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冠中画展即将于9月9日在上海美术馆开幕。日前,这位86岁的老画家在北京的家中接受本报记者独家专访时称,这或许是他有生之年的“告别展”了。
在当今中国美术界,吴冠中是少有的会引起大众媒体特别关注的画家,他的学术观点时常引发学术界的剧烈争论。在本报记者的访谈中,他畅怀评点自己的艺术人生,呼吁“救救中国美术”,纵论中国美术未来的趋势,时有惊人之语脱口而出。
入宅先“鞠躬”
中国美术馆的司机将车停在一个名为“方庄”的住宅区,说:“到了。”这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住宅区,规模极大,一幢幢高楼明显是早些年的设计,简陋而不合理。大楼入口的门楣出奇的低,竟然需要低头才能通过。“拜访大师先要鞠躬。”我们笑道。吴冠中,这个近年来作品在拍卖会上动辄百万乃至千万的大师,就住在这里。
吴冠中先生的儿子吴可雨开了房门,吴冠中先生和夫人已在客厅中迎候。与数年前我采访他时比,老先生显得更清瘦了些。老先生已经认不出我来了。但当他接过名片后,欣然笑道:“哦!我知道你,经常读你的文章。我订《新民晚报》的。”
室内的陈设俭朴得出人意料,好像时光倒回了十多年前的中国家庭。唯有墙上几件书画显示了主人的身份。一幅非常小的水墨画,一幅多年前在上海制作的有限印刷作品,一幅新近创作的书法——只有2个字“土地”。吴冠中指着这件书法说:“我不想称它为书法,因为一说书法,有人就要用种种书法的传统来评判了。我只是写汉字,表现一种构成美。内容都出自我自己的文章,是我的心声,不是李白、杜甫的诗。最近我写了不少字,但只有很少几个朋友见过。”
吴可雨说,他父亲过去常在郊外的别墅中创作,但近来身体欠佳,不能画大画,所以还是住回到老房子里来。
我是“混血儿”
同行的上海美术馆执行馆长李磊向吴冠中先生介绍了即将在上海举办的展览的筹备情况。吴冠中不时表示赞同和感谢。他感慨地说:“无论从我的年龄还是身体状况来说,我觉得以后很少有可能再办这样的展览了。这或许就是我的告别展。我把自己一生的艺术之路的终点放在上海。在上海我有许多知音。”
他风趣地说,他的画展有3种人会来看,一种爱好艺术的,一种是收藏家,还有一种是做假画的。对于近来自己作品屡屡在拍卖会上创新高,吴冠中说:“这我不感兴趣。拍卖市场情况复杂。现在价格高的以后可能会低,现在低的以后也可能高。我的作品真正的价值不在那里,而是在自己的心中。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记者问,你如何评价自己艺术创作的价值?
吴冠中答:“我的艺术价值在于它是个‘混血儿’,是个新品种,尽管这个新品种未必发展得很好。今后世界上,‘混血儿’甚至‘混混血儿’的艺术会越来越多。”
斗士也孤独
吴冠中是中国美术界有名的“斗士”。他说,自己总是忍不住要去攻击中国美术界那些保守、狭隘的堡垒,那是出于作为艺术家无法逃避的责任。但确实难免有孤军奋战的感慨。“鲁迅先生曾呼吁‘救救孩子’,我要呼吁‘救救中国的美术’!”
“一些亲朋好友的孩子想学画,想考美院,我一概劝阻。孩子还是学文化第一,喜欢美术不必到美院去作为专业来学,以后能否成为画家也要顺其自然。现在美院教的那一套,往往是培养画匠而不是培养艺术家的。一些美院大量招生,哪儿是为了艺术,都是为了钱!”
自从1950年吴冠中满怀为油画民族化的豪情壮志从法国留学归来,就开始了他的“孤军奋战”的坎坷征程。在长期被边缘化的处境中,吴冠中潜心钻研油画民族化的方法,即在油画中融入中国意境和民族审美精神。“文革”结束后,吴冠中撰文《内容决定形式?》,质疑数十年来指导国内美术创作的“内容决定形式”思想,明白指出造型艺术是形式的科学,强调美术作品中形式美的独立性。他还发表了《绘画的形式美》《关于抽象美》,由此引发美术界长达四、五年之久的关于抽象美以及内容与形式关系的大讨论,极大地促进了上世纪80年代美术界艺术思想的启蒙与解放。
但迄今仍在中国美术界争论不休的是吴冠中的“笔墨等于零”的论点。这在将笔墨视为中国画之灵魂的画坛,堪称一石激起千层浪。对此,吴冠中感到有些“冤枉”,因为许多人把他批得狗血喷头,但从未看过他这篇发表于海外的文章全文。“其实我的‘笔墨等于零‘是有前提的,原话是:‘脱离了具体画面的孤立的笔墨,其价值等于零’。”
风筝可遥控
吴冠中说,他最近还有更为大胆的观点,“文章都写好了,但现在不能发表,要等我死了以后再发表。”
经不住记者的“诱惑”,他稍许透露了其中些许。他说,就像现在我们在街头经常会看到中外混血的孩子越来越多,艺术今后民族血统的界限也会淡化。过去我们说“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这只说了一方面,还要加个条件,不仅要是民族的,而且必须是优秀的,才能成为世界的。综观人类发展历史,民族的东西多了,但许多后来都被淘汰了,为什么?
对“国画”这个名称,吴冠中明确表示反对。他说,古代从来没有中国画这种说法,因为那时中国强大。所谓“国画”“西洋画”这种说法,以后会消失的。一个民族强盛时不会过分强调“传统”。吴冠中过去用“风筝不断线”的说法,来比喻他对创作和生活之间关系的理解。现在他的理论更进一步了,他说:“我现在认为,那根线也可以不要的,可以遥控嘛,用感情来遥控。”
出人意料的是,吴冠中认为现在的美术界越来越“保守”。过分强调“传统”,狭隘的民族意识膨胀。他举例说,譬如有的观点提出要建立中国自己评判油画的标准,何必如此将自己决裂于世界艺术大家庭呢?“艺术家要有世界意识,人类意识。眼界开阔,看的东西多,才能得出正确的观点。”“譬如说我们视为中国画灵魂的笔墨,其实西方绘画也有重视‘笔墨’和‘气韵’的。这是绘画艺术共通的法则,并非只为中国画家所独专。”
对当今国内中青年一代的美术创作状况,吴冠中认为油画要比国画好。“学油画的往往接触世界上的东西多些,而学国画的往往局限在自己的小圈子里。”他担心现在的年轻画家过多受到画廊的控制,从而过早就固定了自己的艺术样式,并且出于担心失去市场而不敢改变画风。
说到收藏家,吴冠中说:“中国基本没有收藏家,或许是我没看到。收藏家要真的爱艺术。收藏这么多艺术品是为什么?西方国家很多收藏家最后将藏品都捐赠博物馆。而中国目前过于强调‘投资’,一般都是当生意在做,当股票在炒。” (信息来源:文新传媒网-新民晚报?林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