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内画家与院外画家



时间:2011/5/2 21:34:20 文章来源:仲敬干 

  我曾写过一篇文章,题《撕开‘美协会员’的外衣》。在文中谈了一些“美协会员”与不是“美协会员”,在市场上遭遇的“种族歧视”。

  其实,还有一种现象,在美术界也是很微妙的。那就是“院内”与“院外”的关系。“院内”是指各地“中国画院”内的在职、在聘画家,属“吃皇粮”的,由国家养着的画家,也就是正式职工(据悉,现在上海的‘中国画院’,已取消了这项资格) ;“院外”,那自然就很好理解了。

  入“中国画院”有什么好处呢?那要看怎么去理解了。这么说吧:不管你是什么级别的,是什么机构评出的“美协会员”,但你不一定,就是“中国画院”的在职画家。你再“牛”,我画院可以不聘你啊。所以,你也只能是游离于画院之外的“流浪画家”。

  明白了“院内”画家与“院外”画家的属性之后,我在说一个故事,来对照一下“院内”画家与“院外”画家,两者之间轻微的心理变化。

  犹记得今年的5•1节前,受朋友之托,要我组织几个画家去企业里,为他的劳模员工作画,以资“褒奖”他们为团队所做的贡献。(这是目前企业里,非常流行的做法,比之过去的一纸“奖状”要高明多了,虽然都是纸本的,但是所释放出来的文化元素,那是无可辩驳的。所以在此,我也乐意多说几句题外话,政府不妨也倡导一下,奖励这种另类‘水墨纸本’于劳模,一定会大受欢迎的,而对于艺术家来说,也是多渠道的发展了自己,可谓是一举多得。)

  实际上,对我来说:艺术家就是艺术家,没有什么“院内”与“院外”之别。但是作为当事人的艺术家,他们是相互看不惯的,这里边的事儿并不是你我,一两个外人就能说得清楚。“院内”画家与“院外”画家的名份之争,也是作为事实而存在着。

  不知是怎么的,是争名份、争待遇、还是争权利?抑或是综合性的。名份之说,那肯定是有的,因为有些藏家比较迷信这类说法,似乎画院的画家,都是最好的画家。这种幼稚病,尤其在上海表现得很严重。

  而作为一个艺术家,又没有一个艺术家的风度。或许是在一起的时间不多,需要磨合;或者说,一起“活动”机会不多。所以他们在一起时,话题显然是不够丰富的。作画时,是各画各的,你画你的山水,我画我画的花鸟。偶尔冒出两句来,也是不温不火的中性语法。

  如:“院外”画家说:‘A’先生东西好啊!到底是画院出来的,是正式画家吗,我们是流浪的,充其量也只不过是区级画家(上海有区属书画院)。还是“中国画院”出来的东西好。
这是当着‘A’先生的面说的;背地里他可不这么认为。背后的话是:画的是什么东西哟,狗屁不通,手,画得比头还大,拐杖不是拐杖,树枝不像树枝;还好是画院出来的,假如不是画院出来的,在“外面”连饭都“混不到”。就他这种“破画”,上海能找出一千人。

  中国的“水墨艺术”,确实不像其它艺术。在“水墨艺术”里,艺术家的创作思想,或多或少的被中国的禅宗、道家学说所左右着。在表达某一特定的题材时,也正是检验一个画家内力的最佳时期。一开笔,大致的结果,在人的脑海中,也就分出个好坏来了。在这里是不分“院内”与“院外”的,完全凭真功夫说话。

  所以,“院内”画家与“院外”画家,也只不过是,无聊之名誉上的,与画好画无关。历史上大的收藏家,同时也是很好的鉴藏家。他们是不在乎你,是否是“皇室”画家,还是“民间”画师的。

  其实,这就够了。

                     仲敬干2011年5月2日二稿于延安饭店三象画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