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滚动新闻> 正文

风过瓶梅笔砚香——叶鸿平其人其画

时间:2020/7/14 16:14:06  来源:彦稼



  冬日的一个夜晚,飘了一点雪,空气清新,与友人相约古城,喝茶聊天。古城里一处僻静的所在,原来是叶鸿平老师的画室。一楼门厅很小,中空设计,东头巧妙的设计了一个小花园,一排翠竹,将喧嚣区隔,一块咸丰款识的金砖,一株芭蕉,顿时有一种穿越的雅意,好一个赏月喝茶的佳处。楼梯间,一排古钟磬,远古的石头,传来历史的清音,一看就知,主人是一个好古之人,一幅毛焰的大幅油画扑面而来,这个目前国内顶级的油画家是叶鸿平的多年至交。走到二楼,豁然开朗,一个不小的画廊,一幅一幅看来。他的画与传统的国画不大一样。默然相对,心领神会,觉出无上至乐。我初看喜欢,再看仍然喜欢。具体喜欢什么,我一时也說不出。只是目光离不开看眼前的画,秋林静,高士闲,茅亭孤,远山在。坐在茅亭里的高士,闲心一片,幽静清远,妙不可言。





最好的东西都是平淡天真的

    叶鸿平看来,读书写字第一位,画画是“余技”。中国的文学、医学、音乐、舞蹈都是哲学的体现。叶鸿平的画,很多人看不懂。“形而上者谓之神,形而下者谓之器。”画的基本构成是笔、墨、色、水,以及由这些因素构成的技法,这是形而下的,是器。还有形而上的神,是画家的思想意识,这就表现为画的意境。绘画之“质”,就是其艺术性;绘画之“数”,即笔量、墨量,是其技术性。神、情、气是质,形是外壳,是数,所现之量即构成形、象。中国自古分画为神、妙、能三品。 何谓神品?即变化多端,高度概括,极似物象,不拘外形。何谓逸品?平淡天真,感情真实,不是有意刻画而达物我两忘之境界。高度概括,极似物象,不拘外形。朴质回归。叶鸿平喜用简淡之笔,构图简略,却常出乎意料,令人玩味不尽。平淡无奇的场景,简略至极的线条,对于许多人的精心构置,这全是不经意的“偶得之作”。


叶鸿平作品

  这是一种绝美的境界。“静”,是心界的空灵。心境愈空灵,不觉物界沉寂喧嘈。所以习静并不必定要进空谷,也不必定学佛家静坐参禅。在百忙中,在尘世喧嚷中,偶然丢开一切,悠然遐想,你心中便蓦然似有一道灵光闪烁,无穷妙悟便源源而来。这就是忙中静趣。你姑且闭目思索,把这幅图画印在脑里,这源头活水便是领略来的趣味。在鸿平的小天地里,你可以闻到土地的芬芳,听到画眉的欢叫,感觉到风,看到人在自然里、在宿命中。一种回肠荡气的美感,这种美感是洗礼。牵引着你进入灵性世界,艺术让你身心元气修复。



叶鸿平作品:昆曲

画即是诗

  虽然说,叶先生的作品在表现图式上随心随欲,不拘常法,但透过这些表象,探究其中,他还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传统文人。他的书法功底非常扎实,看似漫不经心,实为游刃有余。线条延绵,气脉贯通,外柔内刚,曲铁盘丝,颇得雅士气象。书法构筑了他的绘画语言,信手拈来,无法即有法。线条是书法的灵魂,同样也是绘画的灵魂,他的很多作品,亦字亦画,融为一体,这种处理方式,得益于他的书法功夫。作为一位画家,如果有了深厚的书法功底,他的道路就会走得很正很远。在叶鸿平很多画作上,都有诗词题跋,简单,直白,通俗。文学对于画家而言,是必不可少的学养。宋·苏轼《东坡志林·题王维〈蓝关烟雨图〉》有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一语道破诗文与绘画的关系。诗为有声画,画是无声诗。二者的思维方式、意境营造都是相同的。从表层来看,画面需要题诗,它是画面的有机组成部分,从深层来看,诗能点醒绘画的主题,延伸作品的意境,同时,画面将诗的意境更为直观地表现出来,二者相得益彰。“文人画”讲究才情、学养,注重“画外功”。大凡有成就者,概莫能外。叶鸿平与江苏美术馆徐惠泉院长是大学同学,后来去央美深造,深厚的文学功底、广泛的阅历与资历、对自然造化与故乡的赤子之情以及他的书法造诣,共同构成的他的艺术的基石。博览群书,吟诗作画,不念世俗,澄心静气,专心于书画,潜心于创作。用全面的学养滋润他的艺术,用大胆的创新去构筑自己的风格,别具一格。


