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的春天年复一年,却又并非简单的重复,每一个春天都是不一样的,且每一个人眼中的春天也不尽相同。白居易眼里的春天是“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杜甫眼中的春天是“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在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春天不只是节气上的“春雨惊春清谷天”,更是“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每一个春天都是上一个春天的承继和延续。
一年之计在于春,对于江苏省中国画学会的画家而言,新时代的这个春天,无疑为创作贮满了新的能量。
江苏省中国画学会艺术家参观南京青奥体育馆
3月23日至25日,由南京江北新区管委会支持,南京江北新区宣传部、江苏省中国画学会举办的“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江苏省中国画学会名家走进南京江北新区采风写生活动”正在进行。高云、邓维东、左庄伟、丁涛、方骏、赵文元、周矩敏、周海歌、聂危谷、赵治平、张广才、毕宝祥、喻慧、刘赦、张兴来、佘玉奇、毛晓剑、翟优等70余位中国画名家来到了南京江北新区。
有情商,是城市之幸
参观完南京江北新区城市规划馆、南京青奥体育馆,画家们在滨江风光带闻涛广场写生。离开闻涛广场,画家们心头回味的是那一片芦苇荡和那些江边野生柳树丛林。
学会艺术家们参观南京江北新区城市规划馆
江北新区是历史文化名城南京的新城区,有民宿和美丽乡村,有现代化的闹市繁华,但在画家心头久留的,却是那片连绵的芦苇荡、柳树林。因为它们迎风摇曳的所在,令人不可思议——国家级高新开发区中心区的长江边。
学会艺术家在滨江风光带闻涛广场采风
广场边的芦苇生很有气势,高出人大半头,顺着江岸一直延伸。显然是经过了精心布局,一条弯弯曲曲的青石板栈道,估计得有一公里长,就在芦苇丛中穿过,若隐若现。可以想象,春花烂漫时或逢入秋季,这一片芦苇荡中,会有多少人流连,一拨拨来,一群群去,看花絮如雪,听江声杳渺,蒹葭苍苍在水一方,何等闲适旷达!
江苏省中国画学会副会长赵治平先生说:“很多地方建临江长廊,都会种些奇花异木,可以‘富丽堂皇’,或者‘高大上’,但这一片荒芜江滩的改造,仅是架空起一条弯弯曲曲的青石板栈道,仍然保持乱草丛生的原生态,保留芦苇荡、江边野生柳树丛林……实际上为大众选择了诗与远方。这个创意‘极简’,也足够有情商。体现城市情商的,不一定浓烈惊艳,也不一定成为地标,但一定亲切柔软,能够让人放松下来。入则芳草萋萋,别时落霞与孤鹜齐飞,求的就是那种意境,现代城市与原始生态自然融合相生的大美。”
“东边一棵杨柳树,南边一棵杨柳树。西边一棵杨柳树,北边一棵杨柳树。任你柳丝千万条,怎么系得行人驻?”画家们对江边柳树也非常关注。江苏省中国画学会理事、常熟市美术家协会主席张文来先生从江滩栈道跳下,走到江边,围着一丛丛柳树转了一圈又一圈,观察与拍照。上了大巴车,张主席打开微单给我看他拍摄的图片,开心又激动,他说:“你看这些柳树,粗犷的根体,为什么傅抱石的《游春图》《琵琶行》中的柳树是那样的风格与气派,这是自然中原有的形态。研究美术史的人也应该来看一看。你看,这些气根,柳树很少长气根,可能是江水涨上来时,生出不定根漂浮水中,吸收和运输养分,自然的雕琢塑造,让柳树的形态更加苍凉大气。”
“神来之笔!貌似草叶几枝,实则四两拨千斤。” 画家们对江景广场赞不绝口。
学会会长 高云写生浦口火车站
学会艺术家们于浦口火车站合影留念
不老村,文化不老
在江北新区老山脚下有一个不老村,山上不老树、山中不老泉,守护着这个宁静山村,得益于山清水秀、物产丰富,据说世世代代居住在这世外桃源的人们,爱情不老,生命不老。
在这个2018年三月的一天,山村里一下子来70多位中国画名家,因为这里“文化不老”。
“中国山水画有非常独特的文化魅力,智慧优雅、悠然深情,呈现着人与自然交往的独特姿态,让我们可以身居都市而目游山川,心与自然共悦,情与山水相欢。中国山水画是中国人自然情愫的图像表达,人与自然之间的天然纽带随着文明的进步已日趋松弛,但人类的自然情愫历经千载万年却从未释怀。中国山水画史实际上也是中国人关于自然的情感历史与精神传记。‘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是近现代以来中国画家们的艺术实践之路,中国画是面向大众。画家只有走进生活,和老百姓平视,身入心入情入,作品才能被老百姓喜欢。在此基础上,作品还要有技术含量,能体现画家的艺术主张,进而可以和世界对话。用中国画独特表现形式创作出老百姓喜欢的作品,同时对外讲好中国故事。” 这次江北新区采风策划人之一、江苏省中国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翟优先生说。
