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马钦忠报告主题:城市雕塑、城市品牌与长三角的区域特点
- 时间:2006/3/13 12:53:26
- 作者:马钦忠
一
上海市在申办201O年世界博览会时有一个非常响亮的口号:“城市,让生活更美好!”那么,城市怎样让生活更美好?
一位著名的城市文化学家这样写道:“如果城市所实现的生活不是它自身的一种褒奖,那么为城市的发展形式而付出的全部牺牲就将毫无代价。无论是扩大的权力还是有限的物质财富,都不能抵偿哪怕是一天丧失了美、欢乐和亲情的享受。”所以城市的物质化过程和功能应该是“能够讲话,能够行动,正像居住在其中的居民一样;而且通过城市的物质结构,过去的事件、很久以前做出的决定,久已形成的价值观念等,都继续存活下来并且散发着影响。”(刘易斯•芒德福《城市发展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年第85页)
假如说,这种关于城市建设和发展的理念在漫长年代,是从非自觉到逐渐自觉的过程,那么在上个世纪50年代以后,就变成了全世界城市规划和发展的宗旨。人们以此为基础作为经营城市、打造城市形象的最重要方式之一。
根据当代城市研究机构所制定的城市竞争力评价系统为:①实力系统,诸如经济规模、产业结构、城市功能、社会进步和可持续发展等;②能力系统,诸如集聚、流通、增长等等;③活动系统;④潜力系统;⑤魅力系统,这个系统可划分为品牌认知、形象影响力、文化凝聚力、游客满意度等等。整个评价标准的核心是经济标准和产业能力。这是任何一座城市所可能提供美好生活的基础和前提。
依据这个划分系统,我们所讨论的公共艺术应该是在这个“魅力系统”里的一小块地方,但切切不可小看这个“一小块地方”,它却是城市物质化过程中的文化系统建设皇冠上的“明珠”。缘此,上世纪中期美国开始大规模地兴起城市的公共艺术的建设。美国由国家组织成立了NEA基金会(即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Nation Endowment for theArt)负责实施。大批著名艺术家的作品树立在美国的许多城市,有些都成了该城的标志和logo--毕加索、米罗、奥登伯格、考德尔、里奇、史密斯、托布菲……
然后波及到欧洲,特别在法国于1970年代末期,提出“艺术在都市中”的城建主张,对欧洲当代公共艺术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这种文化建设反过来推动了城市的经济发展。对此,我举两个例子以说明文化效应是怎样实现注意力经济学的价值。
一个例子是英国伦敦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对公共艺术作品的实施通过企业参与和社会捐助的方式大力推动。此举不仅将伦敦这个古都塑造成了焕发当代精神和气氛的现代化城市,并由此额外带来了每年约50亿英镑的旅游事业收入和30亿英镑的其他附加收八。这还不包括通过口耳相传、摄影纪念等,对城市的魅力的全球放大所带来的递加效应。(摘自英国皇家艺术总监Paul Hughes的信)
另一例子是西班牙的毕尔巴鄂市,这是一个全世界无人知晓的小城市,但是随着美国建筑师弗兰克•盖里(Frank Ge rry)为此市所设计的古根海姆博物馆,一举使这座城市成为20世纪最大的亮点之一。这个把生机性和现代工业材料有机结合起来的巨型建筑与雕塑,让全世界的人重新认识了人们对空间构成梦想的当代性质。仅在它开放第一年,门票收入就占该地区的GDP的O.5%。
这儿所说的事都与经济没有直接关系,但结果又都促进了经济效益的成长。一方面,经营城市不仅仅涉及经济方面、产业方面,更重要的是:怎样把我们经营一座国际化的、具有当代最前瞻性的、人类文明水准的城市思路和期待变成为标识,变成为符号、变成为一座城市的“形象代言人”这就是公共艺术推广的实质意义。另一方面,公共艺术又的确是非实用目的的。它是这座城市的人们的梦想和对生活的态度以及对这座城市的历史提升与人文价值的塑造,是这座城市物质文化建设最鲜明的表达方式。正因此。这些立在公共空间的公共艺术品引起的观瞻以及借助胶片留下的踪迹,正是我们对所给予的这些公共艺术作品的人文价值的接受和传播,以及由此所唤起的对这座城市的人性化内容的最美好的记忆和联想。二者合一,文化价值学在公共艺术作品上的成功实施是塑造城市品牌;实现当代关注力经济学的有效方式之一;是实施城市品牌战略的重要方式;也是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最集中、最鲜明的社会意义和文化意义的实践方式的重要步骤。
具体地分析,公共艺术在当代都市公共空间中的塑造和树立,体现的是这样几个方面的城市文化的特征:
