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国粹



时间:2004/12/14 12:15:10

  在信息、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既能承载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又能为寻常百姓所喜闻乐见的形式,恐怕非京剧艺术莫属了,所以人们冠京剧为国粹。

  目前,在沪上三山会馆开幕的第四届中国京剧节、中国京剧文化收藏展,让人领略了中国京剧文化的博大精深。这个由上海市收藏协会麾下近20位藏家提供的数百件藏品,上自清代,下至当代,林林总总,从服饰道具一直到史料,从书画到色彩鲜明的脸谱。每一件展品的背后,都是一段历史,从而折射出京剧的历史风貌。

  京剧的博大,并不完全展示于红氍毹,比如说艺伶的书卷气,这是由文化熏陶出来的气质,而演员又通过个人气质,将戏剧的感染力去震撼每一位观众,这便是京剧艺术的魅力。展览上有一幅“百花齐放”六尺整张中国画(图1),印证了这一点。此画作于1956年全国文代会期间,由著名的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联合作画,画面有牡丹、梅花、菊花、水仙、紫藤,或盛开,或怒放,或笑傲,争艳斗妍,一派春意盎然。再瞧画技,或豪放,或飘逸,或蕴含,大气呵成,神韵独到。老舍先生助兴,为画题款。伫立于画前,对京剧大师们的艺术,我们怎能不从内心呼喊:艺术,属于大师!

  领略国粹的魅力,每一件展品,都是一面聚光镜。例如1956年周信芳先生随上海京剧院出访苏联而荣获的奖状(图2),它让我们感受到越是民族性的就越具有世界性的真谛。又例如清代黄杨木雕伶人携带式帽架匣(图3),匣板上雕刻着淋漓尽致的甘露寺人物图,它让我们理解了根深才能叶茂的道理。再例如1930年9月的《新东方剧刊》创刊号,上刊周信芳撰写的《皮黄运动话东方》一文,它让我们摸到了艺术的气脉。

  承载文化,传薪历史,又启迪明天,唯国粹才有此力量。(新民晚报 吴少华文、郭新洋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