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我为何不报道“当代天价”
- 时间:2011/4/20 10:41:36 文章来源:林明杰
- 近日,在香港落槌的尤伦斯所藏“中国当代艺术”作品专场拍卖创下天价,成为不少人的热点话题。有人问我,为何没作报道?
并非我对此拍有偏见,而是近年来,我对国内在世艺术家(不单指“当代艺术”)的拍卖成绩,基本不作报道。
首先要声明,我非常尊重我国当代艺术家们(不仅仅指狭义的“当代艺术”)的创造性劳动。对各种兼具艺术价值和新闻价值的艺术活动和艺术家,我都愿意不遗余力作出个人微薄的文字贡献。
然而对于当代艺术作品的拍卖市场,我却发现“了解越深入就会越明白”的规律失效了。当我接触越久越深,越发觉自己无法把握事情的真相。说白了,我不能确定在世艺术家作品拍卖成绩的真实性。去年底我就获悉这么件事儿:某“当代”名家的作品在拍卖会上以逾千万的价格成交,但其实他背后给了在拍卖会上捧场的买家远远不止一张画。而类似的事例比比皆是,见怪不怪。艺术家们纷纷争取在具有知名度的大拍卖行制造高价,作为自己行情的风向标。拍卖会已经成了某些艺术家“唱卡拉OK”的地方。
曾闻某公初入艺术市场江湖,在某国际大拍卖行买下某“当代”大家的作品。过些年,某公不想玩了,要将此画交还这家拍卖行重新拍掉。当时该“当代”大家的行情似乎显得更炙手可热了,他想,这下赚了。不料拍卖行十分地不情愿,表示除非他愿意将当年买入价的十分之一作为现在卖出的底价。
有看官或许问,你作为一个记者为什么不作揭露性报道?实话说,取证难。报道要重证据,证据要具有法律效应。艺术品拍卖的虚假炒作和赝品泛滥一样,不是以记者一人之力可以解决的。加之现在资本冲入艺术品市场进行炒作。这些高手们本来是跟巴菲特、索罗斯之类交手的。我连股票都没炒过,认输。更何况艺术家成就事业不容易,有些炒作与艺术家没有直接关系,怕伤及无辜。那么,我只能照孔老夫子的教训,“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对我不了解的事情闭嘴了之。除非以后在报道前附注:“成交数据皆据拍卖行公布,并不代表本报观点。”
我不报道当代艺术拍卖天价,还有个更重要的企图。市场对艺术的推动作用是巨大的,但公众和艺术品投资者对艺术的热情不能仅仅停留在钱上。即使炒股票,你也要了解企业业绩,了解经济规律,了解国情世情乃至天文地理,然后对照股市行情的数据作出自己的判断。为什么现在投资当代艺术的人只关心拍卖数字,只看那风光辉煌的排场,而从不去思考一下什么是艺术,人类为什么需要艺术?不去学习一下中外美术史,了解一下艺术发展的规律,怎样的艺术会日久弥香,怎样的艺术会昙花一现,怎样的艺术预示着未来?这样会有助于大多数艺术品投资者获得最长久的利益,将风险降到最低。当然,这也是投机炒家所不乐见的,因为他们的机会就小了。现在的炒家认为,在艺术品市场,一头猪也能炒成一头大象。他们真的把艺术和公众当“猪”了。
有读者问我日前提及的那本从美国舶来的艺术品市场运作的书籍名称。我忘了,书也找不到了。但我记得其中关于艺术品如何利用拍卖进行炒作的手法。首先庄家要屯货,要控制货源,避免炒作时众人出货坏事。先拿出一张精品在拍卖行炒个天价一鸣惊人。别人当然不会轻易相信,所以你要有“谎话说一万遍便成真理”的决心和资金支持,不断有节奏地往上抬价,让人最终动摇,害怕自己真漏掉了机会。甚至媒体也害怕漏了新闻。拍卖会只是制造行情指数,真正的成交大多在底下,当然是低于拍卖“天价”的价格成交。除了在拍卖行炒作,还要进行学术炒作,如博物馆收藏,乃至为之建立博物馆。等到手上还剩下最后一批货要出净前夕,则需要抛出该艺术家最精的作品,拍出最高的天价,然后趁势全部出净,拍屁股走人。上述情节若与当今艺术品市场雷同,纯属偶然,并不代表作者观点。
|