特征之一:城市公共空间中唯一的非实用性的建筑物,这是公共艺术实现它的意义的条件;通过实用与非实用性的对比,对公共艺术的形体特征,体量感受,形象阅读实现作品与观瞻者的交流。
特征之二:人文精神的最高体现与物体质量融合的唯一样式。就目前的城市公共空间,所有的物体都是有功能作用的。道路、绿地、树木、花草等等都是生态化城市与现代化城市的重要方面,而唯独公共艺术是纯粹作为精神化的建筑物立在城市公共空间之中。
特征之三:城市的实用空间的非实用化尤其是在寸土寸金的大都市的黄金商圈,公共艺术的树立,是城市生活的人性化、人文化的重要标志,是塑造城市形象展示某一座区域城市的特征与国际潮流的交流与融合的熔点。
特征之四:城市的性质定位的宣言和表征,特别是在中心区、具有权力象征意义的广场,新产业区等公共空间:对于怎样塑造城市品牌、打造城市文化精神,公共艺术无疑担当着重要的角色。 二
总结既成的公共艺术成功与失败的经验,综合城市发展的当代理论走势,面对目前国际性的城市品牌的经营战略,我们的公共艺术的策划和实施,应该做好“三个统一”:
1、公共文化景观与公共交往的空间的统一
公共文化景观不仅仅是绿地、花园、休憩的处所,因此在满足当代人的这种公共需要的同时,应该把“文化”的意义不落痕迹地置入其中。这个意义的“文化”特别突出的特征是它的兼容性和公共性。 这里可以举两个最为成功的例子。
一个是澳大利亚的悉尼歌剧院,与环境合为一体,是一件最为成功的雕塑性的建筑,并与西班牙巴尔毕鄂市的古根海姆博物馆齐名。悉尼的班尼朗岛,在碧海、蓝天、绿树的烘托下,以白帆、贝壳、花朵的合成的造型,以巨大的体积迭立在悉尼港口,把人的生存的生态、远航、梦想、鲜花的祝福,一同给予所有观赏者,同时又把地域特征简洁而有力地从视觉上表达出来,这是悉尼最为形象和智慧的见证和表达。认识了这个造型,悉尼就会给你一种亲切美好的感受。
另一个例子是1947年由伊洛•沙里宁设计的高达192米的“圣路易大门”,这件作品充分挖掘密西西比河的地理区位特征,标明美国的东部与西部的分界线,象桥把移民的潮水连接起来,又象彩虹让人们憧憬,更象洞开的巨门显示了美国的博大胸怀。
2、场域与城市文脉的提炼和概括相统一
不同的场所有不同的造型要求,也有与此相适应的精神内涵的规定。比如济克菲勒中心的《普罗米修斯》的寓意,深圳市政府大门口广场的《垦荒牛》,都是作品的意义与造型和场域完满协调的经典之作。前苏联的纪念性主题广场有几个典型的范例。1967年建立在伏尔加格勒的“斯大林格勒战役纪念综合体”和1975年树立在圣彼得堡的“列宁格勒保卫战综合体”是历史事件和公共空间的艺术创造相结合的典范之作。
但值得深入研究的是:我们在针对城市所发生的重大的历史事件及由此建造具有纪念性的广场,从中提炼城市文脉的精神典范,并概括成为高度审美的物质形象,取得成功的例子还极少。 3、城市的人性化的视觉审美空间的创造与城市品牌的经营与推广相统一
现代诸多城市中都立有摩尔的作品,而且都深受人们的欢迎和喜爱。什么原因?就是在钢铁和混凝土所组成的现代城市中,一个个独特的巨大物体疏离了人与人的空间关系和情感关系。特别是在视觉上,巨大的直线和横线及几何块面的高科技的结晶把人压迫得窘迫而窒息。摩尔的作品大多是从古典雕塑的人体造型抽象和简化而来,把人体的优美的曲线和充满韵律感的块面塑造成为生命的意象。由于简化和省略,形体又与现代城市建筑形成对比,把功能化的空间和结构变成为以他的作品为基点的视觉的审美愉悦。
这种以人性化的审美感受为主体的公共艺术在许多城市取得成功。
考德尔的“火烈鸟”立于芝加哥联邦中央广场,高15米,材料为红色钢板,鸟的造型属于似与不似之间。意象与空间、穿透与腾跃,把周围的建筑联系为一个有机整体,所有的结构性空间与功能和火烈鸟形成对比,强化了“火烈鸟”的形神意象的审美价值,提升了空间环境对人的情感的接纳:空间不在是空,而是有着人性伫立的恒久的人文主义价值。作品于1974年安装之时,万人空巷。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这个造型成了芝加哥的城市符号的表达。
法国巴黎的市郊德方斯新区是另一个以公共艺术进行人性化改造的成功例子。由于它太功能化,没有人愿意在广场停留,为了聚集人气,在其中树立了米罗的作品,那种造型和色彩的单纯与稚拙,点活了这片空间。
美国波普艺术大师奥登伯格,更是现代城市点铁成金营造人性化空间的圣手。他取材于日常生活,强调日常生活的审美开掘,把最平朴的东西变成为与人对话的符号。立在费城的《衣夹》,高13米,受到费城人的喜爱;立在美国爱荷华州狄莫伊市政中心的《鲁滨逊•克鲁孙的伞》,也成为该市的象征。 这一类作品是城市公共艺术中适应度最宽,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最有直接意义,也是塑造和调节人们的心理审美空间,显示城市建设以人为本的最重要的尺度和标识。甚至可以说,在当代国际经济和文化交流与碰撞中,这几乎是打造城市精神,推广城市品牌的最重要方式之一。