画家们来到不老村,纷纷现场泼墨挥毫,水墨写生或者速写。江苏省中国画学会常务理事、无锡市美术家协会主席梁元先生边写生边说:“速写抓形、线条和构图,也是与景物对话的过程。拍照也会拍些,但是现场写生比拍照好,拍了回去经常不想看。平时写生会带笔、墨等画具,现场就画出作品。速写本是随身带,把创作灵感记录下来。浦口这边原生态风景、历史建筑老建筑保存得比较多,比如百年历史的浦口火车站,候车大楼、月台、雨廊、售票房、贵宾楼、职工宿舍等主体及配套建筑都被保存下来,完整的历史风貌,包括周边街区的原样保护性修造,这是城市建设、文化保护中难得也非常聪明的做法。”
走进不老村,江苏省中国画学会理事、南京艺术学院刘春教授指着连绵的老山山脉说:“我家就在山那边,我落户在江北新区了。”他说:“越来越多面貌雷同的都市,繁华无处不在,久之都会觉得乏善可陈。我喜欢江北新区的原生态环境,2015年买的房子,就住在老山边上。我喜欢这片土地的大气与生机勃勃,更感受到原生态自然中独有的深沉和温暖。”
江苏省中国画学会副会长、江苏省徐悲鸿研究会会长毕宝祥教授说:“江北,我有很多年没有来过,今天再来,仍然是青山绿水、空气好。原生态保护得越好,才能越有未来。”
江苏省中国画学会理事、江苏省国画院人物画研究所副所长桑建国先生说:“和画家艺术家的成功一样的道理,没有人会随随便便成功。成功必须有天赋,也要踏踏实实的努力。”
文化名片通过艺术家打造
“3月25日,我们江苏省中国画学会第13个写生基地在江北新区成立。” 江苏省中国画学会会长高云先生说,“1960年,傅抱石率领‘江苏国画工作团’开始了二万三千里的旅行写生,推动了新山水画在二十世纪中期的发展。以人民为创作中心,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服务人民,一直是我们创作实践的传统。最近有一部电影《厉害了,我的国》在全国各地热映。影片中,气势恢宏的中国桥、中国路、中国车、中国港,以大规模航拍镜头一一展现,让人神驰心醉,心旌摇荡。江北新区是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级新区。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我们每一个画家都有责任去挖掘,去感受奋斗者的生活和高尚的情操,从而创作出思想精深、艺术精湛的艺术作品,让这样的生活之美照亮更多人的心扉,鼓舞人的士气。当今社会,为我们提供了拥抱春天、播种希望的条件。脚踏丰饶的土地,头顶晴空万里的蓝天,周边尽是奋斗者的身影和足迹,走进春天,融入春天,‘身入’‘心入’‘情入’之后,让心灵受到洗礼,素材与灵感就会汩汩而来。”
学会艺术家合创作品
采风归来,艺术家们在扬子云书房进行创作笔会。“春天的风雅,春天的浪漫,靠艺术家们对时代的热爱和笔墨激情来描绘,大家理应全身心地去深入生活,与时代同步,与人民同心,坚持以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观照现实生活,表达人民心愿,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勤勉奉献。‘春在枝头已十分’,文化名片通过艺术家打造。”翟优先生说出了艺术家们的心声。
展示合创作品
参与本次活动的有:中国画学会副会长、江苏省中国画学会会长高云,中国画学会秘书长邓维东,江苏省中国画学会顾问殷福,学会艺术委员会委员左庄伟、丁涛、方骏,副会长周矩敏、周海歌、聂危谷、赵治平、张广才、毕宝祥、喻慧、张兴来、佘玉奇、毛晓剑,副会长兼秘书长翟优,副秘书长诸绍林、高木,名誉副理事长司徒香福、刘必良、杨昌华、章文雷、朱正有、陶云,常务理事江可群、徐文藻、朱天杰、陈国欢、梁元、康戎、嵇亚林、刘南平、陈强、徐生华、古强、王平、李晓东、许丽晴、杨雷、张书清、张凡,理事孙元亮、朱小元、桑建国、张文来、晏明、丁明、于国成、王立庆、刘春、李金国、郑剑君、顾光明、周兴涛、沈宁、韩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