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篆刻

上一页
1/63页 共1859

晚清翰林周爰诹行书联箴言励后人

时间:2018/8/20 文章来源:收藏快报 王英辉/陕西宝鸡


  晚清翰林周爰诹以书法诗文名于世,其十一言行书联墨(见图)系传承有序的家藏之物,后来由受赠者后人捐赠给当地博物馆。作品为纸本,纵240、横95厘米,天头略有残破,字芯完好无损,墨色光鲜如新。内容为:“惜食惜衣不但惜财兼惜福;求名求利只须求己胜求人”。上款题“小溪世兄雅属即正”,下款署“宣统庚戌周爰诹”。其后钤白文“爰诹之章”和朱文“蒲城周氏号农史”篆体印章各一方。宣统“庚戌”年,即满清王朝覆灭的前一年,此年为公元1910年,彼时作者56岁,尚在奄奄一息的溥仪朝廷供职。

  周爰诹(1854—1929),字政伯,号帜山,又号农史、逸叟、漫上逸叟,陕西蒲城三合乡十里铺周家村人。幼时家境贫寒,读书异常用功,清光绪十二年(1886)丙戌科2甲4名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历官翰林院撰文、侍讲学士、日讲起居注官、国史馆提调、武英殿提调、功臣馆编书处纂修、讲习馆总办等职。为官清廉,颇有名望,凡所职司,勤慎自矢,不仅获得京察一等,记名道府的殊遇,而且因扈从定东陵梓宫,随带加一级,赏加二品衔两次。著有《蒲城文献征录》《正俗编》《五代史论》等多部。

  辛亥革命爆发后,周爰诹作为前朝遗老,满怀忧愤之情,决然挂冠归里,自此杜门谢客,以翰墨消遣,居田园酬唱,怡然自乐,优哉游哉。乡民对其格外尊重,每逢岁末祭祀,前往坟茔拜扫时,周氏依旧穿戴清朝冠服,以示虽然江山更替,日月轮回,但他此心忠贞不移。民国十三年(1924)自撰墓志铭,详细记述生平宦海经历,充满失主的痛苦和对往日繁华岁月、昔时所受优渥皇恩的无尽眷恋,墓志碑记,均不书民国年号。今读陕西省蒲城县博物馆所存周爰诹墓志:“在朝绝钻营之习,在野鲜迎合之迹,持己以约,与人以诚”之语,可知其本身修为极佳,心态极好,为人处事的态度极为高明。民国十四年(1925),蒲城孔教会成立,年过古稀的周爰诹被众人一致推举为会长。越四载,于故里溘然长逝,享年75岁。

  联作上款中的“小溪”即阎琳字号,阎琳((1877—1954)),字筱溪、肖溪、小溪,陕西省岐山县尚善乡北庄堡(即今蒲村镇北庄村)人,宣统己酉科(1909)拔贡,民国初曾为第一届国会众议院议员。阎琳为民国年间关中名士,虽然饱读四书五经,却屡屡应试不第,到头来只得了个拔贡的身份。拔贡是科举制度中由地方贡入国子监的生员,作为五贡(恩贡、拔贡、副贡、岁贡、优贡)之一,不能算作正式的功名,只能视为一种身份,相当于一种保送生或推荐生的身份。其出身说白了还是秀才,所以是没有资格堂而皇之赴京考进士的。不过作为贡生,一方面可以直接参加乡试,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诠选”出任官职,主要是担任地方学校的教官,因而阎琳后来就做了县学的负责人,长期被地方奉为名绅贤达,还在参议会谋得一席之位。这副联作,正是阎琳取得拔贡身份后的第二年,大概在京城与陕西同乡周爰诹相聚时求的一件墨宝。

  该联语浅显明了,耐人寻味,颇有哲理,发人深省。懂得节俭固然很重要,惜食惜衣,丰衣足食之余,切忌大手大脚靡费钱财,更得时刻感恩当下的光阴与福祉;求功名,求利益,乃人之常情,无可厚非,但是一定要有做人的底线与德操,我以我力主沉浮,何必仰他人鼻息?与其依赖乞求别人,何如自己奋发有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抒发了周爰诹毕生不羡浮华的思想感情和处世准则。而高中全国第7名的一代翰林,其自身书法功力当不必赘言,尤其是劲健洒脱的书风,深沉稳健的笔意,铿锵有力的语言,让人在欣赏百年翰墨的同时,进一步领悟到了“字如其人”的真谛。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晚清翰林周爰诹行书联箴言励后人-鉴赏收藏-中国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