、二知、让卿、二泉山人,江苏无锡人。雍正五年进士,官礼部侍郎、殿前侍御。伯父显吉,父卿森,均工诗画。 一桂善工笔花卉,设色明净古艳。间作山水,风格隽冷。
▲永瑆 楷书御制诗十六首 册页 (十六开) 水墨纸本
尺寸:15×24cm×16
钤印:臣瑆
藏印:避暑山庄、乾隆御览之宝、平羽鉴藏、平羽珍藏、臣孙毓汶敬藏
题识:子臣永瑆敬书。
册页封板木刻题字:御制题画诗,永瑆敬书。
说明:本件作品曾经清室旧藏,后为孙毓汶、徐平羽递藏。
1.孙毓汶(1833-1899),字莱山,山东济州人,尚书瑞珍子。咸丰六年,以一甲二名进士,授编修。
2.徐平羽(1909-1986),江苏高邮人。历任南京市文教接管委员会主任,南京市教育局局长,上海市人民委员会秘书长,上海市文化局局长,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文化部副部长、顾问,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佚名(宋)攀猿图 镜框 设色绢本
尺寸:21×22cm
▲佚名(宋)观山图 镜框 设色绢本
尺寸:23×22cm
▲佚名(宋)轻舟图 镜框 设色绢本
尺寸:26×28cm
▲佚名 贵妃出游 镜框 设色绢本
尺寸:228×158cm
▲王铎 1650年作 草书《临鸭头丸帖》 立轴 水墨绫本
尺寸:173×42cm
钤印:王铎之印、痴仙道人
题识:鸭头丸,故不佳。明当必集,当与君相见。不审阿姨所患得差否。极令愁恻。想东阳诸妹当复平安,不审顷者情事。庚寅十月,王铎
▲傅山 草书《朱子语录》 镜框 水墨纸本
尺寸:28×108cm
出版:《书法汉学研究》2012年11期,アートライフ社出版。
钤印:傅山、青主
藏印:碧玉壶
题识:朱子语录曰,易是卜筮之书,皇极经世是推步之书,经世以十二卦管十二会,绷定时节却就中推吉凶消长,尧时,正是干卦九五其书与易自不相干只是加一倍,推相去,问伯温解经世书如何,先生曰,他也只是说将去,那里面精断(微)曲折也,未必晓得,当时只说王某,不会说与伯温,朱先生又曰,自有易以来,只有康节说一个物事,如此齐整,如杨子云太玄,便零星补凑,得可笑,若不补,又却欠四分一,补得来,又却多四分之三,如潜虚之数,用五,只以如今算数一般,其值一画则五,下横一画则为六,横二画,则为七,盖亦补凑之书,此说诚中子云之病。山。
▲出版
▲宋曹(1620~1701)行书自作诗四首 手卷 水墨纸本
上下滑动查看作品详情
尺寸:23×400cm
钤印:宋曹之印、耕海潜夫射陵、会秋堂
藏印:朗庵所藏
题识:鸡鸣山色正萧骚,燕子矶头起素涛。千里舟车人属望,百年又献独登高。襟怀到处归多士,落拓吾生感二毛。碧树秋云无限思,遥看意气满江皋。《答龚司马》。
山水相逢劝酒杯,苍生处处待调梅。深宫独进长杨赋,前席时推贾傅才。十载晨星常入望,三江昼锦暂归来。从容献纳趋东观,经过淮阴上钓台。《答司马之二》。
石势嵯峨不可攀,难堪寂寞俯尘寰。几回客梦须眉改,独有山僧岁月闲。处士洞中皆畏垒,秋风江上觅深关。一声钟尽残更杳,日出前峰莫漫还。《焦山和韵》。
乱世相逢好友难,侧身东望起长叹。几拳拳石横江立,十丈青蛇出岫寒。隔水山光连树远,满天月色带秋看。还从竹径寻归路,倚杖徘徊过钓滩。迢迢山径复徘徊,金鼓声中几劫灰。白眼不须随落照,黄花依旧各分杯。霜前树色铜驰老,客里秋风画角哀。回首关城迷去路,归心独上望乡台。
霜降日重登北固山。鹤林南去万峰遮,携手登临听晚笳。竹院高僧愁塞马,石桥流水到渔家。一江云影连山影,满地松花夹稻花。城北故人期不至,茫茫秋思寄天涯。
繇鹤林过山间田家。《复登竹林古塔望大江》书为翰宸贤婿印可。射陵宋曹近稿。
吴平题签:明遗民宋射陵草书诗稿卷。乙亥之夏,堪白吴平敬署。 钤印:吴平、堪白
吴平题引首:明遗民宋射陵书诗稿卷。八十四年乙亥仲夏,堪白吴平拜观署。 钤印:吴平堪白之印、姚江
吴平题跋:宋射陵曹,江苏盐城人。明没入清为遗民。评者以为古道照人,足以师表海内。书法与傅青主、王觉斯同开自我境界。此自书诗稿卷纵横驰骋,悉出自然,不为意绪所拘,惜传世之作甚为罕见,惟藏者其宝诸。八十四年乙亥夏,堪白吴平。 钤印:吴平堪白之印、姚江
说明:本件作品为林朗庵旧藏。林朗庵(1897-1971),名熊光,号朗庵、磊斋,室名宝宋室,台湾人。早岁留学日本,上世纪三十年代旅日经商。雅好文物,深于金石学,收藏颇丰。辑有《磊斋玺印选存》。
??