叶鸿平作品

不经意间物我两忘

  中国画第一讲究是气韵,气韵即格调,就是画家个人内心世界,通过笔端,以绘画方式表现出来。有艺术境界才能算艺术作品。照搬实景是自然主义。中国古代以“意”为美作为对美的本质与价值的界定,将中国古代的审美理想寄托于其中,这些都彰显在叶鸿平的绘画作品之中。“玉美有五德”(《说文解字》)“花妙在精神”(邵雍),传达出欣赏者的感受、直觉、思想的瞬间反应,古语说得好“物以情观,故辞必俏丽”(刘勰),以我们自己的眼睛来观察事物,因此事物附带有我们主观的感情色彩。平淡天真,感情真实,去繁就简。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馆长李小山说,鸿平作画不囿于既成的程式,构图奇特,自有妙处,而且,他对笔墨具有天生的敏感,看他的画会获得一些意外之喜。早期的作品与明朝的徐渭作品相似,很会用水用墨。每一笔下去都充满了不确定性,但又有章法可寻,并不是随意的畅快淋漓。鸿平说,他很讨厌重复,每张最好都有新的感觉,是当时情绪的表达,就像花火,爆发的一瞬,过去就过去了。尤其有时候有点微微的醉意,画起来格外爽,清醒了再想模仿当时的笔墨更加不可能的。


叶鸿平作品:梅花

不单是画画是情感的表达

    有人说,每个人的气质里,都藏着他读过的书,爱过的人,走过的路。江南自古多才子,叶鸿平经过商,兜兜转转,最爱的还是文学艺术,他把走过的路,行过的桥,一笔一划,凝进血液,把自我浓郁的情感投进绘画。在画中,你能读到画家的视域、热情和心血,感受到他的细腻妥帖。北上求学,遇到深爱的妻子,深入西方,创作中东西方文化相融。在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很多视觉艺术,甚至其他学科的影响,画家本人同时擅长书法,舞台艺术、兼容并蓄其实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他对创新性的东西保持着孩子般的天真,他喜欢各类艺术,那是在不同层面创作出的感人的东西,渐渐的,各门艺术都运用自如。从传统中汲取营养,到民族文化中找寻时代的灵感,回归自己文化的根。往事如烟的时光背影里,他的作品,犹如一片纯净的云影,解当下的忧,化心中的愁,带来心灵的洗涤。创作时,叶老师沉浸在无人打扰的寂静中,不管外界如何,静若盘山玉石。作画的过程,仿佛清泉在流淌,世间天才之所以为天才,一是有伟大的创造力,二是有优于常人的感受力,能见到一般人注意不到的细微。茶桌上一幅偌大的梅花图,极简,几笔,意境深远。犹如一条河,不管多少人曾经为它驻足,它都只向着远方流去。没有哀愁,也无喜乐,是无尽永恒的空。我因这片刻的寂静,反复品赏,芬芳盈口,满心余香。我进入了更为悠远的文化隧道里,听见岁月的哗哗声响。你看,时间奔流,山河无恙,后会终有期。微风穿过百里林荫,鸟雀跳跃在树梢。春日最好的阳光照在这里,于是长街上落满了光。


叶鸿平作品:菖蒲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