三
城市是通过建筑书写它的自传的,但却是通过公共艺术及城市雕塑给它的自传留下警句和格言。亚里士多德说,人们为了生存聚集于城市,为了美好的生活居留于城市。因此,“城市可以被看作是一个故事,一个反映人群关系的图示,一个整体分散并存的空间,一个物质作用的领域,一个相关决策的系列或者一个充满矛盾的领域([美]林奇《城市形态》)。”公共艺术便是这座城市精神的理念识别(mind identity)和视觉表达。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发展水平的加速,怎样建设我们的城市家园将会是一个十分迫切的问题。上海、江苏、浙江三省市15个城市占全国1%土地,6%的人口,却占全国GDPl7%。据宁波、温州、苏州、杭州等城市官方门户网站登载:宁波2005年GDP2480亿,比上年增长13%,温州2004年GDPl402.5亿元,苏州2003年就实现GDP2802亿元,杭州2004年GDP2515亿元。仅仅着眼于经济的发展而忽视社会的健全发展,必然造成严重的后果。从城市建设上说,修路、盖高楼大厦、种花种树、治水仅仅是所有城市发展的最基本而必要的方面,是改善人们居住生活工作的物质环境的基本保障,但从城市化的发展的深入程度上说,这是非常不够的。怎样在城市建设中,充分体现中国城市管理者的智慧,怎样挖掘城市的漫长历史年代积淀的深厚文化传统,塑造城市明确独特而又充满当代文化理念的城市形象,已经是城市建设的主题。特别是针对目前城市建设的重复、抄袭、翻版的形象体貌和建筑形式,更加表明了这个问题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长三角城市拥有丰富而又深厚的文化资源,特色鲜明、形态丰富多样,这更需要我们在下一步发展中明晰和提炼每一座城市独特的人文资源和不可重复的城市空间形象体系,否则在城际间的产业聚集和市场化的选择中,难以达到协作与互补的特点。
从历史上看,上海、江苏、浙江三地的主要城市成长的历史时段:(见表1)
从此可以看出,文化资源有很强的互补性。
再从消费形式来看:人们在满足吃穿住行的基本需求以后,或者说在生存基本问题不成为问题之时,体验经济和视觉经济便成为人们的重要的经济行为,因而对城市空间形态有了更高的文化需要。步行街、游乐场、体育馆、酒吧街、博物馆、主题公园、雕塑公园等等便成为人们的人文化生活的组成部分。
再者,从异地吸引原则来说,当工业物品的流通基本趋同化之时,城市展示一个什么样的唯一的美学形象,城市展示的是一个什么样的理念,便成了城市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基于上述三个方面的理由,我们认为城市雕塑及公共艺术策略,对长三角的各个区域城市文脉提炼定位、对城市空间的美学梳理,以当代的人性化人文化的精神,打造和谐社会的品牌战略,是重要而又迫切的课题。
怎样运用公共艺术及城市雕塑提升城市品牌及美学竞争力?
城市空间的视觉美学意义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天然的生态环境,一部分是人文环境。这两部分作为已发生且存在的,为城市文化资本的重要部分。
作为我们存在的城市不仅享受祖先遗产和既成的环境,还要创造造福子孙后代的城市文脉的空间环境。这体现为两个层次的社会智慧实践:一是对继承的城市文脉进行提炼,使静态的城市文化资本成为参与到当代社会生活的活的文化资本;二是进行有独特特征且又秉承地缘文化传统的空间创新。
不论是激活城市文化资本的创意,还是秉承地缘文脉的创新,根本的原则是创造具有唯一性、稀缺性、独特性的公共艺术作品和场所风貌。为什么一定要如此?
唯有如此,我们的公共艺术才能转化为我们所实践的城市空间的公共财产,所谓“财产”正在于其中蕴藏有文化资本,因而才有可能变成为造福这座城市的文化资本。
这种美学价值与财富意义的同一性表现为直接性意义和间接性意义:
马钦忠简介
男,汉族,1957年12月出生,安徽合肥人。硕士学历,中国美术学院视觉艺术学院教授,西安美术学院研究所研究员。 主要研究公共艺术及当代艺术,活动策划: 中国第二届青年雕塑展评委员(杭州) 首届上海国际环境艺术与雕塑展主持人 上海城市雕塑整体规划文本及说明书执笔人 另有多篇关于中国城市雕塑与环境艺术论文和论著 福州闽江大学城主体组雕策划人和主创人员 报告主题:《城市雕塑、城市品牌与长三角的区域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