▲查士标 1695年作 清风 册页 (十二开) 水墨纸本
尺寸:22.5×17.5cm×12
钤印:二瞻(十二次)
题识:
1.疏竹萧萧入画图。士标画。
2.幽竹映清风。士标画。
3.此册学元人李遵道笔意颇肖。懒老标。
4.士标画于芜城客舍。
5.仿楳华庵主画法。士标。
6.懒老戏笔。
7.张伯雨墨意漫临一幅。标。
8.清閟阁竹石图似之。士标摹其大概。时乙亥初冬。
9.梅壑老人画意。
10.何可一日无此君。梅壑标写坡公诗中意。
11.乙亥冬夜坐待雁楼写此遣兴。士标。
12.疏影纵横山月寒。士标偶兴。
说明:本件作品附陈夔公对题诗文十二开。
▲袁江 汉宫秋月 镜框 设色绢本
尺寸:163×102.5cm
出版:
1.《明清书画选集》128-129页,南华印刷有限公司,1975年。
2.《玉斋珍藏明清书画精选》192页,耶鲁大学艺术馆,1994年。
钤印:袁江之印、文涛
藏印:香翰屏珍藏印、王南屏印、南屏珍藏
题识:汉宫秋月。摹子昭笔意。邗上袁江。
说明:本件作品曾经香翰屏、王南屏递藏。
▲出版
▲高凤翰 春溪烟景 立轴 设色绢本
尺寸:146×51cm
出版:
1.《南宗名画苑》第十八辑,日本东京桥区审美书院株式会社,明治三十七年(1904年)3月出版,大正五年(1916年)7月再版。
2.《九华印室鉴藏画录(下册)》桑名铁城旧藏宋元明清画,大正九年(1920年)出版。
3.《支那古美术聚英》,日本大坂市立美术馆展观图录第九, 便利堂,昭和十四年(1939年)10月。
4.《中国山水画通鉴·维扬异趣》,上海书画出版社,2006年1月。
著录:《日本现在支那名画目录补》,大塚巧艺社,1936年。
钤印:随兴云山、南村、肺腑槎讨生枯竹、踪怂山在心、凤翰、河干草堂、石之农、南阜、西园、操书生、澹然无俗好
题识:
1.春溪烟景。石道人题。柳园司马公属缣十二帧为写屏幅,自金陵奉命后携之往来江上者凡两政岁,于甲寅夏始得奏成于海陵。故缣遗失,醵他帧以充补作十二三,又阅时换手,笔墨殊非一律,唯司马公雅鉴,能宥谅耳。罪甚、罪甚。时初夏四月十有三日,高凤翰拜手并识。
2.春山如美人,婀娜当光里。娇慵作态憨,堆烟收不起。七月中元节大雨后,乘新凉再题。石农。
3.拾得溪山画样新,今年饶作有心人。南来颇忆江头路,一云折带皴。题画旧句,临笔偶然兼及,颇亦吻合,再此笔。石拙。
4.此画后以他故不用,又不足转手别赠,以负初心,遂留家塾,以存一番笔墨公案耳。乾隆元年丙辰秋七月南阜记。
5.甲寅画,丙辰重题。
▲出版
▲蔡嘉(1686~1779)临古山水 册页 (十三开) 设色纸本
上下滑动查看作品详情
尺寸:24×31.5cm×12
出版:
1.其中三开出版于《艺林月刊》(第一期)P10,(第二期)P8,(第三期)P7,天津古籍书店,1993年5月。
2.《余绍宋书画论丛》
3.《南画大成(第八册)》
钤印:蔡嘉之印(三次)、嘉(二次)、松原(四次)、晓峰(二次)、朱方老民(三次)、蔡嘉(四次)
藏印:陶式金石、翔鸾阁精鉴玺、桐轩主人藏书画印
题识:
1.此身合住水云窝,肝肺杈枒奈若何。未了墨丸千万劫,不堪垂老更相磨。仿大米。
2.庶类昔闻师造物,为图今拟法前贤。风寒吹万幽生谷,树老扶疏碧到天。苍狗忽来都是幻,丹台高处隔非烟。何时得遂云泉意,手种昌阳事引年。仿马远。
