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人眼中的巴金



时间:2005/10/22 14:09:35
  “几盏灯甚或一盏灯的微光固然不能照彻黑暗,可是它也会给寒夜里一些不眠的人带来一点勇气,一点温暖。”对于许多1980年以后出生的人来说,初识巴金该是从这篇入选中学语文教材的《灯》开始的。

  10月17日晚19时许,中国文坛泰斗巴金辞别了101年的人生之旅。浙江大学新闻系学生周晓静在上网时无意浏览到这条黑色字体的消息时,不禁黯然神伤。小学时,作文出众的她就在老师的推荐下捧起了巴金的《家》,从此成了巴金的忠实读者。“光《家》我就读了四遍。”周晓静说,“我觉得巴金是用‘心’在写作。与其说他在创作,不如说他在思考,在用文字寻找出路。”

  “巴金迷”不只是文科生的“专利”。杭州电子工业大学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符旭东将阅读巴金的作品比作“奇特的经历”。他说,“那就好像在一层一层剥掉人性的外衣,我的脑海中出现一个作家和蔼的脸庞,他的目光很亲切,仿佛在告诫我们诚实与人性的永恒光辉。”

  “80后”人中,像周晓静、符旭东这样敬仰巴金、关注巴金的并非少数。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的BBS都在第一时间转载了巴金逝世的消息,并引发了“我们敢讲真话吗?--纪念巴金”“巴金给了我们什么?”等主题讨论。一个名为“细雨清风”的网友认为,“我一直觉得巴金、冰心、夏衍……这一代人代表了中国文学界的良心。”而另一个名为“阳光”的网友在跟帖中写到:“也许读过巴金作品的人不一定都有深刻的认识,但是巴金的真诚是有目共睹的。”

  “老先生最令人敬仰的是他的忏悔。”大二学生袁望是在高中时从电视中看到巴金当选为“2003年感动中国十大杰出人士”的,之后她就找了《随想录》来读。“一个人晚年而且是在颇有成就的时候剖析自己是需要很大勇气的,虽然他是在读了卢梭的忏悔录后有这个冲动去写,但是最终把它转化为文字,很让人敬佩。”袁望说,“巴金经历了各个不同的时代,从新文化运动到抗战再到内战,从解放到文革,然后改革开放,时代的变迁太明显,对人的思想冲击会很大。巴金早年的思想可能不成熟,但他最后回顾自己一生时却是他颇有威望的时候。比起那些文笔犀利、剖析社会激烈,但始终不敢正视自己的作家,巴金令人尊敬。”

  10月18日,巴金逝世的第二天,刚刚大学毕业的吴瑕在网上搜索了巴金《灯》的全文,然后在自己的博客空间里,她写下了这样的文字:“这么多年了,我们接触了太多垃圾的东西。《家》《春》《秋》《雷雨》《日出》,他们的作品似乎变成了一个遥远的记忆,我熟悉的是那些80后的颓废,是网络写手的呻吟,是木子美芙蓉的毒。……巴老走了,请不要带走他心里的宝贝。那些被我们丢失的,对我们最重要的宝贝。(信息来源:新华网杭州 余靖静、梁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