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之乡的书画热情

时间:2001-11-7文章作者:cnartw.com


浦江县委宣传部长主持开幕式



展览现场



展览所在地郑宅一角


  浙江有一个浦江县,一般的人可能不太知晓,但是,提起张书旗、吴茀之、张振铎、方增先、吴山明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又不能不提到浦江。

  这里不仅是出画家的地方,而且普通民众对书画的喜好,也是一般的地方所少见。因此这里有“书画之乡”的称呼。作为一个只有38万人的县,县城里却有浦江美术馆、吴茀之纪念馆、方增先书画碑刻院、山明美术院,这也是其它地方所少见的。

  从1995年开始,经文化部社文司批准,浦江县人民政府和中国美协、浙江省文化厅、中国美术学院、上海美术馆联合举办了第一届中国书画节,此后每3年举办一届。

  今年的第三届中国书画节于21日开幕,22日上午,“浦江·国际水墨画学术邀请展”在郑宅举行,此后还将巡展杭州、上海、香港及日本等地。下午“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水墨画”学术研讨会开始,及至23日上午。虽然参加这次会议的人员以浙江、上海、江苏为主,反映了地域性的一些特点,但是所讨论的问题却涵盖了当前关于水墨画的各个方面。

  这次会议有八个方面的议题:一、中国水墨画笔墨问题;二、如何评价20世纪的中国水墨画;三、中国水墨画多元化发展如何确立各自的边界问题;四、中国水墨画如何发展的问题;五、中国水墨画走向世界问题;六、中国水墨画创作的大众化带来的市场问题;七、中国水墨画如何应对全球化浪潮的冲击;八、中国水墨画的价值由谁确认的问题。

  会议自始至终处于激烈的争论之中,往往延至饭桌上而难以休止。争论的主要问题是“全球化的语境”和“水墨画的中国特性”,这是见仁见智的问题,很难求得统一。值得思考的是,浦江这个地方能把书画这个看来是小事的事情,弄得轰轰烈烈,其中自有书画搭台的奥妙。书画在当代中国的作用已非过去文人雅兴所能比,可以在各个方面和各个层面搭台唱戏,由此有人论证中国书画毫无穷途末路之言。实际上,又无前途和有无作用,主要是群众基础,浦江的民众热情奠定了书画之乡所有作为的基础。


浦江县委书记杜士禄在研讨会上致词



研讨会一角



上海美术馆馆长方增先在会上发言



中国美院教授王伯敏在会上发言



中国美院教授吴山明在会上发言


新闻背景:
“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水墨画学术研讨会”参考议题

  一、中国水墨画笔墨问题
  中国水墨画在20世纪曾经遭遇过人物造型问题,与生活、传统的关系问题等争论,其中,笔墨问题是引人关注的焦点之一,对于笔墨的认识,吴冠中以为“笔墨等于零“,而张仃认为”笔墨是中国画的底线“,童中焘认为“笔墨是中国画的言语,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体,它兼本末,包内外”。于是,有些人认为笔墨是中国水墨画发展的绊脚石,有人则认为笔墨是中国水墨画的命根子,各执一词,争论不休,围绕着笔墨问题的争论事实上已经牵涉到中国水墨画在当代发展中的各个方面。

  二、如何评价20世纪的中国水墨画
  20世纪是中国社会、文化大动荡、大调整的世纪,在这个世纪里中国水墨画经历与西方古典主义绘画的碰撞,经历过前苏联“契斯格可夫素描教学体系”的改造,经历过与西方现代艺术的对话,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产生了黄宾虹、徐悲鸿、林风眠、潘天寿、刘海粟、李可染、陆俨少等大家,但另一方面,中国水墨画发展碰到的“瓶颈”问题越来越多,名家辈出与举步维艰形成尴尬的悖论,对它的评价也是一个难题,因为在多元化发展的过程中,确立一个共同的价值判断标准似乎太难了。

  三、中国水墨画多元化发展如何确立各自的边界问题
  中国水墨画多元化发展,有人认为,要强调有笔有墨,有人认为,要强调没有笔墨有意境,还有人认为,要强调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此外,还有人认为,艺术与生命一样,就每个人来看,大家不相同,但从生命的角度看,就没有边界,因此,中国画也是有限无边的,还有人认为,多元化中国水墨画在边界上可以有弹性,但不能模糊到消失边界,边界的弹性是有限度的。

  四、中国水墨画如何发展的问题
  中国水墨画要发展就必然涉及到继承传统、吸收外来文化 艺术长处的问题,但对此看法历代分歧较大,有人认为,我们既需要立交桥式的发展,各走各的,互不碰撞;也需要鸡尾酒式的发展,虽然同在一个瓶子里,相互间层次分明,相邻处也可能互渗,同时,也应该有盐糖水式的,因为盐糖水融化到水里并没有痕迹。

  五、中国水墨画走向世界问题
  中国水墨画要不要走向世界?如何走向世界?有人认为,中国水墨画不要刻意追求走向世界,中国水墨画没有地位缘于中国经济在本世纪处于弱势地位,因此,它只需要坚持其地域特点是当下的选择。有人认为,不要去想中国水墨画走不走向世界的问题,庄子讲,没有自我是真的自我,一个画家忘了个性才有个性,忘了中国了不起,才能真正了不起。

  六、中国水墨画创作的大众化带来的市场问题
  中国水墨画在当代的发展越来越趋向于大众化,是迎合大众式的媚俗,还是提升大众的口味,画家显得无能为力,只能依靠市场进行调控,大众化的中国水墨画市场价位的低廉,对中国水墨画整个艺术市场的冲击式很大的,尤其是在国际艺术市场及拍卖行上,中国水墨画的价格走低趋向不能不引人关注。

  七、中国水墨画如何应对全球化浪潮的冲击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浪潮的席卷之下,网络、基因工程等等越来越快改变人类发展的进程以及人们的价值观念。中国文化该如何保持自己的地位?经济强权之后就是文化强权,中国的文化资源有可能被外来资金重新包装后,反过来倾销于中国市场,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文化何为?中国水墨画何为?
  中西艺术,并立互补。但现在有人以自贱自卑的“小兄弟”心态,去补充西方艺术,这是没有出路的。我们知道,中国水墨画不只是一个材料、技法的问题,它是一个文化概念,它与整个民族的文化心理相辅相成。现在有人鼓吹笔墨,有人提倡多元,这其中都有一个文化取向问题,这种文化取向的背后是文化心理在起作用。
  对于艺术家个体来说,艺术方向的选择完全是自由的,具体的画家只要作品画得好,可以不择手段。但就中国水墨画整体发展战略来说,我们必须在承认多元,赞赏多元的前提下,树立一元核心,即中国水墨画的特质是什么?这个特质是如何形成的?又是如何表现的?这个核心关系到中国水墨画的发展方向。

  八、中国水墨画的价值由谁确认的问题
  对当下中国水墨画的种种诘难,往往是由于各自所处的位置不同,得出的结论大相径庭,有人站在中国水墨画的中心来看中国画,觉得中国画是太阳的核心,非常有自豪感,这是“日字派”,还有人感觉自己在中国水墨画这个框框里处处受束缚,不自由,觉得中国水墨画不尽人意之处太多,这是“囚字派”的感受,还有人干脆跳出这个圈,再看原来的圈,那原来的圈就是一个“0”,这是“零字派”的立场。这看问题的方法使问题看起来都有各自的道理。但还有人认为,我们的中国水墨画的价值是我们自己来确认,还是放在外来文化的标准下确认,抑或全球文化背景下确认的问题。
  
-艺术研究-中国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