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质书法与体质书法



时间:2012/10/28 14:01:11 文章来源:仲敬干 

    我们的书写从一开始的“甲骨”、“竹简”、“绢本”,再到“纸质”;当然,可能还有“牛皮书”、“羊皮书”、“树皮书”了(大概是这样子吧)。但无论是什么样的书写媒介,古人的想法,肯定不是为了追求个性和另类而为之的。时光流年到今天,像“甲骨”、“竹简”、“牛皮”、“羊皮”、“树皮”因麻烦或是成本太高,基本上就不在有人用了。但“绢本”,有的艺术家为了追求某种效果和感觉我们还能看到的。唯独“纸”质的发现,为我们提供了莫大的方便,至今仍然是艺术家创作的主要选项。

  然而,只到有一天,我突然发现自己是落伍了。有的艺术家以经开发到利用人体(当然是女体)的自然面积,也就是说,在人的皮肤上直接用墨创作了。在女人的前心后背,肢干玉体上任意挥洒。看得出其介质与创作者之间是心心相印的。事实上,利用人体作为媒介书写警句格言,这在中国古代是有的,那时叫“刺青”。比如最著名要数“精忠报国”的岳母刺字了;民间也有:比如因爱生恨,刺个“忍”字,以警示自己的行为;也有将自己心爱之人的芳名刺入肤中,以示一生不变之心;还有刺各色动物图形的,以及一些地下组织的“刺青”;我还记得民间用有毛笔在病人身上写下咒语以治病的,这种病好像叫“蛇蛋疮”的。等等吧,不一而足。但是,我们会发现,这些“刺青”,大部份是刺在男性身体上的。刺在女人身上的,只在日本的一些影视中见过,那应该是黑社会等组织的重要标识之一。

  当然,在女体上书写内心独白或创作唐诗宋词,与“刺青”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流程。“刺青”的意思,大概如上文所说。然而,在女体上书写,我仍然解读不了。是不是因近来宣纸价格的高涨,而引起书家转型的呢?不得而和知了。初步分析认为:

  一是创作者与书写介质都想出名,不得不出位来寻求关注;二是表演,代言某种品牌;三是创作者为开个人书法展的预演和热身。

  但让我没有想到的是,中国书法走到今天,竟然出现这种以女人玉体为书写介质的竞争力,实在是见识了。

  关于艺术,为何总有些人不安在传统的介质上进人创作、思考呢?前有他者在人体上作画的,也有将毛笔插入阴道书写的。这些行为到底是在寻求什么?是不是如一些评论家所说的那样:

  “……艺术家利用人体自然、柔美的张力,在平滑的肌肤上,运最古老书写方式,进行人文的双向交流;尝试了一种可能的,即将肌肤的柔感与笔法的柔感统一到艺术家的腕力上来,与人体面对面的实现亲肤对话,这样子效果非常好,是值得肯定的创造……”

  但我仍然不解,究竟是让我们肯定什么呢?。

  诗曰:

  自古刺青不为别,

  执剑投向国耻日。

  除非生得蛇蛋疮,

  没有宣纸不创作。

 
                       2012年10月28日仲敬干草就于老屋北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