3.仿唐解元。
4.仿王叔明。
5.仆幼年颇逐游侣之盛,一时沧州、麓台诸巨公颇有畏后生之意。石谷、澹游、式和诸先辈且有天人之目,式和鲁先生更时时临仆稿本。今老矣,种种颠毛依然故我,因成二十八字,以寄慨云:饭罢掀髯漫策筇溪边,闲听水淙淙。笔耕自笑如鸡肋,悔不当年学务农,朱方老民蔡嘉志于易园之小南楼,时在乾隆庚午五月之朔日。
陶北溟题签:
1.蔡松原山水。寒木堂藏,驾四王之上。寒木率意题跋并不恶损,惟年月先后舛乱,不解何故。庚午岁暮,九叔父以此见赐,不特为松原一生杰作,求之耕烟,亦不多觏。洵足珍爱,北溟记。
2.松原临古山水册。神妙无匹,具耕烟之造诣,而破碎处转觉过之。心如九叔旧藏。北溟题记。钤印:陶北溟、玩物丧志。
颜世清题跋:
1.英雄惟以不欺乃能卓立千古,彼以此耳为目者,皆寄人篱下耳。言之可胜慨叹,戊申得此册聊书所见,飘叟。
2.此宣统辛亥沈研船以四百金看竹押之姜颖生者。颖生旋以此数归之于余。松原此册精工缦密,以视四王无多让,无怪其高自标许,旁若无人也。庚戌醉归梁宅书此,瓢叟题之并记。是日醉甚,书此志豪,瓢叟。
??
▲出版
▲金曜 1729年作 花卉草虫卷 手卷 设色纸本
尺寸:29×363cm
钤印:金曜印、郎西氏
题识:雍正己酉秋七月,金曜写。
▲何绍基 1868年作 行书录翁方纲论书诗 (四件) 镜框 水墨纸本
尺寸:219×59cm×4
钤印:何绍基印、子贞
题识:小语空山响易惊,与谁同蹑风皇翎。少霞宫榜亲题字,西麓良常路几经。西湖烟树点青江,岁岁熙甯癸甲同。谁仿端明诗帖字,守居几度换屏风。洞天大滌隔凡尘,明镜桃花笑古春。不解倪迂张道士,巢居绝听参何人。三间一榻宝苏室,气压晴虹贯夜舫。竹户阴来风嫋嫋,墨地影对月娟娟。彝斋图画赵翁张,环庆堂前旧侣风。尚左生书牛鼎记,玉文心事往来中。涪翁匏翁彼梦魂,后生书派底须论。会稽徐博怒猊法,旌德刘郎铁笔痕。磨墨齐头转法华,西吴楷迹对君誇。苏斋闲惠高轩遇,细证中锋力画沙。昔者思翁见抚本,踌躇王略未分明。何如揽辔轮蹄冻,会得杭湖怅望情。文清题苏斋所藏《天际乌云帖》,并不以为矣,苏斋和之如此。此帖余曾见于杭州孙氏,实是钩本,而苏斋题记极繁,足见文清之具眼。因简堂三十五已能耆古,为书此奉商,时戊辰立夏后。无园何绍基。
▲任伯年 1889年作 鹿车图 立轴 设色纸本
尺寸:129×65.5cm
出版:
1.《任伯年画集》17页,陈之初出版,1953年。
2.《任伯年画集》图18,1960年,人民美术出版社。
3.《任伯年全集(五)》P238,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年1月。
钤印:任氏、任伯年、山阴道上行者
题识:光绪己丑仲夏之吉,山阴任伯年写于海上庽斋。
▲出版
2020华艺国际北京秋拍,“大美——中国艺术珍品之夜”古代书画佳逸累累,好之者可莅临预展现场一窥究竟。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643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