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1/2页 共34

聚焦1970年代的情感与形式



时间:2006/5/23 9:26:34

  这个时代赋予我们的灵感和机遇是空前的,没有比变革时期更能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想像力了。社会容纳了很多从前无法想像的东西,青年人显得格外的活跃。同时,这也是一个激进的时代。20世纪70年代出生的人在这样一个激进的速食式的年代里匆匆忙忙的成长,最初他们在父辈基础上建立的基本观念特征和标准,在这样的社会生活中一一被打碎。于是,在艺术表象上有人鼓吹“后现代主义”美学,也有人则在呐喊与国际接轨,前后矛盾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让他们无所适从。什么都可以让他们存在.但关键是看他们自身需要是什么,或者是他们更愿意接受怎么样的艺术表达方式。

  或许说20世纪60年代也属于“新生代”,那么“85思潮”后1960年代生的人通过十几年的左冲右突已在全国各地呼风唤雨,他们克隆了西方的“后现代主义”的观念,但西方“后现代主义”首先是运用于文学、建筑、哲学、社会学等领域,到后来才体现于艺术,所以西方“后现代主义”艺术是建筑在这样一个基础之上的,由此他们的情感与形式是完整的。然而中国1960年代生的人所“搬弄”的西方“后现代主义”艺术是孤立的,是没有任何“情感与形式”的道听途说。他们把“后现代主义”艺术演绎成了“泼皮式插课打浑”。而1970年代生的人才是真正的“新生代”,他们的出生正好是西方“后现代主义”的发展初期,他们思想意识的形成也正好是中国社会变革的转型期,他们重新认识了自己的文化价值,重续中华五千年的文化基脉,并深刻认识到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不是先进与落后的关系,而是平等的关系。这种承上启下的特定因素综合性的体现在他们的身上。因此,当西方的“后现代主义”在中国全面的风起云涌时,却在他们身上悄然而止了。

  艺术家在本质上就具有表现力和创造力。艺术创造就是为了摄取感知形式——表现生命、情感、活动、遭遇和个性的形式,我们根据这样的形式才能认识他们的现实。否则,我们对他们的体验只能是盲从的。1970年代出生的“新生代”其情感比他们的前辈更加丰富和敏感,这是具有理想主义情怀的一代人。特别是生活在上海这样一个风起云涌的国际大都市里的“新生代”,他们完整的审视了上海近十几年来文化艺术的转型过程,近距离地关注过“自我嘲讽痞子式玩世不恭的现实主义”。同样,因关注而失望。重新审视自我成了他们痛苦的选择,因为一个造型、一块颜色和四季的花开花落、都市的日出日落而形成的斑斓世界就呈现在他们眼前,然是否这一瞬间的变化从而使之情感爆发,从而演绎出创作灵感,我们不得而知。

  “具象上海2006——聚焦70”艺术展,是中国艺术品网第一次筹划的网外专题性艺术展览。我们通过这次艺术展,近距离地来观察这些“新生代”画家在艺术情感与形式表象下他们特殊的时代背景、生存状态、价值观念、社会基因和文化情绪。同时也不难看出上海“新生代”画家的艺术是多元化的,尽管彼此绘画的表现形式不同,但客观上已经形成了一种鲜明的群体艺术表象意识。我们将一如既往的关注这个“新生代”的艺术现象,聚焦这个群体的艺术情感与形式的发展,为理顺纷繁冗杂的现当代艺术现象与明确各种现象与风格的相互关联,从理论上作一个间接旁证。

                                                       中国艺术品网CEO  陈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